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边塞诗最为著名(天命之年迎来开挂人生)
公元744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李白与杜甫如约来到梁宋故地漫游。与他俩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高适。三个人志趣相投,谈论时局,探讨人生,品酒作诗,在梁园留下了记忆。
此时,李白44岁,高适41岁,杜甫33岁。
然而,谁又能想到,10多年后,李白与高适的相逢却是站在了对立的审判席上。而一向家庭富裕的杜甫,晚年却一直依赖高适接济来度日呢?
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唐朝的另一位大师级的诗人,高适。
高适的出身
高适的祖先是渤海高氏,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姓氏的厉害。他们的老祖宗是姜子牙的七世孙,辅助齐桓公争霸的大将,高傒。
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分散到全国各地。其中一支就是高适的家族。尽管经历了几百年,朝代的更替,家族盛衰变迁,但是流淌在他们渤海高氏家族血液中的尚武精神,却一直延续着。
高适的祖父,高偘,曾经做过左监门卫大将军、安东都护、平原威公,赠左武卫大将军,死后获得最高殊荣,陪葬于乾陵。而他的父亲高崇文,也曾官至韶州长史。
尽管各种原因,导致家族落魄,但是家族中的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根植于高适心中。
公元704年,高适出生了,此时李白刚刚3岁。
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公元721年开始,大唐进入到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浪漫,骄傲,自信。
高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20岁以后,高适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离家远游。作为一个将门之后,他的远大理想是做一个像他的祖辈那样的大英雄,开疆拓土,击退匈奴,保家卫国。为此,他一直寻找机会。
28岁,高适一路向北,远到幽燕。当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屡有战功,声名远扬,于是高适欣然前去投奔。
谁知,军队的生活与他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
军队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不体恤士兵的辛苦。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张守珪率军在与奚族作战中,打了败仗,却向朝廷谎报军情,以此来获得朝廷的赏赐。
为此,高适愤然拿起笔,写下了千古名篇《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兵在前线拼死效命,辛苦久战。而将领却纵情声色,临战失职,怙宠贪功。
怎能不让一个心怀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所厌弃,于是高适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这里去参加科举。
仕途坎坷公元735年,32岁的高适赴长安参加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果落第了。这次的失败并未影响高适的进取心,他继续过着游历的生活。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生中的好友,也是后来诗坛上的巨匠,杜甫。
公元747年的一天,高适在梁宋一代漫无目的的走着,这时他看到远处迎面走来一个人。这个人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仔细一看,竟然是昔日在长安的旧友,董庭兰。
有的人可能会问,董庭兰是谁?
他是当年长安城里风靡一时的著名琴师,也是众多诗人赞不绝口的董大。曾经被吏部尚书房琯尊为门客。房琯的祖父房玄基是著名宰相房玄龄的族弟。由此可知房琯也是一个官宦世家。
好友久别重逢,自然是喜出望外。经过一番打听,高适得知,吏部尚书房琯因受人牵连,被贬为宜春太守。作为房琯的门客,董庭兰也没有更好的着落,只好离开长安。
高适一听,感慨万千,想到当年的董大,何等的风光,如今竟然这幅模样,口袋里竟然连喝酒的钱都没有。与旧友分别后,他便写下来至今仍被传唱的《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高适的诗总是给人一种力量,“即使现在你的境况不好,那又有什么关系,不要担心前路漫漫,肯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读来给人一股力量,一股豪气。这种豪气不亚于李白,这也是盛唐时期的人所特有的。
公元749年,46岁的高适在睢阳太守张九皋(张九皋是张九龄的弟弟)的举荐下,参加有道科的考试,最后中第,授官封丘县的县尉。
什么是有道科?
有道科,是汉代以来察举制度中的特举科目,由皇帝主持,没有固定的举行时间。有道德、有才的人可以被举荐为官。可见,高适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本以为苦尽甘来,经过了10多年的等待,终于可以施展才华了。可是,他上任后才发现,前途渺茫,升官无望,整天被琐事缠身。2年后,高适实在忍无可忍,辞职了。
此时的他终于体会了当年李白赐金放还时的心情。然而与李白不同的是,高适并没有放弃要干一番事业的动力。
天命之年,迎来逆袭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我们现在很多人到了50岁,如果一直事业无成,肯定会认命,或者安于现状,或者怨天尤人。
然而,高适的高光时刻却始于他的天命之年。
公元755年,52岁的高适在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任掌书记。同年的12月,安史之乱爆发,高适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随哥舒翰去守潼关。
由于朝廷指挥失利,致使潼关失守,安禄山攻陷潼关,哥舒翰被俘。高适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后,对整个战事的利弊与作战失败的原因看在眼里,他虎口脱险,星夜兼程,跑回朝廷,将情况奏与皇帝,并护送皇帝进入成都避难。
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史称肃宗。同年11月,经过再三邀请,李白终于投身于永王李璘的幕府。
而令李白没有想到的是,他所依赖的永王却被朝廷定性为叛军。而更没有想到的是,朝廷派出剿灭永王的人竟然是昔日一起把酒言欢,一起游梁宋的旧友,高适。
同年的12月,朝廷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与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瞋,江东节度使韦陟一起讨伐永王李璘。
很快,李璘的内部出现瓦解,众将为求自保,叛离永王。最后,永王兵败被杀。而他的部下悉数落网,入狱接受审判,其中包括大才子李白。
也许,很多人会说,高适应该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去向皇帝求情。
但是,事实上,高适并没有做任何事情。为了划清和李白的界限,他甚至烧掉了之前和李白交往的所有书信。最后导致李白被流放的命运。
我想了一下,高适之所以会这样做,可能出于几点考虑:
1 立场不同
唐肃宗任命高适去讨伐李麟,而此时李白是李麟的幕僚,两者是出于对立的两个面。如果高适为李白求情,那高适有可能也会被认为是李璘的同党。
2 复杂的政治环境
在当时,唐玄宗西逃,朝廷中很多大臣比如王维、郑虔、储光绪等人糊里糊涂成了安禄山伪政府的人,这些人后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置。而作为叛军幕僚的李白,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为了自保,高适也不敢去为李白求情。更何况,此时的高适作为朝廷重臣,正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高适不会因为念及旧情铤而走险的。
后来,因为剿灭李璘有功,高适迁御史大夫,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高适也不负皇帝的厚望,接下来又多次平定叛乱,建立了很多的战功。
公元760年,57岁的高适任蜀州刺史。在成都,他遇到了潦倒的杜甫。
此时的杜甫,辞官归隐,过得非常清贫,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作为他的好朋友,这一次,高适没有不管,而是慷慨资助。
高适经常去接济杜甫,给他送来生活所需,帮他搭建草堂。一有空就过来与杜甫喝酒论诗,使杜甫在成都过上了一段相对无忧的生活。“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这也使得高适成为了杜甫晚年的一个依靠。
公元764年,61岁的高适被调入京,授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并册封为渤海县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高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62岁,他没有遗憾的离开了世界。
写在最后
身为一个武将,我们看过太多的人,一辈子为朝廷效力,立下了很多战功,却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名义扫地,甚至被定义为叛军。
比如高适曾经辅佐的大将哥舒翰,文武双全,仗义重诺。他曾经屡次打败吐蕃,开疆拓土,屡建功勋,被封为西平郡王。却在安史之乱后,仓促出战,以致兵败被俘,仓皇倒戈,投降认罪,与他昔日的威风成为鲜明的对比。
而另一位,和高适在几百年前曾是一家的高骈,唐朝晚期的一代名将,一生也是战功赫赫,结果在晚年却背上了叛臣的罪名,实在令人惋惜。
相比之下,高适的一生,虽然前50年活的一直很压抑,但是他没有放弃理想,终于在人生的最后10年,一路披荆斩棘,从一个县委书记,一路做到了淮南节度使,最后被封候,在人生的最后一程,画上了完美的叹号。
这里面有时局的原因,有政治环境的影响,还有机遇的问题。
但是高适有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坚持,永远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哪怕已经50岁了,仍然不变。回想我们自己是否也能永远这样呢?
#高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