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舅和二舅(谁愿做二舅谁做)

文|陆弃工作室 孙玉良

一个叫“衣戈猜想”的 人,拍了一段他二舅的视频,浓缩了他二舅平凡的一生,火了。

“衣戈猜想”的二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农村大舅和二舅(谁愿做二舅谁做)(1)

首先,他是一个残疾人,是村医打针“误诊”留下的毛病,左腿走路有些跛。

第二,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木匠手艺是自学的,看别人做木匠活,只用三天就学会了。其他的维修手艺,几乎无师自通,近乎天才。

第三,他是一个家境贫困的人,没钱没势的,没有什么力量可借。所以他的聪明只能发挥在村里,为村里留守的乡亲服务。如果换个家庭宽裕的家庭,可能他会是一个工程师,可惜这只是假设。

第四,他一生未婚,可能娶不起媳妇。农村里正常的年轻人都很难说能娶起一房媳妇,何况他还是残疾人。婚姻的代价太高了,太物质了,已经穷人不宜了。

第五,他是个有爱的人,虽然未婚但领养了一个女儿,并把这个养女抚养成人,给养女付房子首付,资助她结婚。

第六,他奋斗一生但并没有改变穷困的命运,依然还是那个老样子。他的母亲88岁了,生活得并不好,因为有病生活不能自理,有一次甚至想上吊自杀。对于母亲的痛苦,他虽孝顺但却是无能为力的。

第七,二舅并没有感觉他的一生是光荣而伟大的。不要把这么高贵的词汇加到他的头上。描写二舅的视频火了以后,二舅全家抱头痛哭,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生的辛酸。

农村大舅和二舅(谁愿做二舅谁做)(2)

二舅的一生并不是“杨光的快乐生活”,他的微笑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二舅只是默默地承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罢了。这个视频之所以能引起网民的共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他们身边的人,甚至他们真有这样一个亲戚,生活就像二舅。二舅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写照,不是二舅愿意选择平凡,而是平凡罩住了二舅,让他不得不平凡。

或许可以说这种生活是“伟大”而平凡的一生,但我相信,但凡有一线机遇,也不会有人愿意窝在小山村里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二舅只是无奈而已,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的命运如此。二舅的“聪明”也是有限的,他虽然心灵手巧,但没有当发明家的条件,最多算个农村的“能工巧匠”,生活无法给他提供上升的空间,阶层固化如同无形的牢笼,把他拴在村里不得出来。

视频的标题,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但我相信许多内心焦虑的网民并没有这个悟性,他们看完这个视频,是不会治好心中的焦虑的。世界上有几个人愿意过二舅这样的生活?有几个人把二舅当做“世外高人”?有几个人把二舅的“平凡”当做“伟大”?说真话,还真没有几个。我相信没有几个。

农村大舅和二舅(谁愿做二舅谁做)(3)

我看到的现实是,但凡有一线希望,村里的年轻人就会“逃离”农村。他们或去城里打工,或去外乡创业,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哪里有发展,哪里就会聚集大量的劳动力。这就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农民工源源不断的原因。留在村里的人,当然也要埋头苦干,村庄虽小,但也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竞争得也相当厉害,比如竞选村委会主任时,会争得你死我活;比如遇上拆迁,会拼出老命为自家争取最大利益;村里也有“黑社会”,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心黑手辣起来,也是丧失人性的;农村并非一片祥和,也非“世外桃园”,那只是城里人主观上给出的幻觉而已。

我自己就是村里人,我也有大舅、二舅,身边的“能工巧匠”比比皆是。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者的一员,含辛茹苦地过完平凡的一生。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并不见得有那么伟大,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不再过父辈这样辛苦的生活。最好的办法,是培养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学,能够脱离农村的羁绊;上不了大学的,离不开农村的,也要给孩子盖一座大大的宅子,买一辆崭新的轿车,娶上一房媳妇。村里的二舅们穷尽一生的心血,不过如此。

农村大舅和二舅(谁愿做二舅谁做)(4)

从衣戈的二舅想到自己,我的家境同样平凡,没钱没势的。但我一直在抗争,与生活抗争。认命固然是一种境界,但不认命同样是一种人生境界。不认命的境界,有一个名字叫“奋斗”,而奋斗的过程,便是一部人生传奇。人奋斗一生,并不见得一定取得物质生活上的成功,但他一定会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收获,最起码会收获一大堆激昂向上的奋斗故事。在这些传奇故事中,自己是尝遍人间酸甜苦辣的人生主角,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人在临终的时候,回头看,自己喜欢干的事干了,该体验的人间世态炎凉体验了,了无人生遗憾,也就够了。

在人生的中途,我总是愿意停下来想一想,总结一段前面的历史,遥想一下美好的未来,重新调整一下人生的航向。我本是村中一“二舅”,但我是一个不甘于忍受平凡的“二舅”,所以一直刻意打造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我北漂过,南下过,去过香港,来过韩国,做过乡镇企业中高层干部,应聘过培训行业副总、医疗行业策划人,以及几个网站的总编,最后阴差阳错当了作家、诗人。虽然不是那么有名,但总算实现了人生的一大理想……,回想起来,我的人生也算波澜壮阔了。做不出村的“二舅”固然岁月静好,做走南闯北的“二舅”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做好一个“二舅”,让外甥们尊敬自己,并不在于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关键在于有一颗在困难面前敢于亮剑的心,如此,哪里还会有什么“精神内耗”呢?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