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前倨后恭自己如何学)

【读原著、学原文】苏秦1之2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3后恭也?”嫂/委蛇蒲服4,以面掩地而5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6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7,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8/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史记·苏秦列传》

1.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洛阳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

2.之:助词,的。

3.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4.委蛇蒲服:委蛇,读wēi yí,蜿蜒曲折、拐来拐去,意同“逶迤”;蒲服,以跪姿坐于地上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

5.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6.之:助词,的。

7.之:代词,他,指“富贵之身”;下句的“之”指“贫贱之身”。

8.且:假如,假设。

翻译

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趴在地上服侍他用饭。苏秦笑着对他的嫂子说:“为什么以前傲慢,但是现在却恭顺呢?”嫂子弯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见到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感慨地叹息说:“这是同一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贫贱了就轻视。何况一般人呢!假使我在洛阳近郊有二顷良田,我难道还能佩带六个国家的相印吗?”

应该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前倨后恭自己如何学)(1)

【悟原理】

解惑

1.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曾经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外出好几年,非常窘迫地回到家中,他的兄弟嫂子妹妹妻妾都取笑他不务正业,逞口舌之利。《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回家之后,“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

2.苏秦因此而自尊心受到了了极大的打击,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看了一遍,说,不能用书中的知识博取功名,书再多也没有用。

3.苏秦从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一本《阴符》,认真揣摩了一年。《战国策·秦策一》中还记载了这期间苏秦“锥刺股”的故事。

4.一年之后,苏秦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便前往游说周显王,但是并未被周显王采纳他的建议;他又来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由于秦惠文王刚刚杀死了商鞅,很讨厌舌辩之士,也没有任用苏秦。

5.这以后,他先后游说赵、燕、韩、魏、齐、楚六国,最终说服六国合纵抗秦,六国都让他做国相,即身佩六国相印。

6.苏秦到赵国去,经过洛阳,发生了这件事。

启迪

1.家,是最温馨的避风港湾。可苏秦穷困潦倒回家之时,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与鼓励,反而得到了嘲笑与讥讽,这给苏秦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这也使得苏秦奋发图强,决定一雪前耻,既让自己家人看得起自己,更让天下人看得起自己。

同时,从家人对苏秦的嘲讽来看,当时社会的人们还是非常看重务实精神的。认为苏秦逞口舌之利,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他如此穷困潦倒也是理所当然的。

2.苏秦面对这样的窘境,把自己关到屋子里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第一、读书的目的。《战国策》中记载,苏秦把家中几十箱书籍都看了一遍(那是都是竹简书籍,看起来很快)。看完之后发出感慨,读书不能取功名,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即苏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君王任用自己,以自己的知识换取功名利禄。——这不仅仅在当时无可厚非,即便过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晚清、民国,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目的也是如此。

第二、读书的方法。苏秦从自己失意的经验中总结反思,认为读书在精不在多。于是从众多书籍中找出一本《阴符》进行精读。即苏秦的读书方法就是精读。

首先,把精读做到极致。一本书读了一年。

其次,简练揣摩。把书中的重点找出来,进行反复地研读。并模拟与君王见面的情景,猜测不同君王的心理活动,模拟对话的场景,对不同的君王该说什么样的话,以便让不同的君王都能接受自己的主张。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苏秦对赵、燕、韩、魏、齐、楚六国君主的游说之词进行了详细地记录,这不但说明苏秦的成功之处,还说明了司马迁对苏秦读书方法的认可。

第三、读书的坚持。《战国策》中记载,当苏秦读书犯困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淌到脚上。——这是多么大的决心才能做到的事啊!这也证明了学习没有捷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苏秦这种自己我调节的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最好榜样。

3.苏秦闭关一年,学成出关。游说六国组成合纵之势,协同抗秦。秦国十五年的时间不敢兵出函谷关,大大压制了秦国。

应该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前倨后恭自己如何学)(2)

4.《史记》记载,苏秦游说楚国成功,将要回报赵王,途径洛阳,发生了这件事。《战国策》记载,苏秦将要前往游说楚王,途径洛阳,发生了这件事。时间上有差别,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重点,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苏秦途径洛阳时,发生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许多细节,值得我们推敲:

第一、前倨。苏秦穷困潦倒回到家时,他的父母不和他说话,不搭理他;他的妻子继续织布,不理他;他的嫂子不给他做饭,看不起他。都说:“你舍本逐末,放弃了自己的营生,而逞口舌之利,混到如今这个地步,真是活该!”

第二、后恭。这次苏秦是路过洛阳,并没有通知家里。他的父母听说后,清扫官道、布置乐队、准备饮食、郊迎三十里;他的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他的嫂子像蛇一样匍匐前行到苏秦面前拜了四次,跪着向苏秦道歉。

第三、笑问。面对前后态度的天壤之别,苏秦笑着问嫂子这其中的原因。苏秦的“笑”,我认为仅仅是好奇,而没有嘲笑或者得意的意思。因为从下文苏秦听到嫂子的回答后,苏秦“喟然叹”,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嫂子的回答让苏秦大吃一惊,有感而发。

第四、嫂答。苏秦嫂子面对苏秦的笑问,非常诚恳地回答:“您现在不但地位高高在上,而且还有很多钱。”——多么朴实无华地回答。这句话也从侧面能看出当时的劳动人民质朴的一面。试想一下,此情此景,放到当今社会,他的嫂子会编出什么样的瞎话来呢?或许她编的瞎话自己都不会信。

第五、感叹。苏秦定然没有想到他嫂子会如此诚恳地说出前倨后恭的原因,这也让他既大吃一惊,又感慨万千。《增广贤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和苏秦此时此刻的心境是一样的。

第六、总结。苏秦在体验到人生冷暖之后,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句话的总结,如果他在洛阳附近有两顷肥沃的土地,他就会安心在家经营,还怎么能奋发读书,最后做到身佩六国相因呢?

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苏秦在受到诸侯和家庭的白眼之后,奋发读书,最终身佩六国相印,“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名震诸侯,名留青史。

5.苏秦整个家庭,对苏秦施行的是挫折教育的方式。(他们合家上下肯定是没有意识到的。)在苏秦万般无奈回家寻求安慰与温暖之时,全家人不但没有雪中送炭给予他及时地鼓励与关怀,反而是集体雪上加霜般地报以鄙视和嘲讽。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让苏秦发愤图强,鞭策他成为一代风云人物。

有苏秦这么一个成功的案例,那么苏秦家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完全照搬到我们如今社会进行这样的家庭教育吗?答案是显然不能的。不得不否认,我们现在学生的抗压能力是大不如前,如果哪个家庭像苏秦家对待苏秦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出事才怪!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人智慧的时候,是需要辩证而又统一的学习的。学习他们的方法,再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制定相应的家教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幸福、更健康地成长。一味地照搬照抄古人的做法,或者一味地放任自流,都不是家长们的明智之举。

6.至此,这个故事算是讲完了,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

按照司马迁《史记》记载的顺序:苏秦是穷困潦倒回家,受到刺激,发奋读书;然后求见周显王、秦惠文王,都不见用;再游说六国,最终身佩六国相印。

按照刘向《战国策》记载的顺序:苏秦求见秦惠文王,上书十几次,他的主张不被采纳,在这期间,苏秦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致使他穷困潦倒,这才回家,受到了家里人的白眼,他把这一切归咎于秦惠文王;然后发奋读书,说服六国合纵抗秦。

虽然《战国策》的成书时间比《史记》要晚,但是我觉得《战国策》中记载的苏秦人生轨迹的顺序还是更为合理一些。正是因为在秦国不被重用而且又耗光了自己的钱财,才让苏秦狼狈地回家后受尽家人的白眼,他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归咎于秦国,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他将来联合六国合纵抗秦的举动。

应该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前倨后恭自己如何学)(3)

启迪

1.前倨后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2.从苏秦自身的学习经历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挫折教育,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鼓励教育,孔老夫子讲的“因材施教”便是这个道理。可惜事与愿违,这么伟大的教育理念,竟然被一些高高在上的所谓的“教育砖家”抛弃了,一味迷信鼓吹鼓励教育,真是愚昧无知

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地教育好学生。——这是老师个人的能力问题,是老师个人的涵养问题,是老师个人的底蕴问题。一刀切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3.从苏秦的学习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一种学习方法可以适用于每一个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4.从苏秦的自我反思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我们平时的学习,就连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进行反思。但是现在很多反思行为都流于形式,为了反思而反思,没有切实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这样的反思是毫无作用的。只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真实有效的反思才能帮助我们前进;反之,只会浪费时间。

5.侧重于前倨后恭整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人间冷暖自古有之。如果苏秦回家时,他的家人没有讥讽取笑他,后来也不用卑躬屈膝地讨好他。

6.侧重于苏秦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任何一种家教方式能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所以在进行家教时,就能体现我们家长的智慧了。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生活方式,注定每一个家庭的家教方式肯定会不同。当家长们拿着比人家“优秀”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时,这些家长可以想一下,自己为孩子做过些什么呢?“子不教、父之过!”——古人诚不我欺也!

——本文史料来源《战国策·秦策一》、《史记·苏秦列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