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与心理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系列)

1. 知觉的定义,分类3.1 一个福娃用眼睛看是绿色和白色的,属于视觉;用手摸起来是毛茸茸的,属于触觉,这都属于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认为福娃是可爱的,但可爱不是感觉,它是知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知觉与心理学讲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知觉与心理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系列)

知觉与心理学讲解

1. 知觉的定义,分类

3.1 一个福娃用眼睛看是绿色和白色的,属于视觉;用手摸起来是毛茸茸的,属于触觉,这都属于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认为福娃是可爱的,但可爱不是感觉,它是知觉。

3.2 关于知觉内容的思维导图

3.3 知觉的定义

人们的感觉器官获得了外部世界的信息,人的大脑去组织和解释这些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且赋予了某种意义,这就是知觉。

3.4 知觉的作用

(1) 觉察:发现事物的存在

(2) 分辨:把一个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个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3) 确认: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3.5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2)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人脑接受信息的过程。

(3) 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其对事物的反映比感觉要深入和完整。

(4)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内在组成部分,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5) 而知觉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也影响着感觉的鲜明性和精确性。

3.6 知觉的种类

(1) 划分依据: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2) 划分依据:大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1)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分为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

① 时序知觉:能够辨别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比如先进地铁口,再出地铁口。)

② 时距知觉:能够估计出时间存在的持续时间。

③ 时间知觉的依据:没有计时装置,如何估计时间?

a. 自然界的周期现象:日升日落,月盈月亏,四季变化等等

b. 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脉搏,心跳,呼吸等等

④ 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

a. 感觉通道的性质。

b.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 人的兴趣和情绪。(感兴趣的课,会觉的时间过得飞快)

2) 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为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

① 大小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长短,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临近物体的比较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3) 形状知觉是对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的结果。

① 对形状的识别始于对基本元素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② 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力的。

③ 图形是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借助可见的轮廓从其他部分中分离出来。

④ 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和其背景的分界线。

⑤ 人总是对按照一定原则组织的形状,有整体的知觉。这些组织原则包括:

a. 接近性:空间上彼此临近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b. 相似性:视野中具有相似性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c. 对称性:视野中具有对称性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d. 良好连续性: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e. 封闭性: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4) 深度知觉:人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还能知觉物体的深度(远近)。

① 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

② 空气透视:在日常生活经验中,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低的物体被知觉为较远,清晰度高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较近。

③ 对象重叠(遮挡):把被遮挡的物体知觉为距离更远。

5)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中位移及位移快慢的知觉。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知觉与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有密切的关系。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① 真动知觉:物体真的有位移。这种由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它是物体连续位移引起的运动知觉。

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观察者的距离,参考体系,观察者本身状态

② 似动知觉:物体没有位移。在一定条件下,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或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连续运动的现象。包括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动景运动。

a. 对静止的物体单独产生的似动知觉叫做自主运动。(盯着一个黑点看,会产生黑点在漂浮的感觉)

b.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夜空下藏在云里的月亮,真实情况是云移动,但产生了月亮移动的感觉。)

c.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的时候,感觉好像其运动,就叫做动景运动,比如动画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