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灭黑羊效应怪圈(群体意识可以降低个体判断力)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消灭黑羊效应怪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消灭黑羊效应怪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要解释心理学上的黑羊效应,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善与恶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上帝创造万物之时,善与恶就已经同时存在于世上了,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转化甚至是包含关系。
《萨提亚转化式家庭之治疗》一书中,对于“好人”这个群体的论述,引起了我的思考,好人是一类不照顾自己感受和情绪的群体,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舒服的体验,而追求快乐又是一切人类行为的驱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呢?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变为坏人呢?
被害者很无辜,加害者本无心,旁观者则无视
心理学黑羊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对新加入的个体没有理由的排斥和攻击的现象,而且,这个群体里的每一个个体并不算坏人,最后演变成了一个“被害者很无辜,加害者本无心,旁观者则无视”的怪异现象。
在这个群体里,被排斥、被攻击的个体被称为“黑羊”,对受害者实施攻击的个体被称为“屠夫”,其他袖手旁观之人被称为“旁观者”,这样,黑羊效应也就形成了。
“黑羊效应”的起因往往是无从追溯的,因为它的“导火索”基本上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仅仅是因为一次极小的疏忽;仅仅是一次无心之举、一句无心之话;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甚至可能因为一个人面相不好,说话带口音等等。
攻击无辜者
台湾著名精神科主任医师陈俊钦认为,“黑羊效应”对人类的影响极为深远,并且,少有人意识到其诡异。
这个社会,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剧情,人们把无辜的人抓起来当做“黑羊”,然后极尽所能的攻击他们,最终,整个团队都成为了共犯。
当然,这个团队自身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团队正在遭受外界压力,或者是一个新成立的团队,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气氛微妙,略显尴尬,而此时恰好有一只“黑羊”出现,可以让大家找到共同话题,缓解尴尬的气氛,减小自身压力,增加团队凝聚力,“黑羊效应”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去个性化
反观黑羊效应,团体中的屠夫越来越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去个性化”, 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勒邦提出。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个体逐渐丧失其个性而被群体同化,自我丧失自控力,发生一些非典型的、反常规的行为方式。
而激发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表现为个体激动(在某一特定场所和情境下所产生的去个性化),集体激动(群体情绪在个体情绪影响下,极易被感染传递,而表现出的极不稳定,极不负责的现象),社会传染(个人对团队认知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定的具有感染力的情景会促使个人丧失判断力和理解力,这种传递是最不合理且最为疯狂的)。而这就是团队里出现越来越多屠夫的原因。
后来,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又提出了“路西法效应”,证实了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群体意识可以降低个体的判断能力,结果是,天使也可能堕落成恶魔,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
那么,如果抵制黑羊效应呢?如果你很不幸的成为了“黑羊”,请找出你成为黑羊的契机(什么事情让你成为众矢之的),想方设法让屠夫明白错不在黑羊或者并不是太大的错误,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对黑羊的看法。
并且,此过程不宜太激进,也不宜太缓慢。黑羊要明白自己的处境,不能太过强硬,也不能太多软弱,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相信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宰杀“黑羊”的“屠夫”。团队中需尽可能的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使团队中每个人的责任分工明确,并处在他人监督之下,让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自己的责任。
每个天使的内心都住着一个恶魔,我们要做的是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黑羊效应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也没有真正的好人,我们只需要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黑羊效应》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