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

一、李未军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1)

李未军老兵

李未军:1921—2017

籍 贯:湖南平江

部 别:陆军独立三十三旅特务连上尉连长

阶 级:步兵上尉

傍晚时分,我们到李未军家时,他正在坐在家门的躺椅上生闷气。志愿者问他怎么啦,他说上段时间在镇上,把身份证掉了,去县城补办身份证时,身上六百块钱被偷了。

他郁闷地说:“我这把年纪了,还搞这样的事情出来,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等过完今年生日(农历4月18日),我就自行了断。”

我问他怎么个自行了断,他朝门前水塘一努嘴:我打算投塘死!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2)

同行企业家黄艺连忙掏出一把钱塞过去,老人家接过后:“哎!你们真是好后生哇,这么多人跑大老远地来关心我,我不能死,争取再活多几年。”

李未军毕业于中央军校第三分校十七期步科,当过上尉连长,在文革成了老运动员,每次批斗肯定有他。结果镇上谁当过兵及其履历,他清楚得很。志愿者找到他之后,他积极得要命,不但提供线索,还一同去找,被找到老兵心有疑虑,死活不敢承认自己当过兵抗过日。他在傍边着急,一撸袖子,很狗腿地大声呵斥道:“妈X的,你还不老实?干过就干过撒,你有啥好怕的?”

志愿者2012年4月第一次访问李未军时情形,一张狭窄的床,不到一米宽,发黄发黑的蚊帐。墙上挂着一面老相框,他向志愿者介绍相片上几个(台湾)的同学战友。老人说,十多年前他们在世时候,经常接济我生活,他们去世后我就没了收入,我也没什么可以报答他们。每天给他们照片上一柱香以表感恩之情。只是现在生活拮据,香火钱也成问题,听别人介绍,到镇上买了一只插电香炉,每天清早起来插上半个小时再拔掉,以表对同学感恩与思念之情!

临走时老人拄着棍子把我们送到车旁,然后在身上口袋里着急地翻来翻去,志愿者问他:“爷爷你掉东西了麽?” 他拉着志愿者手说:“伢子你从那么远来看我,我找两块钱给你们点东西吃。”志愿者与随行记者刹那泪流,强忍着泪水上车……爷爷一直在那里翻找……车开后,他一个人站在路边上许久许久。

二、钟动芳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3)

钟动芳老兵

钟动芳:1915—2016

籍 贯:湖南平江

部 别:陆军暂编五十四师第三团

阶 级:上等步兵

钟动芳(原名钟重),一〇一岁,平江安定镇人。抗战爆发后,在家闲逛,岳老子看不惯,教训说现在年轻人都去抗日救亡了,你一个大男人闲呆在家,摸摸自己裤裆,还有卵子不?

岳父亲侄子李超在湘鄂赣边区第一挺进纵队参谋处当处长,钟动芳因此被岳父介绍到李超身边当勤务兵,纵队司令是孔荷宠,后来该纵队改编为暂编五十四师,隶属杨森川军二十军。

暂编五十四师在平江改编后,徒步经江西省修水县至湖北咸宁,后退守岳阳新墙河,前后约三、四年。大概是1943年左右。钟动芳想回家探亲,团长李超批了假条。钟动芳就穿着军装带一床军毯走路回家,刚到家没多久,杨森有部队路过安定,保长向部队举报说钟是逃兵,钟动芳把请假条给部队看,他们就没有找麻烦,从此钟动芳就再也没有出去,一直到志愿者找到他之前,钟动芳从来没有跟家人说起过往事。

钟动芳抗战老兵身份是我核实的,当时我一看“孔荷宠”三个字就给过了。老孔这个红军叛将,不是一个乡下百岁高龄老人家随便就能说出来的名字。老人育有三子,均已年过七旬,和大儿子住一起,大儿今年也七十八岁了,我们来了,一直站在边上激动地抹眼泪。

钟动芳很喜欢轮椅,我们才张开椅子,他迫不及待就坐上去,再也不肯挪窝,看来他是把轮椅当活动椅子坐。

老兵已经浑然忘记自己的年龄,志愿者问他多少岁,老人回答:65。志愿者逗他开玩笑说我66,比你大哩。老人家回答:你看起来是比我年轻些……

三、许牧民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4)

许牧民老兵

许牧民:1922—2018

籍 贯:湖南平江

部 别:陆军第十军副官处司书

阶 级:同中尉司书

抗战忆述:

1944年,8月7日,守城第46天,日寇发起总攻,突破城北小西门,我军死伤惨重。增援援军也在衡阳郊区被日寇击退,形势万分危急。

当天早晨,方军长神情凝重,将我与柳虞成、古和平、罗复庆、廖必清等五人叫过去。军长将一口暗红色藤条箱子亲自交到我手里,吩咐我五个人说:“你们将这个箱子带出去,到冷水滩交给战区兵站总监部龙静渊处长。哪怕你们五人只剩一个人,也要将箱子送到。”我们当即回答:“人在箱子在,保证完成任务,不成功便成仁。”

我记得廖必清是衡山县人,其他三个都是岳阳人。

我和另外四个人商量,决定兵分两路,由我和罗复庆带箱子先行,柳虞成等三人随后,途中相互前后掩护接应。

途中柳虞成、古和平、廖必清牺牲。我与罗复庆到了冷水滩,兵站总监部已经转移,但命令必须完成,我们再护送箱子辗转送到江西遂川交给兵站总监部龙静渊处长。

完成任务后,我为柳虞成等三位烈士撰写了一副挽联:生居楚地,魂赴吴山,最堪怜壮志难酬,一死竟成千古恨;血染旌旗,耳闻桴鼓,正痛念倭奴未灭,三君何抱九泉怀。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5)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苦守新墙河防线

附注:

对许老口述内容,我有多处疑惑,老人已经辞世,此事只能按下不表。许老家国情怀很浓,几年前他看钓鱼岛新闻,心忧国事,一再交代志愿者说:“日本鬼子若是再打进中国,你们一定要守住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条河防,当年我们就是没有守好,吃了很多亏。”

四、李岑高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6)

李岑高老兵

李岑高:1925—

籍 贯:湖南平江

部 别:第六战区兵站总监部直属第一支部粮秣员

阶 级:同少尉

找李岑高老兵,志愿者一共去了三次。

第一次敲门,没人答应。

第二次敲门,听见屋里面响一下,就没动静。志愿者绕到后门,发觉门是开着的,估计老人溜了。

第三次,志愿者不死心,看望完李未军老兵后,吃过中午又去敲门。然后听见后门有动静,就绕到后面去堵人。

结果没堵着人,看来老人家已经跑了。他们拔腿就追,一路追出村外,远远看见老人已经跳到水田里,正驻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泞往山上跑,志愿者们齐声高喊:李老,我们不是来抓人。

老人听到喊叫后,在田中间站住,迟疑犹豫了一下,才往回走。爬上田埂,老人把拐棍一扔,高举起双手作投降状,颤抖说:“报告政府,我只是一个粮秣少尉,没参加过内战,没血债……李未军是上尉,官比我大,要抓去抓他,希望政府宽大我。”

五、张明坤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7)

张明坤老兵

张明坤:1912—2015

籍 贯:湖南平江

部 别:十九路军(无法问出详细情况)

阶 级:不详

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老兵张明坤晚年很惨烈。

2013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张老精神分裂症更严重了,开始把身边人当做是日本鬼子或者汉奸。一天迷糊中,拿菜刀把九十七岁瘫痪在床上老妻的头给切了下来,志愿者赶到时候,屋里像屠宰房,到处是血。

他这个年龄,政府也没办法抓他去处理,只好安排其儿女把他关在房子里。我去平江时,听志愿者说还在天天闹,把棍子架在窗户上冲外面瞄准,嘴里“哒哒哒……哒哒哒……”大喊大叫他手上没兵没弹药,扛不住了,要上级派兵送弹药支援他。

他还把小塑料桶扣脑门上,说是戴钢盔,又找了块红布把自己蒙住,说这下有军旗护身,子弹打不穿……他的战争,还没结束。

六、王证明

卧底凭枪声判断出中统(百岁老兵每天拿着拐棍向窗外射击)(8)

王证明老兵

王证明(龙心光):1922—2014

籍 贯:贵州麻江

部 别:陆军第九九军九十二师直属工兵营一连一排

阶 级:一等工兵

抗战忆述:

我是贵州麻江县人,原名龙心光,民国二十八年,抽壮丁本来是抽我哥龙心洋去的,他得知后逃跑。父亲无奈,只好让我顶他从军;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我被捆着跟随部队经麻江到达都匀。在都匀训练三个月后,又到湖南在衡山再训一个月,补充入陆军第九九军九十二师直属工兵营一连一排。

1940年中,部队开到广西南宁打日军,打仗地名叫七塘、八塘,听说到南宁有八十里地。在南宁呆了三个月,和日本人打了三天就被日军打败,全营四百多人只有三百多人回湖南。先驻长沙,没多久换防到长沙县路口镇麻林桥驻防,在这里大概呆一年多,期间打了三仗,第一次打土地坳;第二次打吴家大屋,把日本打退回汨罗江;第三次打长乐,打完部队伤亡太大,就地解散改编,工兵改为战斗兵。

排长蒋天喜很灰心泄气,带着我走出部队,准备逃回家。在平江遇上一个八十多岁孤寡贵州老乡,他和排长说情,让我给他当儿子,然后我算独子不用征兵,排长也劝我说是好事,不如在当地安家落户,他另谋出路。我于是留了下来,改名为王证明 。1971年,回过老家一趟,后来因经济原因与家中失去了联系。

志愿者找到王证明后,帮他寻到两个侄子,这边接通电话后,他第一句问:“妈妈呢?”不在了。“姐姐呢?”也不在了。王证明把电话一扔,跳下床冲贵州方向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嚎啕大哭。

哭够了,他拿起电话向侄子说:“我现在不会说苗话了,但还会唱当年的出征挽歌。”王证明对着电话唱了起来,声音嘶哑而苍凉。汨罗志愿者王胖子用手机录了下来,但手机随后丢失,歌也随之丢失。

2014年,王证明上吊去世。

事情缘由,村里一个五十多的老寡妇知道有志愿者送钱给王证明,小日子过得滋润。一天中午摸进他家想捞点什么,王证明发觉后大声喊叫抓贼,等周围邻居都跑进来时,寡妇反咬一口,说王证明非礼她,摸她屁股和奶子。王证明不是能言善辩的人,没办法证明自己清白,虽然村里了解他为人,也知道事情真相。但乡间处理这类事,惯例就是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好事闲汉免不了会故意拿他开玩笑打趣。

几天后,王证明到圩上割了三斤肉回来,穿戴整齐去看望附近几个老兵,回家就上吊了。志愿者去办理后事时,看见罐子里,还有一半肉没吃完。

感谢岳阳志愿者陈清泉对本文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