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

在中国有1.2亿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有一类较为特殊的人群——孕妈。大部分的孕妈,是在怀孕后才出现的高血糖,也就是妊娠高血糖。那么出现妊娠高血糖,该怎么办呢?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1)

首先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妊娠有什么不同?该怎么诊断?

妊娠糖尿病,仅指在怀孕中后期因胎盘激素分泌增多,出现胰岛素对抗,而引起的高血糖。

简单来说,就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出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而在怀孕之前或是刚怀孕就检查出现的高血糖,则叫做糖尿病妊娠。

前者是因怀孕后才导致的高血糖,大部分患者在妊娠结束后这种高血糖状态也会跟着消失。而糖尿病妊娠则本身就已存在高血糖,并不是因怀孕引起的,确切来说,是叫糖尿病合并妊娠。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2)

而诊断是否为妊娠糖尿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判断:

一步法诊断,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进行: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满足其中的一点,即可判断为妊娠糖尿病。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3)

两步法诊断,依旧是在妊娠24~287周进行,但不需要空腹:

第一步:先口服50g葡萄糖负荷试验,测餐后1h血糖,当餐后1h血糖>7.2mmol/L、7.5mmol/L或 7.8mmol/L(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时,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空腹下口服100g葡萄糖负荷试验,空腹血糖>95mg/dL,服糖后1h血糖>180mg/dL、服糖后2h>155mg/dL、服糖后3小时>140mg/dL。只要满足其中的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4)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产生了胰岛素对抗,机体能够正常产生胰岛素,但是胰岛素的降糖效应下降,导致体内血糖升高。

而血糖升高,就很有可能使孕妇出现自然流产、子痫前期、胎儿畸形、胎儿死亡、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风险。

即使没有出现这些风险,也可能使得后代出现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对于妊娠糖尿病,不能放任不管,一旦出现,就需要进行一个积极的干预跟控制。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5)

那么出现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做?能吃药吗?

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血糖的控制目标值为:空腹血糖<95mg/dL和餐后1h血糖<140mg/dL或餐后2h血糖<120mg/dL。即平稳控制血糖,以降低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的伤害。

而对于孕妇来说,控制血糖最好的方式是生活干预,其次才是药物治疗。生活干预主要是饮食控制及运动管理。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6)

饮食控制中,建议是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少于175g、蛋白质不少于71g、纤维不少于28g;而每天总热量尽量控制在25~30cal/(d·kg),少量多餐、按时按量进餐。

消瘦者可以适当增加食物摄入量,而肥胖者则适当减少,以保障胎儿营养充足,并且不会出现低营养酮症酸中毒为主。

在食物选择上,优先选择血糖指数低的粗粮、薯类、杂豆类以及水果,蛋白质摄取上则优选鱼、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脂肪的摄取上优选植物油。而加餐的辅食,可以选择核桃、杏仁等坚果类。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7)

运动管理:除了在饮食上需严格控制外,作为糖妈妈,还需要开展适量的运动,但禁止进行剧烈运动。建议是在餐后进行有节律的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比如散步。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中不要压迫到胎儿或者导致子宫收缩。

如果饮食控制及运动管理后,血糖达不到控制标准的话,这时就需要采取药物控制了。

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孕期中首选的都是胰岛素治疗,因为其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无影响,但需要进行血糖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出现。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8)

而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1、尽量选择脂肪组织比较丰富的部位注射。而腹腔脂肪在孕中晚期会变薄,胰岛素消耗比较快,尽量选择其他部位。

2、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出现。

3、随着胎儿成长,胰岛素使用量需要相应减少。剂量的调整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要如何预防高血糖(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9)

妊娠糖尿病在现代是较为常见的,作为孕妈尽量在医生指导进行血糖控制,优先生活干预,不得已再选择药物控制,尽量降低高血糖对胎儿的伤害。

参考资料:

1、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进展——门玉萍

2、美国糖尿病学会2020年 «孕期糖尿病诊治指南»摘译和解读——陈海天等

3、美国糖尿病学会 2021 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介绍——隽娟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