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成功的背后(大理寺简史)
前段时间有一部很火的国漫《大理寺日志》
在唐朝武明空统治时期,以主管全国大案要案的大理寺为舞台,讲述大理寺众人,在白猫少卿李饼的带领下,展开各种惊心动魄的破案冒险,向命运反抗,坚守自己内心正义的故事。
看了后根本停不下来,一下子就上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不过今天不是讲这部国漫的,主要是看的热血沸腾,同时对大理寺的兴趣越发浓厚,所以就顺便研究了下大理寺的历史,今天分享给大家。
大理寺我们肯定很熟悉吧,各种影视剧里经常听到,动不动就收押大理寺。大理寺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在古代,理是一种官职。上古时期,舜帝命皋陶(gāo yáo)为大理,以平正天下罪恶。相传皋陶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
在秦朝时期设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负责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时期大体沿用了秦朝的制度,下又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九卿包括:
太常:掌管宗庙礼仪
光禄勋:掌管宿卫侍从,执事范围为殿门以内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和马政
廷尉:掌管理刑狱,为最高司法
大鸿胪:掌管外交事务
大司农:掌理国家财政
少府:这个每个朝代管理的不一样,秦汉时期负责征收山海地泽收入和管理手工业制造,掌管天子私用的府库及私人的收入
古代用『寺』代表官署(注意这里的寺不是寺庙),官署就是古代的政府行政机关。
所以九卿对应的有九寺,分别是:『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和『太府寺』,这些都是古代的机关部门。
其中廷尉一职就是大理的前身,北齐时期改为大理,大理为主刑狱,负责审理各地刑狱大案要案。同时北齐正式设立大理寺,为官署名,置判寺一人,又加少卿一人,其掌职是审核刑狱案件。具有大理寺背景的古代法官包括:李斯、张释之、狄仁杰、沈家本等等。
当初设立大理寺的目的在于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设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大理寺下设有:
大理寺卿一人,正三品,掌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等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
大理寺少卿两人,正四品,为大理寺二把手(等于今天的最高法院副院长)。
大理寺正两人,从五品下,大理寺下直接审理案件的官员,掌审理具体案件或出使到地方复审案件。在大理寺一把手、二把手不在的时候可以代理其职。
大理寺丞六人,从六品上,主要一般刑狱的判处和各司法案件的复审,需要同时得到其他五位寺丞的联名同意才具有法律效力。
大理司直六人,从六品上,主要负责出使到地方复审疑难案件。
大理主簿两人,从七品上 掌管大理寺之印章,审阅公文、诉状、判决书等案卷。
大理评事十二人,从八品下,负责推案,参决疑狱。
大理狱丞两人,从九品下,掌率狱史,管理囚犯。
而剧中可爱的猫爷就是大理寺少卿。
猫爷
唐朝时期设有三大司法机构,『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遇到重大案件时,需由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会审,也就是影视剧里的“三司会审”。其中决狱之权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圣裁。
随后大理寺被沿用了1000多年,期间有过权利和职能的消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颁行《大理院审判编制法》,进行司法改革,恢复了大理寺的最高审判机构职能,同时改大理寺为大理院,置正卿一人,少卿一人。
大理院审讯的案件包括:终审案件、官犯、国事犯、各直省之京控案、京师高等审判厅不服之上控案以及会同宗人府审判重罪案件。至此大理寺退出了历史舞台。
晚清大理院
在康熙字典中法字如下图:
左侧是三点水(繁体)象征着法律、法度公平如水。最下面是一个“去”字,象征着如遇不平者,去之。最后一部分是“廌”(zhi),它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相传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那些理曲的人,象征着司法清平公正。
獬豸(xiè zhì)
今天大理寺虽已不在,但是他们见证了中国法制的变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法立,有犯而必施; 令出,唯行而不返。
猫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本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