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色;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

实验认知:

连接导线,将电池盒的导线穿过电机小极片上的小孔,并且拧好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2)

实验第一步:

将小电机扣在电机座里面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3)

实验第二步:

把杯托保持水平安装在电机座上,注意需要水平按下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4)

实验第三步:

把风扇装在小电机的轴上,注意安装的时候抵住电机的底部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5)

实验第四步:

把泡沫胶粘贴在电池盒背面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6)

实验第五步:

把电池盒粘贴到小方框的一侧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7)

实验第六步:

把电机座固定到小方框上面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8)

实验第七步:

将小泡沫球倒入杯子里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9)

实验第八步:

把组装好的部分反扣在杯子上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0)

实验第九步:

现在,静电飞雪就组装好了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1)

实验第十步:

现在我们按下开关,看看会发生什么?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2)

实验第十一步:

实验效果:泡沫球在旋转了一段时间后,紧紧贴在了杯子的壁上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3)

实验第十二步:

我们用手摸下杯子的外侧看看会发生什么?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4)

实验第十三步:

实验原理:什么是“静电”;它是如何产生的?静电:指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当一个物体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时,可以称其带有静电。 产生原因:摩擦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摩擦后的毛巾带正电荷,摩擦过毛巾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5)

实验原理:1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6)

实验原理:2

知识拓展: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7)

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8)

冬天,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19)

冬天手指之间触碰会有触电的感觉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20)

摩擦之后的气球接触头发

静电一般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静电)(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