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消化功能差(谈谈胃下垂主任谈消化)

胃下垂消化功能差(谈谈胃下垂主任谈消化)(1)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引言

在门诊经常碰到病人捧着肚子,说自己得了胃下垂,非常担忧,其实并不一定是胃下垂。那么,胃下垂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呢?

一、何谓胃下垂

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胃下垂是由于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两髂嵴(平躺时骨盆两侧最突出处)联线以下,常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

二、引起胃下垂的原因

研究表明:胃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形者、腹肌薄弱、久卧病床体质虚弱者等,其发生与肌张力下降、胃周韧带松弛有关。

正常状态的胃富含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平滑肌,胃平滑肌张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胃的形状与大小。一般情况下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胃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轻易松弛。

胃在腹腔内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胃受到周围小网膜、大网膜、脾胃韧带等结构固定,这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经固定好的,成年也不再随意改变。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固定胃的韧带如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胃下垂。

三、胃下垂有哪些症状

其实在临床上,胃下垂多数没有症状。胃下垂到一定严重程度才会影响消化功能。有症状的患者可表现为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等。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

四、如何诊断胃下垂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检查。检查证实在直立体位下存在胃下极明显降低,并伴有临床症状,且排除其他疾病,才诊断为胃下垂,否则胃的低位应该视为相对正常的现象,胃下垂本身并不是疾病。

做了钡餐检查证实在直立体位下胃明显下垂,并且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样“胃下垂”才应该被视为一种疾病。而没有症状,只有检查发现胃比较低垂,这时应该视为相对正常的现象,不必过多担忧。更不应把“消化不良”与“自我诊断的胃下垂”划等号。

五、如何改善胃下垂

一般来说瘦长体型的人容易患胃下垂,少食多餐,适当锻炼,逐步增肥,对改善胃下垂可能有帮助。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饮食要注意,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对无力型胃可用促胃动力药,胃痛者可按消化不良治疗。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胃托。

锻炼腹肌,增强腹部张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

比较适合的体育锻炼有: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仰卧起坐等,患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尤其是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对于有胃下垂疾病的人来说,餐后立即运动会因食物的重力关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