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氏什么时候来到贵州的(八百年前袁世盟赤水河平叛习部彝人)
袁世盟赤水河平叛
在四川、贵州、重庆接壤的赤水河流域的遵义习水县土城、醒民和习水河流域的遵义赤水市官渡、石堡一带,袁姓人是一个旺族,世居此地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其祖籍江西。赤水市和习水县的袁姓族人都有一个据传八百年前的共同祖先——袁世盟。
据说袁世盟为宋朝王室附马之子,屡建战功,升任总制,辖江淮兵马。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习部彝人叛乱,袁世盟奉朝廷之命入赤水河平叛。
影视作品中的大将军
袁世盟率师从江淮出发,沿着长江西进西南地区。其部队先到苦竹溪(今为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苦竹溪)休整,然后强渡赤水河攻克留元坝(今贵州省遵义的赤水市区),再战复兴场(今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彝人部族被迫往赤水河上游方向南逃。袁军趁胜追击,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南推进,逼进丙滩(今贵州省赤水市丙安镇),翻越川风坳大山,向猿猴场(今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进军;一路向东推进,翻七里坎,攻克旺隆(今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镇)、葫芦垴(今葫市镇),向猿猴场进军。两路兵马,势如破竹,经过多日行军作战,扫清了彝人部族十余个据点,两军于陛诏汇合,大战猿猴场。
云贵川交界处的赤水河流域
猿猴场为古习部彝人中心区古磁(今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城的外围,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在双方都有重大伤亡后,袁世盟终得占领猿猴场。由于伤亡很大,袁军向朝廷求助援兵,援兵到后兵分三路:一路从米粮大路正面进攻;一路从猿猴渡河,沿河而上,到达古磁对岸;一路翻越猿猴大山,直抵埃山,逼近崖角、水狮,对古磁形成三面合围之势。习部彝人抵挡不住,分两路逃跑:一路经过唐朝坝(今贵州省习水县同民镇),逃往永宁(今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和叙永县)方向;一路逃向东皇殿(今贵州省习水县县城)。袁军也按彝人逃亡的方向三路追击:一路渡过赤水河,从渔溪直抵三角塘,追至太平渡方肯罢休;一路从寒鹏坳、青杠坡、木桷崖向东皇殿杀进,一路从旺隆和葫芦垴翻二郎坝,渡官渡河,开往飞龙岭、天龙池、七星谷(今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长嵌沟一带),向东皇殿杀进,两路袁军全歼彝部叛军于九龙山(今贵州省习水县县城附近)。至此经过五个月的激战,袁世盟部众取得了平南战役的胜利。
袁世盟赤水河平叛战役
由于习部彝人大部分逃亡了赤水河以南的蔺州(今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为了防备彝人,袁世盟及其部众便留守赤水河中下游地区,经过近八百年三十多代的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仅在贵州赤水市官渡镇和贵州习水县土城镇附近便有上万余人。袁世盟的后人见证和参与了四川贵州接壤处的赤水河中下游地区近八百年激荡的岁月。据说习水县城北太平场的杉王树,便是赤水河流域袁姓人的先祖袁世盟亲手所载,这颗巨树也自然成为赤水河地区袁家人神圣的图腾,那是袁氏族人与祖先心灵对话的寄托。现在袁世盟的后人已经扩散到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接壤地区,有几十万人之众。欢迎各位留言参与讨论“八百年前袁世盟开发赤水河中下游的历史”,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