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又一个太空快递小哥)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又一个“太空快递小哥”打卡“上班”。跟随着“天舟四号”一起进入太空的,不仅有神十四航天员乘组太空实验和生活的必需品,还有美食盲盒和冰箱。网友们不禁感叹,空间站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闻新教授告诉记者,“天舟四号”不仅是快递小哥,还是“开路先锋”,将拉开中国空间站全面在轨建造的序幕。今年,空间站将引来百吨级最大结构。

4名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又一个太空快递小哥)(1)

图片来源 新华社

保温隔热,“太空冰箱”不仅重量轻而且体积小

“天舟四号”不是中国空间站第一次接收“太空快递”。此前,每一次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都会担任“快递小哥”的角色,将新一组航天员进入太空所需的物资提前先送进空间站,是典型的“粮草先行”。

本次“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交会对接完成后,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不少读者在收看发射直播时注意到,跟随着天舟四号上天的物件中,还包括一个特殊的“冰箱”。“太空冰箱”学名低温锁柜,具备“重量轻、体积小、绝对阻燃”等特性,不仅具备着出色完成保温隔热、稳定安全等基础作用,还需要承担“最大程度实现轻量化、提高程度实现飞船内空间利用效率”的特殊使命。

据悉,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本次任务是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型火箭6次发射任务的首次发射,后续,还将执行5次宇航发射任务,把2艘载人飞船、2个空间站实验舱、1艘货运飞船送入太空,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今年即将发射两个实验舱,空间站将迎来百吨级最大结构

神十二乘组和神十三乘组都是三人,未来,空间站里会不会迎来更多的航天员?那是一定的,甚至还有科研工作者也在为进入空间站做着准备。专家介绍,科研工作者会在今年年底前给中国空间站“扩容”,向空间站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这样,除了核心舱内的三张床位,实验舱里还会增加三张,中国空间站便拥有了可供六人在轨的“硬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规划了“三步走”的战略。按照空间站建成规划,一共要进行11次发射。其中,神十四和神十五乘组共计6名航天员要在天上交替10天。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今年,我们或将会看到的天宫空间站最大构型:天和一号核心舱 问天号实验舱 梦天号实验舱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规模近百吨级。

发射节奏紧密,未来目标实现太空食物“自产”

不少人对于载人航天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月神十三乘组返回阶段。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新一轮的太空探索又将它开启。

神舟十三号还刚回来不久,为啥天舟四号和神舟十四号的发射就这样“急吼吼”提上日程?闻新教授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有能力确保、支撑这样密集频繁的发射工作。另一方面,考虑到空间站寿命有限——大约10年左右,需要尽快完成空间站前期的组装和装修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将空间站调整到可供开展科学实验工作的、全功率、满负荷的工作状态。”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载人航天实现的大踏步的跨越,跟随航天员上天的物件也从乒乓球等小物件,逐渐发展为种子等植物个体。本次天舟四号“送货”的物件中,同样包括了各种实验种子。“其实从神舟一号开始,航天器就在陆陆续续带着各类种子上天,进行太空实验。”闻新透露,未来,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食物,有望“自产”。“目前,带上太空的植物种子,多半是用来进行太空实验的。这些实验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作物在太空中良好生长。航天员长期在空间站里生活,需要新鲜蔬菜补给。将来他们吃的菜,都可以自己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编辑: 宗祺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