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

提到“包产到户”,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殊不知早在凤阳小岗村于1978年包产到户之前,桂林的龙胜县已于1962年搞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包产到户”行动,这一年,龙胜有半个县的生产队搞起了类似今天的土地承包性质“单干”的“包产到户”,在桂林、广西乃至整个中南地区都掀起了巨波,甚至惊动了中南海。

但最终,“龙胜现象”却在政治干扰下被迫“夭折”,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丁励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认为,如果不是形势转变,1962年的龙胜,或许可以为中国农村创造一个改革的范本,中国农村改革或许也会少走很多弯路,而1978年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举,也很可能被提前十几年。一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2019年,曾经的遗憾早已化作今日的辉煌,桂林的农业发展正在大跨步的进行着。

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1)

见证者:潘廷志

68岁,龙胜县都坪村委凉亭大队村民,其叔父潘良模生前曾是凉亭大队的队长,也是1962年龙胜“包产到户”在凉亭大队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年潘良模25岁,潘延志10岁,对当年发生在村里关于“包产到户”前后的一幕幕仍印象深刻。

 回顾:被饥荒逼出来的包产到户

1962年,中南海曾为两件大事而惊动,一件是来自中印边境的枪声,另外一件就是桂林龙胜县的“包产到户”。中央领导为此派出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等多位领导到龙胜调查,并先后形成两份报告递交中南海讨论。调查报告一度受到毛主席和邓小平的高度肯定,但最终,“龙胜现象”却在政治干扰下被迫“夭折”,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我们凉亭大队从1961年就开始尝试着包产到户了,到了1962年就开始渐渐在各家各户推行开来。”回忆起当年,潘廷志坦言当时包产到户是被认为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抓资本主义尾巴的事,今天看起来是农业改革创举的事情,在当年却有着很大的风险,但这一切都是人们被饥荒逼出来的办法。

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2)

潘廷志说,当时大队部设立有吃大锅饭的食堂,但是粮食不够吃,自己的外婆和家里其他老人,在1960年饥荒的时候因为饥饿,只能经常摘些杨梅度日,特别是外婆,为了度日,挖草根煮着吃,不幸吃到了有毒的草根而丧命,家中其他老人也有人因饥饿相继离世。而当时尚且年幼的潘廷志和更年幼的弟妹们不得不上山去挖蕨草根回家煮糊糊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面对饥荒,潘廷志的叔父、时任凉亭大队队长的潘良模认为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随后在1961年时候,开始组织在大队里悄悄尝试着给农户家里按人头分少许田地,让农户家自己种些水稻,自产自收用于活命。

潘廷志记得很清楚,当时村里有25户人,一户人家一口人大概能分0.7亩地。这次大胆的尝试让村民们终于不再饿肚子了。在1962年,包产到户就开始更加“正式”在队里干了起来,村里每户人家都按人口分到了田地,一口人分到了大约1亩田一个人,交了公粮之后的余粮都能自家用于度日。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年,连自行车都见不到几架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很长的小车队伍,“小车在村里足足排了一里地长,我们直到现在也从来没见过那么多车的车队。”潘廷志后来才知道,车队带来的是当时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等多位领导,当时陶铸就住在都坪村了解当地包产到户的情况,潘廷志清楚的记得,在了解了当地情况和听取了汇报后,陶铸说从目前来看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还说这样的办法是“金线吊葫芦”。

“实行包产到户那两年,我们村再也没有饿死过人。”潘廷志说,这样能自己种田、吃饱肚子的包产到户,因为种种原因从被默许再到被反对,最终被批判为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是“单干风”,最终下令禁止实行,龙胜这场轰轰烈烈的包产到户行动也于1964年宣告“夭折”,此后,村里走回了吃食堂大锅饭的老路。

成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胜的包产到户“夭折”后的1978年,安徽凤阳的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改革成了后来推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助推器。也是在龙胜现象“夭折”19年后的80年代初,桂林的农民才又开始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包产”的道路上,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1980年,桂林少部分公社的生产队悄悄进行了“分田”,受到“不打压不鼓励”的沉默待遇;

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3)

1981年,桂林郊区全面推开了“包产到户”的改革。

后来,这些“大包干”被定性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了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桂林的农民们认为,从这以后,农村才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谁也不愿再回到“包产”之前。

那一年的春天,“分田”很快就完成了。赶在春播前,人们以大不同以往的极高的积极性投入了田间劳作。“大包干”,还从农村蔓延到了桂林的城市,桂林许多企业在这一年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而对于桂林城市居民来说,可以吃上农民挑来的“新米”,可以聘请农民工做些活儿,正是因为农村“大包干”后粮食产量的提高,农民自主性的提高。

桂林的农村经此转折之后的变化,也对整个桂林城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后,桂林的农民们又经历了废除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新政策,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而当年勇为人先最早发起“包产到户”的龙胜县,在农业改革的春风下也开始了自己的成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记者从龙胜县农业局了解到,该县以地灵红糯为代表的特色优质米规模发展,如今在龙胜乐江乡地宝片和平等镇的广南、平等、龙坪等村种植红糯和大糯5000亩。

以罗汉果为代表的山区特色经济作物已成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龙胜罗汉果生态环境良好,品质佳,种植面积如今已达3万亩,年产果2.4亿个,年总产值1.2亿元左右。作为龙胜传统特色农产品,龙脊辣椒种植稳步发展,2018年种植1.5万亩,产值7500万元;利用高山气候发展夏秋西红柿、萝卜生产,生产的西红柿、萝卜生态环保,品质佳,是龙胜对外鲜销的主要蔬菜品种,2018年种植西红柿10000亩,预计产值8000万元,高山萝卜4000亩,预计产值2000万元。同时积极调整水果品种结构,重点发展百香果、柑桔新品种等新优特色水果生产,百香果种植1.5万亩,预计产值9000万元。2018年种植柑桔新品种3000亩,累计更新1.5万亩。

2016年至2017年,在创建了龙胜县高山绿园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伟江乡甘甲生态养殖示范区、广昌茶叶核心示范区、龙胜县龙脊休闲农业示范区、龙胜县勇爱有机油茶示范区的基础上,龙胜·龙脊梯田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提质升级为自治区3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龙胜勇爱有机油茶示范区提质升级为桂林市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龙胜县布尼梯田花卉种植示范区、乐江乡红糯农业示范区提质升级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6个:龙胜镇平野河谷生态农业示范园、龙胜县泗水里骆林场秃杉示范园、平等镇龙胜大糯农业示范园、龙胜众诚香芋示范园、龙脊镇玛露百香果种植示范园、瓢里镇富群沃柑示范园。今年以来新增合作社58个,全县合作社总数404个,全县家庭农场33个,市级龙头企业8家,示范合作社21家。通过企业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引导和组织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4)

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大踏步前进

如今,特色农业、现代农业高速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进行提升。龙胜利用自身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目前已有黄肉牛、菊花、龙脊辣椒、竹笋、青钱柳、茶籽、罗汉果、蒲公英、葛根、鸡(凤鸡)、鸡蛋、地灵花猪、茶油等1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龙脊茶叶、龙脊辣椒、凤鸡、翠鸭、地灵花猪、龙胜红糯等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龙脊梯田农业系统续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后,今年又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证书。

农业特色品牌也在积极创建着,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力推进,目前龙胜已有8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龙脊梯田农业系统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证书。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宣传龙胜特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并引进电商销售平台,多途径、多渠道开展优势农业品牌的打造和推介。2018年龙胜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95亿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640元,同比增长10.1%。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5万亩(超级稻7.4万亩,超级稻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7%),玉米3.6万亩、红薯1.6万亩、其它杂粮2.8万亩;预计粮食总产7万吨。

龙胜的农业大发展也是桂林的农业大发展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呈现突破式转变发展,农业经济和产品结构大幅调整。

记者从桂林市农业局了解到,从建国之初,以粮食为主的农村人民公社分配种养农业,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由传统经济向商品农业经济转轨。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建立了以市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开始发展以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富硒农业、休闲农业等“10 3”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农民的收入节节高。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26元,比1958年的57元提高了256倍,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一个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新农村拔地而起,桂林农业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粮食生产由最初镰刀犁耙的农耕变成现代机械化运作,粮食生产由一造变二造,再到现在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大力示范推广超级稻,由1958年粮食总产量只有77.35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95.79万吨。灌阳县“超级稻 再生稻”示范基地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2010年开始实施,到2017年灌阳一季稻加再生稻亩产已经突破1500公斤,实现了“吨半稻”梦想, 再创世界纪录。水果产业的水果产量和品种由建国之初的极度匮乏到2018年的“蔬果飘香”,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361.02万亩,水果总产量539.74万吨,总产值160.47亿元。目前,全市80%以上新农村示范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区都以果蔬为主导产业,水果面积、产量、产值等各项指标居广西第一,其中沙糖橘、金橘、柿子,规模总量全国第一,柑桔、葡萄、桃、梨等总量广西第一。蔬菜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打造了湘桂通道蔬菜产业带,建设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基地和“西菜东运”基地,发展以灵川县、六大城区为主的四季蔬菜基地,以龙胜、资源、永福为主的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以荔浦、平乐、阳朔为主的水生蔬菜基地。201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297.79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450万吨。

桂林发生过什么战争(那一年桂林在全中南地区掀起了巨波)(5)

建国之初,桂林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生产队的形式发展生产,十八代以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壮大起来,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职业经理人等已成为现代农业主要生产者。农业生产由农村人民公社分配种养,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现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业发展一步步提档升级。至2018年底,全市共认定各级示范区(园、点)959个;其中,区级示范区29个,市级示范区39个,县级示范区71个,乡级示范园226个,村级示范点594个,各级示范区(园、点)总数排名全区前列。

记者阳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