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

有人说,戏校没有科班那样玩命,也许这话是对的。但当你在三伏炎夏挥汗如雨、在三九严冬手足冻僵之际,还要像个“水猫子”或是“泥狗子”在地上摸爬滚打之时,你就会觉得,这比科班又有什么两样?

铃声一响,“起床咯——”这是有的老师和蔼地唤学生们起床练功、喊嗓。

“起床、起床!”连声叫唤并夹着竹刀片的拍打,这是有些脾气不太好的老师在催促。

更甚一点,是在下雪天,冰冷冷的铜锣,突然塞进暖烘烘的被子,赖床的你会像触电一样弹起,那个滋味是“我的妈呀……”

练功是痛苦的。可当你练会了一个又一个筋斗或技巧,当你在台上获得了观众的喝彩和掌声,此时的得意、兴奋、快乐又取代了那些痛苦。唱戏的人都是贱命,尤其是唱武戏的。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1)

1959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湖北剧场、黄鹤楼剧场、省府大礼堂同时公布了湖北省戏曲学校的公演广告。在几天的演出剧目中,几乎全是汉剧和楚剧,唯有一齣《摇钱树》是京剧。

湖北戏校成立不到一年,只办了汉剧、楚剧科,这京剧《摇钱树》又从何而来呢?

原来,校长黄振是唱过楚剧的内行,他想要一齣压轴的热闹戏,最好是京剧。办京剧科已在筹备之中,演出剧目中有齣京戏,一来可更多地吸引观众,二来可为京剧科作超前宣传。但京剧武戏老师还没请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为汉楚两科学生抄功的几位老师,他们可都是唱京剧的呀。一位是从武汉市京剧团调来的程文泉老师,一位是从上海新民京剧团调来的邱月亭老师,另一位是从北京鸣春社调来的石鸣文老师。与他们商量能否教这齣戏,三人义不容辞地欣然领命。

《摇钱树》是反映玉皇大帝之女张四姐下凡与崔生结为夫妇,用仙术幻化了一株摇钱树,使崔家发富;玉帝派遣哪吒和成佛后的孙悟空下界捉拿,最后将张四姐收伏的故事。(附注:《天仙配》中是张七姐,这齣戏是她的四姐,看来玉帝老儿家里经常有麻烦。)

选中扮演孙悟空的是学楚剧小生的程树强(时为京剧预备生),扮演张四姐的是学楚剧花旦的丁素华,扮演哪吒的是学汉剧小生的熊楚材。扮演神将、小猴、妖怪、女兵的是所有武戏能够上架的同学,真可谓“全梁上壩”。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2)

经过三位老师半个多月的教学和严格训练,《摇钱树》终于拿下来了,彩排时效果很不错,这下子黄校长就有信心了。“六一”正式对外公演时,受到了成人和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也给还是少年儿童的戏校学生自己,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快乐和鼓舞。

唱汉戏、楚戏的学生演京戏,本来就是个新鲜事。加上又是全武行的神话剧,不图新鲜也图个热闹。参加这个戏演出的学生都很自豪。喜欢武功的同学,特别喜欢这出戏的“翻牌头”即筋斗表演。每当金鼓三通响,要上场的摩拳擦掌,不上场的就挤在侧幕边看热闹。

在激烈的锣鼓点中,第一个上场的是李经雄同学(他是从北京招来的,京剧预备生)。他一排毽子小翻(连续后手翻)像车轮一样“滚”上了舞台。在单皮鼓的“撕边”中,他像个圆环在原地打圈;由于他的腰功好,这个“圈子”还能倒着往上场门移动(至今还未见到有人这样翻过)。紧接他的是楚剧科的易仕双,是个孝感伢,个儿不高,虎墩墩的蛮结实。他的一排小翻,两臂两腿就像四根棒子在地面弹性地转着圈敲打,非常有节律,也非常奇妙。他们两个上场的这圈筋斗,一下子便把观众的情绪带起来了。紧跟后面的便是杨春生、潘宾英、段世了、匡浚满、王沙沙等,“虎跳前扑”、“出场”、“蹑子”、“摄腰”等空心筋斗跟着上了。在激烈翻腾的筋斗中,观众不时报以掌声和叫好。忽然一个“妖怪”的筋斗却引来了观众的哄笑声。原来这是位叫梅玉堂的汉剧科同学,小翻为了贪多,竟翻到了台边。幸好此时他也没劲了,手臂一软、脖子一缩,身子竟反折了回来,像正拉开的满弓断了弦。人虽没有掉到台下,但筋斗也不中看了。

《摇钱树》是湖北戏校的第一齣京戏,为京剧科的成立鸣响了前奏曲,也为喜爱武戏的同学展开了一幅璀璨、热烈的图景。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3)

湖北戏校学生练功。邱月亭老师正在“抄小翻”(1959年)

1959年9月京剧科正式成立后,武戏一直是戏校学生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京剧名家陈鹤峰、贺玉钦、杨玉华等老师调进后,京剧科的武戏教学更上一层楼,也使全校喜欢武戏的同学更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关注度。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很艰苦。学校对练武功的同学按月进行了粮食补助,分为一斤、两斤、三斤三个等级。武戏打得好、筋斗翻得好的同学都是享受三斤等级的。这个实惠的奖励激起了大家比着练功的高潮。学校农场收了麦子,麦草堆就是练筋斗的弹簧垫子;学校开辟操场,刚挖的沙坑就成了练筋斗的保险场所;夜半三更,练功棚内还隐隐传来砸地板的咚咚声响,那是有人在偷偷地练私功……

京剧历来重视武戏的传承。从大的行当来说有生旦净丑,但每个行当里又细分有武生、武旦、武净、武丑等。而且从事京剧的艺人,也常以允文允武为荣。如陈鹤峰副校长是唱麒派老生的,也能来黄天霸、乐和、西门庆等武生的活儿。贺老师专攻武生,其武功勇猛,南北闻名。杨玉华老师也是文武昆乱不挡。京剧科教授的剧目,武戏几乎占到40%。所以京剧科是戏校学生中练武功最吃苦、筋斗翻得最好、会武戏人数最多的一个科。在他们之中,压着腿睡觉、练筋斗时腿上裹铁环的又岂在少数!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4)

湖北戏校京剧《三岔口》程树强饰刘利华(前)杨春生饰任棠惠(1960年)

提到京剧科练功,常会对杨春生的动作漂亮、规范、勇于承担新筋斗伸大拇指,对熊茂康翻筋斗的随心自如要拍手叫好,对马来福的筋斗带有丑行的滑稽特征更齐声叫绝。还有余汉东、吕学炎、谭长根、乐少英、汪定邦、舒建础、郑小春、陈小牛、陈宗荣、杨林勋、宦桂华、金小彬、吕成仪……他们在同学心中,身上活儿、手中活儿、地上活儿都是棒棒的。就是唱老生的岳耀民,他的“窜毛”(跃起的前滚翻)也是一跃一人高;唱文丑的朱世慧,他的毽子“拉拉提”(直体后空翻)也能轻松翻腾,竟像空中飘过一道圆弧。

1963年夏天,学校在排演场(原省政府大礼堂)举行了一次武功考核即毯子功比赛。整体水平自然是京剧科占优。在高台翻下的比试中,从一张桌子搭起,最后搭到四张桌子高,上去的同学越来越少,可京剧科上去的人数一直最多。而年龄最小的宋炎清竟是最先上去往下翻的一个。宋炎清在京剧科学武丑,后来借去演楚剧《双教子》中的桃生,还拍了电影。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5)

湖北戏校楚剧《双教子》宋炎清饰桃生(右)(1965年)

京剧科练武功的同学,应该都记得两位学净角却兼职抄功的学友龚光华、梁敏通。当时学校抄功老师人手不足,他俩便承担了半个老师的职责。龚光华是带艺进校,翻筋斗的条件很好,许多筋斗都是他先行示范。就是胆子太大,有时不注意安全。梁敏通弹跳力很强,也是个翻筋斗的料,但为了给同学抄功,牺牲了自己练功的时间。可以说京剧科有些同学的武功就是在他俩的汗水和帮扶中练成的,相信他们绝不会忘记这两位为大伙作奉献的好同学。

楚剧科没有京剧科那样厚实的武戏传统,但也没有汉剧科的条条框框。他们的任职老师对武戏也有偏爱。像李雅樵老师(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文武角色都能胜任,余笑予老师(全国知名戏曲大导演)也能翻筋斗,王天佑老师本是楚剧界的知名武生,郑维汉老师是在中南戏校毕业的优秀武小生。因此他们科里武戏的步伐也很快,最早排演了群众武戏《水漫金山》,剧中的集体“窜毛”、“扑虎”、“出手”等技巧的率先展现,闹得京汉两科同学非常羡慕。他们接着又排演了《杀四门》《拦马》《狮子楼》《武松打店》《八大锤》等武戏。培养了易仕双、翁焕庭、段世了、余富金、潘宾英、余效禹、陈绪淼、翁立汉、周文谋、牛盛荣、丁素华等武戏人才。

1964年,中国戏校部分师生来访,三科学生为他们作武功表演。当易仕双的“跺子前扑”跃起很高再翻头时,中国戏校的师生竟情不自禁地高声叫起好来(此时,易仕双已长个了)。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6)

湖北戏校楚剧《八大锤》翁立汉饰陆文龙(1961年)

楚剧科还有一个敢为人先的举动,即培养乾旦。翁立汉同学热爱武戏,武小生的戏像模像样(如《八大锤》中的陆文龙)。他又喜欢旦角,科里就给他专门教排了《武松打店》,让他扮演孙二娘。为了演好角色,他刻苦训练,每天都是一身汗水。吃饭时,练功服就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一般。对外公演时,他的侠女扮相非常中看,与武松对打时严丝合缝,“鹞子翻身”、“旱水”、“纽丝扑虎”等动作技巧完成得干净清爽,很受观众欢迎。

办校初期,汉剧科是戏校的牌子。引以为傲的是许多行当的老师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名家,可惜他们多不会武戏,而且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学校看到这一点,就将京剧科的牛鑫泉老师调来专司武生教学,同时还调进了几位年轻的武功教师。但科里对武戏重视的程度还是比别的科差一些。以致有的文戏同学还讥笑练武功的同学:“你翻得黑汗稀水,赶不到我的一句皮(唱)”。

即使这样,科里学武戏的同学憋着一口气,还是排出了《石秀探庄》《武松打店》《挑滑车》《乾元山》《小商河》《古城会》《摇钱树》《八仙闹海》《芦花荡》《花木兰》《演火棍》《挡马》《时迁盗鸡》等武戏。匡浚满、邓延西、石宝山、欧阳明、胡三香、谢力行、王沙沙、熊楚材、吴少华、郑明家、罗桂珍、冯远安等同学都有不俗的表演。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7)

湖北戏校汉剧《飞夺泸定桥》(1964年)

1964年开始学演现代戏。京汉两科都排演了《飞夺泸定桥》。这齣武戏是两科在贺玉钦老师的率领下,向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学习的。自学习开始,两科武戏同学就暗暗较劲。到后来公演时,两科的演技各有所长。汉剧科的表演一开场就很有气势,“走边”整齐,“开打”火爆。京剧科有深厚的武功底子,翻腾的筋斗多样、质量高。就这齣戏的整体而论,两科的戏都有看头,观众反映都不错。如仅凭武功的难度而言,内行看来,京剧科则略胜一筹。

1967年秋,汉剧科学演了《智取威虎山》,很受欢迎。在湖北剧场等处,一直演了大半年。此时汉剧科的短板也暴露得很明显。主要角色都能较好地称职到位,但筋斗翻得好的群众演员则有所欠缺。因此在“滑雪”一场,不得不寻求外援。借的人有湖北省汉剧团的、湖北省楚剧团的、本校京剧科的,甚至还有湖北省体工队的体操运动员。谈到外援,大家忘不了京剧科的一位同学阮鷃。他个儿不高,是学武丑的。他的小翻、“摔脆”(直体快速后空翻)、“出场”(屈体后空翻)接“下蛋”(回身屈体前空翻)等技能都掌握得不错。在剧中他扮演匪连长,到“滑雪”一场时就换上解放军服装完成一串筋斗,过后又换上匪兵服装准备后面的开打。该剧演了近百场,他一直这样前后赶场,从无怨言。有人笑他是“解放军中的奸细”,“卖给汉剧科了”。后来京剧科也排《智取威虎山》,还是由他扮匪连长,不过不用再赶场了,因为他们科里武戏人头齐,“上手”(打把子的)、“下手”(翻筋斗的)都有人。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8)

湖北戏校京剧《飞夺泸定桥》(1964年)

“文革”中,戏校正常秩序受到影响,学生们的毕业分配也因此耽搁。许多同学对前程感到茫然,很少主动练功,倒是锻炼身体摆上了议事日程。一些武戏同学自发地一起跑步、练单双杠、举重、打拳、跳绳。如跑步时,从宿舍楼后面,沿田埂跑上马房山,临近盲童学校,又从大路折回,跑经洪山青年饭店、武昌殡仪馆、民族学院再跑进来,最后还有个“冲刺”,倒也有几分乐趣。但是有不少同学不改初心,坚持练功不辍。如京剧科的程树强、杨春生、杨林勋,楚剧科的易仕双、翁焕庭等同学,锻炼完了也要去练功,其敬业精神十分难得。正好那时练功人不多,练功棚内场地很空,给要练功的人提供了条件。如京剧科的汪定邦与楚剧科的翁焕庭就比着练。你来“小翻提”,我来“跺子蛮子”;你走一排“旋子”,我就来一圈“躺身蹦子”。几个人的翻腾,也把偌大个练功棚造得热闹起来。

毕业分配时,易仕双、翁焕庭、杨林勋等同学被部队先行招用。其他武戏同学后来则是各奔西东,改行不少。有的当了导演,有的改行编剧,有的转为行政,有的去往企业,有的从事影视。而留下坚持本行的以京剧科人数为多,其中最突出的当推程树强。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9)

湖北戏校京剧《乾元山》程树强饰哪吒(左)宦桂华饰石矶娘娘(1960年)

程树强是武汉市京剧团艺人的子弟,他的叔叔就是本校老师程文泉。他当演员的条件比较优秀,扮相好,有嗓子。因从小在民众乐园练功,进校时就能翻小翻和空心筋斗,而那时许多同学连一个“八叉”还打不正。

当时没有京剧科,他就分到楚剧科学小生。赶上排《断桥》,老师正为演许仙的学生来不了一些摔跌动作而着急。他的到来,为老师解决了难题,也为楚剧科创排了一齣吸引人的好戏。扮演白娘子的夏家珍同学后来就是凭这齣戏参加了教学会演,被授予全省少年红旗手的称号,还获得了省长的嘉奖令。

全校合力排练京剧《摇钱树》时,程树强是扮演孙悟空的最佳人选。筋斗不用说了,“扫堂”、“旋子”这些连串的技术动作,其他同学根本做不利索。还有他熟练的“棍花”,每次将金箍棒耍得像风车转时,台下掌声接连不断。

《摇钱树》后,全校又合力排了一齣群众武戏京剧《乾元山》,依然由他担纲,扮演主角哪吒。

京剧科成立后,他自然回归成为京剧科的学生。尤其是贺玉钦老师调来担任武生教席后,他的武戏角色更加多种多样。有长靠的、短打的、挂须的、勾脸的、武丑的等等,成为当时京剧科的武戏中坚。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10)

湖北戏校京剧《奇袭白虎团》程树强饰严伟才(右一)(1965年)

后来排演京剧现代戏时,他又承担了大戏《奇袭白虎团》中主角严伟才的繁重任务,在剧中能文能武的精彩表演,至今令人难忘。那“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的唱段,那高台“前扑”翻下又挂“虎跳前扑”“劈叉”的涉险动作,那与“白虎团”敌酋和美军殊死斗争的凌厉开打,既成功塑造了志愿军的英雄形象,又展示了他过人的艺术造诣。

毕业后他分到湖北省京剧团(院)任演员兼导演,是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经他导演的剧目获得多个奖项。经他教导过的学生(武生、武旦)如唐恺、吕蒙、杨帆、石娆、赵伟杰等后起之秀,现正活跃在湖北省京剧院的舞台上。他对剧院后继有人、愈来愈好的前景十分自豪和欣慰。现今他已古稀开外,精神抖擞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教戏的课堂上。

他为自己能为京剧的传承奋斗一生问心无愧,也常常怀念共同奋斗过的戏校武戏哥们。

梨园武戏哥们,可叹可敬的人。

湖北有多少个专业楚剧团(湖北戏校的武戏哥们)(11)

程树强先生(左二)与学演《蜈蚣岭》剧的学生合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或转自《京剧科纪念文集》)

2021年12月15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