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议和以什么为界线 是实力卑微的体现

南宋初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一段历史,宋金签订的大量合约也是制定国策的基础,任何人都必须在国策下行为,否则很危险,文官被罢免,武官就有生命危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宋金议和以什么为界线 是实力卑微的体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金议和以什么为界线 是实力卑微的体现

宋金议和以什么为界线 是实力卑微的体现

南宋初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一段历史,宋金签订的大量合约也是制定国策的基础,任何人都必须在国策下行为,否则很危险,文官被罢免,武官就有生命危险。

总之,历史人物的命运,逃脱不了大历史格局赋予的命运。

如何认识宋金两国间的这段历史呢?我用“百年战争”来描述,期间有主战派和主和派,和平久了,就主战派出场,然后北伐;失败了,主和派出场,签订新的和约。直到1234年金国被宋蒙灭亡,其中和约有四个,大的战争有五次之多。

当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之前的政治博弈的结果,就是树立牌坊,号召人们向牌坊靠拢。这两大牌坊人物就是——秦桧与岳飞。可以说,他们两个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精神领袖。自孝宗皇帝以来,岳飞是逐渐被提升的过程,因为要配合宋国北伐的需要。而秦桧呢?只是在可惜北伐前夕被激进的主战派丑化了两年之外,总体形象在南宋不差。

岳飞是抗拒侵略者的英雄,秦桧是贤良的宰相,这就是南宋总的政治环境。

宋金和战的主轴——盟约(和约)

宋与金在一百多年和战中,签订了很多盟约(和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交都是以盟约为轴运转的。

第一个盟约是“海上之盟”,是宋徽宗与金太祖签订的,结盟打击共同的敌人——辽国。当然宋与金结盟,也是有自己目的,那就是击败辽国后,燕云之地必须归宋,金太祖也爽快的答应了;但金也提出自己的条件,就是约期攻辽但不得接受辽国降将,宋徽宗也爽快的答应了。这个看似完美的盟约,却在后面的执行中屡屡出现分歧,导致摩擦,最后兵戎相见,直至宋金战争爆发,持续了15年之久,因第二次绍兴议和成功而结束。

我认为,导致宋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廷的傲慢与无知,表现为:本来宋朝廷想要燕云之地,可在盟约中写的是燕京之地,更要命的是,燕云之地都是金人打下的,被金人控制。 按照盟约,金只给燕京之地,可是宋徽宗想要燕云之地,这就开始了摩擦,……;其二是宋违背盟约接受辽降将郭药师,更离谱的是接受平州人张觉的投降,张觉是杀了金人后投降宋国的,而平州不属于燕云之地,这已经严重挑战了金人底线,何止是挑战,简直是突破,这让金贵族非常恼火,与其利益相关的太祖系代表人物完颜宗望首次提出对宋战争,但被否决了,因为金刚刚灭辽,需要做大量的安抚工作。这仅仅是燕京之地的摩擦,当宋朝廷在云中也与金军摩擦时,两大元帅都得罪了,宋金战争也就不会远了。

第三个盟约是靖康年间,宋钦宗与金太宗签订的盟约。是金攻破东京城后,宋向金投降后的盟约。主要有两点:两国以黄河为界;宋朝廷南迁江南。

这个盟约之所以没有带来和平,是因为赵宋朝廷非常得民心,当宋朝廷派割地使到河北割地于金国时,大家都拒绝了,有激进的还杀死割地使,在这样的形势下,金国调整了对宋战略,把存赵宋政权,改为灭赵宋政权,并扶持异姓政权,因为一个有民意基础的赵宋政权,对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威胁。在此后十多年里,金国的唯一战略就是“斩首赵构”。

这个和约,终宋一代,宋臣民都认可这个和约,就连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是把收复中原为目的,河北与河东之地不在陆游收复失地范围内。可是现在那些岳粉们总是认为,当时宋民都是意气风发,有直捣黄龙之气概,……这都是岳粉意淫的,事实上,到绍兴十年,金国上下,宋国上下,都希望息战以休养生息。只是一些军头为了自己的利益想继续战争而已。军头的利益与野心离不开战争,和平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结束。那些恋权的军头,比如金国的完颜粘罕,宋的岳飞韩世忠等等,无疑在战争结束后就意味风险,风险来自于军头们的旧思维。

第二次”绍兴和议”,是金熙宗与宋高宗签订的,这是一个以实际军事控制为基础签订的和议,对赵构来说,这是一个屈辱的条约,秦桧也多次把球踢于赵构,说:望陛下三思!

秦桧难道不知道这个条约意味着什么?可是,如果站在宋高宗的位置,您就明白!真正想要急于议和的是宋高宗,他所有的亲人都是金国的人质,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可还有他最爱的母亲啊!一个人活着是复杂的,他不可能为了事业理想而抛弃至亲。赵构一再强调:第二次绍兴和议,议和的是他自己,秦桧只是执行者。秦桧力主议和的是“第一次绍兴和议”版本,这个版本就是宋钦宗与金太宗签订的盟约。也就是说,秦桧支持的是“第一次绍兴和议”,对“第二次绍兴和议”,秦桧不积极,当宋高宗接受二次绍兴和议后,秦桧才可是执行的。

战争,其实是在争蛋糕,而蛋糕的分配是在谈判桌上,最后形成条约。其实,在此后的关系中,宋一直认可:第一次绍兴和议;而金国认可:第二次绍兴和议。

这是金宋百年关系的主轴。其实所谓的海上之盟就是宋朝这边轻飘飘说了一句空话,根本从来没有履行过合同,本质上来说这个盟约根本不存在。没本事就要挨宋金战争的爆发,我认为,宋金之间的战争,首先挑事的是宋。宋朝廷把金人当野蛮人,骨子里是看不起的。所以在处理对金关系时很轻佻,最后导致了战争。

说真的,金人很崇拜宋人文化。攻克宋首都东京城后,金人并没有烧杀抢掠,这在史书都有记载,可以说很文明的,对赵宋朝廷与官员也是非常客气的。对赵宋态度的改变是源于“条约”无法执行,理由是赵宋太得民心,所以要废掉赵宋,改立异姓,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伪楚”,“伪齐”政权。

那些说,宋徽宗宋钦宗昏庸无能的,其实是带有偏见,他们确实是亡国之君,但他们决不是昏庸之辈。看看他们被北迁时,整个东京城里的人夹路相送,嚎啕者比比皆是。给当时金国将领很大感触,十年后,金废除刘豫伪齐政权,完颜昌说:当年宋帝北迁时,哭泣者比比皆是,我废掉你,谁为你哭?意思是说刘豫不得人心,赵宋得人心。

昏庸的皇帝,能够如此得民心吗?

他们之所以亡国,是李纲等无知导致的,可是李纲这个弱智却被中国历史大书特书,还进入孔庙,这样的文化思维,导致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就是必然了。

评论:

南宋为了北伐,一面在国内树立战神岳飞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在妖魔化金国。把金国说成多么残暴,从历史记载看:女真人对汉人非常友善,拿东京城破说吧,真正杀人抢劫的都是汉人,金人只是站在城楼上。这在《靖康纪闻》有明确记载。

一方面金人也在向汉人说明为什么发动战争——《大金吊伐录》,吊民伐罪的意思。虽然有自我洗白的成分,但女真人讨好汉人是真诚的。因为女真是一个小民族,北方民族已经得罪了,如果再得罪南方的汉民族,他们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因为他们也要考虑百年后的女真人生存问题。所以,从金太祖开始,他们的基本国策就是要与汉民族搞好关系。即使燕云之地是金人拿下的,太祖也承诺给宋人燕京。正因为这个金太祖时的基本国策,在发动对宋战争后,出现了分歧,一是继续执行太祖国策,继续结交赵宋,以右帅完颜宗望为代表;二是改变太祖国策,立异姓,以左帅完颜粘罕为代表。二帅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尽量安抚汉人,但不同点在于存赵宋还是亡赵宋。这两种观点,就演变为对赵构的“和与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