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

2018-05-01 11:5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黄云灵 实习记者 赵明杰 摄像 施雄风 张鑫

从1978年到2018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开启了许多第一次,书写了无数新辉煌。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浙江在线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亲历者说”系列报道,致敬改革风云中的前行者,通过他们的口述,回溯那些深刻影响浙江发展的重要事件,重温那些改革开放中的第一次,感受40年里浙江改革万钧雷霆。

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1)

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3年11月14日,下午1时30分不到,随着工程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咚”的一声巨响,早就锚泊在海面上的中港二航局“航工桩7”号打桩船打下第一锤。40分钟以后,这根长73米、直径1.5米、重65吨的钢管桩准确打入预定位置。

这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主桥部分顺利打下的第一根钢管柱。此后的四年多时间,5513根钢管柱和3550根钻孔桩共同支撑起了一座长达36公里的世界级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2)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2008年5月1日23时58分前,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迎来了正式通车时刻。一天时间,大桥车辆来往8万余辆次。全程参与了大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林文体感慨万千,“若是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么大规模、这么大投资的项目是不可能实现的。”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10周年。大桥的建成使沪杭甬三地间的路网格局从原先的“U”字形变为“A”字形,为此后区域加快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铺设了条件。通车10年,1.2亿车次乘着波涛从桥上飞驰而过;借力大桥,宁波杭州湾新区从茫茫滩涂蝶变为一座国际化产业名城……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代建桥者的躬耕写下的是一场长达百年的奔赴。这道将天堑变成通途的大桥,被碧蓝托起,与浪花相伴,点缀着杭州湾的清澈,更丈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恢弘。

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3)

圆梦几代人

十年筹划敢为人先

林文体介绍,大江大海阻隔交通的例子里,杭州湾是典型之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宁波和上海刚好位于杭州湾“U”型的两头,没有大桥之前,想要从一头到另一头,必须绕道杭州才行,这一绕,路程上增加120多公里,时间得多花一个半小时。

“在杭州湾上造一座桥,建一个通道,那是几代人的梦想。”林文体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边厢,解决杭州湾阻隔,打开浦东南大门,快捷沟通“上海——宁波”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但想要把从“U”到“A”的这一横给画下来,并不容易。从项目提出到报告批复,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摆在所有大桥建设者面前的,是三座世界级难度的大山:项目规模大,建桥条件恶劣,缺少可参照对象。

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4)

杭州湾水文条件十分恶劣

特殊的喇叭形构造和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杭州湾的水文条件十分恶劣:流速急、潮差大、冲刷深、滩涂宽,加上海洋腐蚀、台风侵扰,这些自然环境都给海上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36公里的桥梁长度,上百亿的投资规模,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如此大的规模实属创举,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桥梁建造的难度,用林文体的话来说,“当时指挥部面对的是‘四无’挑战,大桥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设备都是没有的。”

为此,指挥部专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先后拜访国内外很多的科学家和桥梁公司,但都没有得到好的答复。“我们最终确立了用自己的建桥思路,坚持一切从杭州湾特定的实际出发”,林文体补充,“经过十年的规划和五十多次的环境研究,设计最终定稿。”

正是在这样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建桥思路之下,林文体和指挥部的战友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整座大桥的建设共取得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形成了9大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其中5项创新成果更是填补了世界建桥史的空白,共同书写了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又一传奇。

海上一百零八将

五年建设风雨兼程

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期航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十载芳华)(5)

林文体,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2001年4月,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之时,林文体还是舟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站长。两年后,他正式从舟山调任宁波,任大桥工程指挥部工程管理处副处长。

林文体向记者介绍,包括他在内,指挥部最多时一共有108人。“我们那时候号称自己是海上的108将。”

项目动工前,指挥部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南岸大桥的必经之路的海床下有一片可燃的天然气田。“天然气井喷是一个不可控制的事情,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灾难性的爆炸。”向国外几家有百年造桥史的公司求助,他们也都束手无策。最终,在对天然气田进行仔细分析并征询了专家意见之后,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有控制放气。

这也是林文体在五年建桥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这是我们自己创新的一种技术,通过在天然气集聚点打孔,将天然气慢慢释放出来,直到不会构成危险。”这个技术,是世界建桥史上的第一次。

整个建设期,南北两端同时施工,海上36公里的工程全线拉开。随着工程的推进,出行不得不依靠海上交通船。候潮而出,星夜而归,成为每个建桥者的生活日常。“那个时候到海上去,基本白天的用餐、休息都在施工船或者海上的一个临时工地上。”为了能按时完工,林文体回忆,“有时候晚上看过去,整个海面就只有我们施工点的几点灯光,其他都是黑茫茫一片。很辛苦,也很充实。”

据林文体介绍,当时指挥部整个团队工作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八字精神引领方针“博纳自信创新奋强”,凝聚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用4年4个月的时间,提前8个月,完成了一个百亿工程,一个无伤亡工程,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再做通途守护人

十年飞虹常看常新

对于林文体和全体建桥人来说,2008年5月1日是个毕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的23点58分是杭州湾跨海大桥计划通车时间。

“选择晚上的时间就是考虑到车流会少一点,对地方公路影响会小一些。”但出乎意料的是,还没到通车时间,大桥两头的车辆已经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尾的长队,给地方交通造成了很大压力。无奈之下,通车时间被迫提前。

“5月2号那天,有一个慈溪本地的司机来回在桥上跑了四趟,就是为了带着家里人来看看,见证这个时刻。”说到这里,林文体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和兴奋。

结束大桥工程之后的林文体,又开始了对大桥的“守护”。此后的十年时间,林文体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平常有空的时候,他就会到桥上来看看,常看常新,“我现在肩负的这份工作是全体建桥者对我的托付,我也希望我们的大桥坚守自己的百年使命,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完善了国家沿海高速公路及长三角区域路网布局,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区域发展的效益分析调研报告》测算,跨海大桥直接影响的宁波杭州湾新区2005-2017年GDP年均名义增长率为27.61%,已从茫茫滩涂转变为一座国际化产业名城,并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先进、产业链最丰富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基地;大桥南岸的宁波,近年来与上海合作的重大项目达700余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慈溪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531亿增至2017年的1487亿元,全国百强县市位次跃居第五……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一代桥梁建设者的努力,把曾经的天堑变成通途,悠悠历史长河中,浙江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走向世界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纽约、芝加哥、东京、伦敦、巴黎等城市群之后,一个以杭州湾湾区经济为依托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在崛起。

【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全长36公里,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米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100年,概算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工程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