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

《丛林之虎何其宗》连载17

头条专栏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1)

第四章 虎训雄风

兵头将尾卒伍中,

红胄戎装付终生。

参策谋略训为战,

沙场点兵展雄风。

——何其宗


1962年11月,何其宗随130师参加瓦弄大捷后,经历了战火洗礼,完成了从一个老百姓到真正军人的蜕变。部队班师回营不久,入伍不到两年的何其宗就被任命为130师直属警卫连骑兵班中士班长。

班,是部队的基本战斗单位,是部队最基层也是至关紧要的一级管理组织。班长,是军队最基层的指挥员,是连接军官和士兵的纽带,是带领战士完成连队赋予的作战、管理、训练等各项任务的重要力量。一支部队有无战斗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班长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班长,是部队基层战斗力的中坚力量,是高质量的士兵,也是职业军人迈向将军之路的第一个台阶,所谓“猛将必发于卒伍”。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2)

与同班战友合影(右一为何其宗、右二为体校同学傅其源、后排为王班长)

在清朝新军中,班称为“目”。一目由十人组成,这与现代军队班的建制人数大致相等。每目设有正目和副目两人,不言而喻,正目相当于现在的班长,副目相当于现在的副班长。据传,清末新军之所以用目作为军队编制的最小单位,是有其寓意的。目原指眼睛,正、副目是指双眼。

也就是说,正、副目是军事将领在军队士兵中的双眼,是保证军事将领组织指挥的基本力量。将领失去这双眼,就无法了解自己的部队,也就无法控制和指挥自己的部队。因此,班长具有管理士兵、组织士兵和指挥士兵的权限,是名副其实的兵头将尾。

何其宗在兵头将尾的位置上,包括后来任130师直属警卫连警卫班上士班长,有整整三年时间的历练。在这个台阶上留下坚实的脚印,有着当过班长共同的体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理性的认知。他在总结自己这段人生经历时谈到,当好班长应该做到:明确职责,以身作则,抓住骨干,严管厚爱。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3)

中士班长何其宗

(一)明确职责

就是当班长必须明确自己的带兵角色,要把内务条令中所规定的七条班长职责牢记在心。同时要明白靠什么带兵,首先要靠连队班、排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战士的行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把这些规章具体化,分解成一些细小的动作教会战士做,要求战士做,养成良好的军人习惯。

例如,他在骑兵班当班长时,最基本的职责任务就是养好、训练好马匹。因为在当时的装备条件下,骑兵班所养的马匹都是师首长的坐骑,对首长在山岳丛林地指挥作战和组织训练非常重要。何其宗就根据有关规定和自己实践摸索,把养马和训马按规律程序化,安排好每天的日程,即早上遛马、上午驯马、下午练马和洗马、晚上填料加膘。这样既便于战士操作,又利于马匹成长。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4)

军马在高寒山地作战中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再如,一天开始的起床动作,要求迅速麻利,听到起床号后30秒钟就要离开床位。这就要求每个战士在睡觉之前就要做好准备,衣物要按顺序放好,行动起来要有条不紊,就是有紧急情况也能应付自如。而这些细小良好的动作习惯,都要靠班长一点一滴地教会战士并督促其养成。

(二)以身作则

就是打铁必须先自身硬,这是当好班长的关键所在。班长是部队的排头兵,战士自然都会向排头兵看齐,班长素质过硬,就会得到战士的信任和效法,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何其宗深谙这个道理,要求战士做得到,自己必须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例如,在任警卫班班长时,因为都是师首长的警卫人员,每个人都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保证首长的安全。何其宗就通过艰苦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不论酷暑还是严寒,在训练场上都有他矫健的身影,特别是射击,练就了一身出手快、打得准的过硬本领,并带领全班在师组织的军事五项比赛中名列前茅。

再如,喊口令,作为一个班长,喊口令也是一项基本功,能否洪亮有力并且喊到点子上,在组织军事训练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队列训练中,有“三分动作,七分口令”之说。但部队又没有专门训练喊口令的内容,何其宗就经常自己一个人对着墙壁,或者对着大山练习喊口令。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5)

【何其宗任14军军长时,整队向前来视察的首长报告,其口令洪亮威武,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基本功,是他在当兵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一是练声音的洪亮有力,口令一出能震动人心;二是要掌握好口令的节奏,正确处理预令和动令;三是要琢磨队列每个动作要领,每句口令都喊在点子上。经过刻苦练习,他不仅能在队列训练时指挥班里的战士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而且喊出了威风和自己的特色,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无论是作为机关参谋人员,还是任部队指挥员,那如虎啸山林的口令一出,部队指战员就知道出自何其宗之口。

(三)善抓骨干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班长,不能只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要善于抓住班里的骨干人员,让他们在学习、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管理中发挥作用。何其宗在总结他在基层工作经验时多次提到:“当班长除了要管住自己以外,还要抓住两个人,一个是副班长,一个是党小组长,加上自己,三个人同心协力,就形成一个稳定而有力的三角形结构,就能够稳住和带领全班做好各项工作。”

他根据骨干的职责和个人特点,区分工作,合理用人,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例如,正、副班长在条例规定的职责上基本上是一样的,但部队基层平时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分工习惯,即班长主抓学习训练,而副班长要负责班里的生活管理及副业生产等,在警卫班还要负责警卫业务规范。

何其宗很善于处理正、副班长之间的工作关系,一方面放手让副班长大胆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全力配合副班长履行职责。此外,还要抓住党小组长,让他在班里的思想工作上积极配合,同时通过党小组长了解战士的思想情况,那时候叫“活思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6)

当过兵的人,对自己的班长无不终生难忘

(四)严管厚爱

拿破仑曾称“班长是军中之父”,斯大林又称“班长是军中之母”,就是说要当好班长,就必须充当好“严父慈母”的角色。

一方面,就是要像严厉的父亲对待望其成才的子女那样严格管理班里的战士。何其宗在严上主要抓两点,一是平时作风养成上必须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在军事训练上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因为军队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毛主席一再告诫说:“军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打仗。”平时不严格要求,一旦上战场就会得到血的教训。在训练中,他总是教育战士:“在训练场上,不能有一丝偷懒的念头,不能有一毫的松懈,如果偷懒了,你最对不起的不是自己,而是养育你的国家和对你寄予厚望的人民。”

另一方面,又要像慈祥的母亲对待子女那样关心呵护。要了解和掌握每个战士的身体状况、思想情况和个人秉性,要与战士面对面、肩并肩、心连心地交流和相处,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一个班就像温暖的大家庭一样,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

战士王永加因为家庭困难,老人身体有病,思想有包袱,作为全团军事比武尖子,在训练中时有分心现象。何其宗知道后,自己首先拿出大部分津贴,并号召全班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捐助。这种雪中送炭的关心极大地鼓舞了王永加,他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夺取了师直属单位军事比赛第二名。

何其宗还善于把握宽严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心中有原则,在原则上出现问题,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脑中存善念,人无完人,在非原则问题上,要留有几分宽容。”他不仅在当班长时这么做,在以后的各级领导岗位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下级关系时,都秉承这样一种理念。

无论是在骑马挎枪走边疆的骑兵班当班长,还是在虎贲卫戍的警卫班当班长,何其宗都以其优良的个人素质和积极的磨炼探索,把全班带成呱呱叫的尖子班,被理所当然地评为“四好班”,不仅在训练管理上名列前茅,就是在改善生活包饺子时,也会以其漂亮的外形和鲜美的味道,赢得连里干部的喜爱,甚至师首长都跑来和他们一起打牙祭。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7)

【上世纪60年代,我军广泛开展以“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为内容的“五好战士”运动】

他当班长时所带的兵,后来都成了部队的骨干,全班12人全部入党,全部是五好战士,还有9人提干,毋庸置疑,何其宗也在自己的军人之旅中,攀登上一个关键性的台阶。

(待续)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8)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卒(猛将发于卒伍战将何其宗)(9)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