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京东大侠
清朝康熙年间,在直隶京东一带出了个轻功盖世的大侠,他就是天下闻名“三盗九龙杯”的杨香武。
杨香武不只轻功好,武艺也超群出众,而且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深受百姓们尊重。
那时,人们尊当朝皇帝为“万岁爷”,天下武林界尊杨香武为“老太爷”。杨香武这位大英雄人物,虽说距现在已经300多年了,但他的故事至今仍在他的家乡流传着。
杨香武原籍山东,出身于武林世家,据说,他的老祖上是梁山水泊的好汉,由于造反触怒了腐败的朝廷,再加上不愿意受招安去做官,受官府通缉,举家东迁,很早就来到了北京以东永平府辖下的乐亭县汀流河杨家庄村落户。
这个村紧靠古滦河,土肥民壮,沿河两岸的合抱大柳树、大杨树,把村子围个严严实实的。
到了杨香武这一辈儿,杨家已经在京东落户了好几代了,家道也过得殷实起来,全家一个大院套,靠种着两顷来地过日子,倒也不愁吃不愁穿。
俗话说:“穷习文,富练武”。杨香武共哥儿两个,他排行老大,老二叫杨香文。
父亲杨员外也是个习武之人,且有祖传的真功夫。为了把祖上的武艺传宗接代,打从杨香武还在襁褓里裹着的时候,杨员外就每天用手在杨香武身上捏巴,开始捏时,小香武没命地哭,心疼得杨夫人直埋怨杨员外,可是杨员外把夫人的埋怨当做耳旁风,对这个爱子好象也铁了心肠,不管小香武怎么哭叫,照样捏,面且捏一阵还拍打一阵,一捏就浑身上下捏个遍,一拍打也是把小香武浑身拍打个遍。
说来也怪,连捏带拍的时间长了,小香武不但不哭不叫了,而且杨员外一捏一拍打他,他倒例着小嘴儿笑了,好象非常舒服。
光阴似箭,杨员外用手捏巴拍打杨香武一晃就是五、六年的时间,到了杨香武六、七岁时,小小子儿长得特别灵利,非常强壮,一年到头,也没病没灾的。
他和一般大的孩子一样高,可大人一抱他,小香武却比别的孩子轻得多,饭量照样和一般大的孩子一样多。杨员外这时才教香武练轻功、练拳脚,熟悉各路武艺。
庄里的乡亲们都说小香武“没骨头”,身子板儿象面条儿。杨夫人听了后很伤心,就抱怨杨员外把儿子捏巴拍打坏了。
可杨员外却乐呵呵地说:“不捏巴哪有香武这身轻功坯子,我儿子将来轻功错不了!这才是童子功啊!”
杨香武这身轻功好生了得,他走起路来,飞一样,别人跑也赶不上他,他穿房越脊,爬树上旗杆,灵得赛过猴子一样。一般大的孩子和他打架,上去三个、五个也不是他的对手。
香武小时候也爱淘气,好打抱不平,免不了三天两头打架。不过,他不打穷人家的孩子,专打那些欺压穷人孩子的富家子弟。
有一年,杨香武因为向着穷人的孩子,把附近个“跑马兴圈”的旗人子弟祁少爷打了。这祁少爷依仗着皇亲家族势力,称霸一方,才十二、三岁的年纪,就养狗玩鸟,身边跟着两三个打手。
那天,祁少爷无故叫一个穷人的孩子趴在地下,让他当马骑,爬不快就让打手们用青秫秸打,打得这个穷孩子浑身是伤,连喊饶命,引得一大帮人看热闹,但那时谁敢惹旗人呢!人们都敢怒不敢言。
香武上私塾正好路过这里,一看这情景,那股抱打不平的劲儿又上来了。
他二话没说,一纵身来了个“旱地拔葱”,嗖地一下跳到人群中,一伸手,就轻轻地把祁少爷从穷人孩子身上抓了起来,往旁边一扔,把祁少爷摔了个大仰巴叉。
穷孩子得救了,祁少爷却哇地一声哭了,一边哭,一边喝令三个打手上去打只有十一、二岁的杨香武。
三个打手一看少爷挨打,恐怕回去受主子的责怪,每人拿了枝大拇指粗细的大青秫秸,把小香武围了起来,没屁股没脑袋,象刮风下雨似地打了过来。
小香武一见这阵势,不着急,不着慌,嗖地一纵身子,跳在了一个打手的头顶上,踩着这个打手的秃脑袋,蹦到另一个打手的肩膀上,又蹬着这个打手的肩膀,飞到那个打手的脑门儿上。
三个打手又抡圆了大青秫秸朝上打,小香武一提身子,飞到了秫秸杆尖上,滴溜溜地打转转。就这么闹了个二、三十个回合,都快把三个打手累趴下了,可是竟没打着小香武一下儿。
打这以后,小香武的轻功一下子震住了祁少爷和他的打手们,一提杨香武的名字,他吓得直哆嗦,连大门也不敢出,从此再也不敢欺负穷孩子了。杨香武的轻功呢,从少年时代就出了大名,在京东一带传开了。
杨香武家后院子有个大水坑,有好几亩地大,里边的水有一两丈深,坑里平时就栽点儿荷花养点儿鱼什么的,供一家人看着玩。等到杨香武长到七、八岁时,这个大水坑就成了他练武的场地了。
杨员外先让儿子练“水上漂”轻功。每天,让小香武脱光衣服,在水里泡着。然后让小香武运气、踩水,把身子浮上来在水面上站起身子,用俩小脚儿在水面上走道儿。
小香武刚一听员外所说的这些要求,当时就傻了眼,这哪儿成啊?打死我也练不出来能在水上走道儿哇!
可是,一看员外虎着个脸儿,手里又拿着藤条,小香武害怕了,他可知道父亲的厉害,别看时娇他惯他,可是到了练武上却不讲父子情了,对他狠着那!
小香武也知道当爹的是为他好,也就静住神儿,运上气,往水里一跳,想直起身子,在水皮儿上走。
哪成想,这水皮儿一点儿也不留情,他身子一跳,随即又沉下去了,一连几天,不但没练成,反而喝了不少口水。
小香武真有点儿泄气了,不想往水里跳了,可是,那边杨员外手拿藤条等着他呢,不往水里跳,就用藤条往他身上抽,小香武怕挨打,只好又往水里跳,死劲儿地在水里折腾,就这样不分白天黑日地练在水皮儿上走。
不知不觉苦练了三年,杨员外看杨香武能在水上立直了身子,而且两只膝盖已到了水面上,不觉心头一喜,虎着的脸儿伸开了。
接着,杨员外又往水面上扔成块的大瓦片,别说,杨员外扔瓦片的手艺真高哇,只见他手一扬,半尺多长的瓦片在水面上立刻打起了旋子,飞起了水花,就是不往下沉。杨员外一连扔了几片,都没下沉,这几块瓦片却象小船浮在水上一个样儿,滴溜溜在水上打转儿。
杨员外这时又让香武往水面的瓦片上跳,还让他从这块瓦片上跳到那块瓦片上。谁知香武的两脚刚一沾到瓦片,瓦片立刻被踩到水里,身子也随着掉了下去。一连几次,都是这样,香武失望地问杨员外:“爹,这能练成吗?”
“能;只要下功夫,一定能练成,古来的大侠就有练成的,象东方神侠‘浪燕子’骆如龙,就有这样的轻功!”杨员外信心十足地鼓励儿子。
香武遵父命,又日夜苦练起了水上踩瓦片的苦功。他早起晚睡,不分昼夜地在水上穿蹦跳跃,练得入迷时,都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就这样,又苦练了三年,“水上漂”的轻功大有长进。
就在香武苦练“水上漂”轻功的这几年里,他的父亲杨员外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多病,经常卧床不起,年轻时习武打仗受的伤,这时都找上门来。
身上天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杨员外对香武练功的事儿问得也少了。偶尔几次,他把香武叫到床前,问他:“水上漂”功夫练得咋样了?”
杨香武知道父亲一生要强好胜,对自已练武要求高,虽然日夜苦练,但“水上漂”的轻功还不知道随不随老父亲的心意,就随口答道:“爹,我还正练呢,还不敢说咋样,能凑乎着踩着水面上的瓦片不沉吧。”杨员外听了半信半疑,也没有再往下吱声。
过了几天,沧州老家的亲戚朋友都来看望杨员外,忽忽拉拉地来了几十口子。这些人中十有八九都是武林中的高手,连随从来的丫环、赶车的、喂马的,都会拳脚。
这伙子亲戚朋友来到杨家庄,一是看望病重的杨员外,二是想看看杨员外后代继承杨家轻功的情况。所以,一见杨员外的面,就提出要看香武这个杨家大公子的轻功。
杨员外一听,心里没底,不敢答应,可是他一辈子还特别要面子,一看众亲戚朋友死气百赖地要看,只好勉强答应了。
让香武做好准备,明天要在杨家后花园的大水塘里练踩着瓦片水上走。谁知,杨香武竟满口答应下来,好象极有把握,这使杨员外有点儿半信半疑。
第二天,杨香武全家老小和沧州老家来的亲赋朋友一大帮,百十来口子人一齐围在杨家后花园大水塘边,观看香武表演水上轻功。
杨香武这时一身武家短打扮,站在水塘边等着表演。只见病中的杨员外坐在太师椅上,让手下人搬来一堆瓦片。
他指了指瓦片,又指了指水面,阴沉着脸儿对香武说,“香武,爹把一生的心血本事都交给了你,现在就看你的了,你可要为咱杨家争气啊!”说完,杨员外把手一扬,一个瓦片嗖地一声飞向水面,直打转转。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杨香武一个“旱地拔葱”,从岸上一纵身跃起一丈多高,然后轻轻往水面上一落脚儿,就象一片树叶轻飘飘地落在了水面上,他双脚一踩瓦片,瓦片仍在水面上漂着打转转,一点儿也没往下沉。
这时,杨员外又顺手嗖、嗖、嗖地飞起了十多块瓦片,这十多块瓦片象一条水上浮桥一样,一字儿排开,从水塘这边排到水塘那边。
杨香武眼疾脚快,不等瓦片沉下去,就急忙运用轻功,象燕子一样,踩着这块瓦片,嗖地一纵身子,飞到那块瓦片上;然后又一纵身子,从这块瓦片再飞到那块瓦片上。
一连飞了十几块瓦片,从水塘这边飞到了水塘那边,楞是没踩沉一块瓦片!然后一纵身子上了岸。
众亲戚朋友和杨家老少爆豆儿似地喊了一声:“好!”大伙都称赞杨香武这身轻功真绝了,象神仙下凡。
杨员外一听,脸上也出现了笑模样,当香武跪在他面前时,老人家这时双目紧闭,两腿一伸,已经过去了。虽说没对香武说什么,可杨员外还是心满意足地走了。
杨员外过世以后,香武守孝三年,他不忘老爹爹对他的希望,领着弟弟香文日夜练武,继承杨家的武功。
清朝初年,在京东乐亭县这一带,由于连年战争,官府只知欺压搜刮百姓,官逼民反,匪盗多如牛毛。
一些地痞恶棍,也乘机混水摸鱼,坑害百姓。乐亭县城南有个独幽城,独幽城里有个安子寺,里边住着个外号叫“金眼蛇”的花和尚。
这个和尚虽是出家人,可是六根不净,满脑子花花点子,一肚子男盗女娼,凭着一身好武功,专干偷鸡摸狗的事,还经常污辱良家妇女。
周围的老百姓知他武艺高强,哪个也不敢惹他。官府也知道这个“金眼蛇”花和尚厉害,经常来无影、去无踪,民不举,官不纠,也不搭理他。
这个“金眼蛇”更加胆大包天,从偷鸡摸狗到公开抢男霸女,这一带老百姓家的大姑娘、小媳妇,经常被他连偷带抢地弄到寺里去,这一带有姑娘媳妇的老百姓,吓得天不黑就关门吹灯,躲在屋子里吓得心惊肉跳。
乐亭县城南的老百姓根透了这个“金眼蛇”花和尚,都琢磨着怎么除掉这个祸害。他们听说城北汀流河杨家庄有个青年后生杨香武,会飞檐走整,一身的好武功,又为人友善,爱打抱不平,就派了个胆大心细会办事的年轻人,去请杨香武为民除害。
这个年轻人受了众乡亲的委托,一点儿也不敢耽搁,从城南赶到城北,筒直地找到杨香武的家,向他说明了来意。
这时,杨香武已为老父亲守孝期满,武艺练得也大有长进。听了城南青年人学说“金眼蛇”糟踏老百姓的罪行,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他连饭也没顾得吃,就背上一口刀,跟着那个年轻人上了路,直奔城南而来。
杨香武是练过轻功的,身轻似燕,行走如飞,不到两个时辰,就来到了40里外的独幽城安子寺。
这时天色已黑,香武在那个青年人指引下,来到安子寺后殿寻找“金眼蛇”。这后殿里挖了个长长的地穴式的洞子,里边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阴森森的十分吓人,“金眼蛇”经常昼伏夜出,猫在这个洞子里糟踏那些被抢来的妇女,玩儿够了就杀人灭口,把尸首抛在洞中的一个大水坑子里。外边老百姓只知道丢了人,却不知道都把人害死在这里。
香武仗着一身好轻功,飞身钻进这个黑乎乎的洞六里,他合了一会儿眼,睁开一看,正见着“金眼蛇”在洞中调戏妇女呢!
香武气得大喊一声:“你这个畜牲!”挥刀照着“金眼蛇”的秃头上砍去,谁知这个赋和尚反应挺快,推开怀中的妇女,一闪身,就躲过了香武的刀,没命地往洞里边跑。
香武跟着追,他的轻功比“金眼蛇”快,追着追着,来了个“瑶子翻身”,一纵身跳到了那贼和尚的前头,贼和尚急了眼,拔出刀来向香武迎面就砍,香武赶紧往后闪身,越向后闪,这贼和尚越往前逼,香武觉得身后边发空,正想还手,不想后脚跟一滑,身子就往下堕。
他急忙回头一看,身后是一个散着臭气的大水坑子。香武刚说声不好,身子已经掉在了大水坑子里。“金眼蛇”一看,哈哈大笑,连说:“这回我看你往哪里跑!”说完,就拎起脚边的大块砖头往下砸,他想把香武砸死在这个水坑里。
那知道杨香武手疾眼快,看这贼和尚的砖头一下来,还没等这砖块沉到水底,他就轻轻一抖身子,运用他的轻功,双脚纵在砖面上,再用力在砖上一弹,嗖地一声,又飞回了岸上,挥刀向“金眼蛇”欣去。
他一连耍了几个刀花儿,缠住了这贼和尚。待贼和尚左躲右闪时,香武胸下又一个扫瞠腿。只听“哎哟”一声,“金眼蛇”已经倒在地上。
香武上前象老鹰逃小鸡一样,把这个做恶多端的贼和尚捆了个结结实实,象拽死狗似的把他拽出洞外,交给了对“金眼蛇”根得牙根子直痒痒的百姓们,大家伙儿围了上来,先把这贼和尚打了个半死,又交给了官府,官府也怕把老百姓通急了,把这事捅到朝庭上去,就把这贼和尚“金眼蛇”零刀儿割死了,大伙儿这才出了一口气。
从此,香武探地穴为民除害的英雄举动,传通了京东一带。
杨香武的轻功在京东出了大名,天下不少武林豪杰都纷纷登门前来拜望他。他的“京东大侠”绰号传遍了天下,连当朝的皇帝康熙大帝,也知道了杨香武的名字。
这康熙皇帝是马上皇帝,天下是他打出来的,所以他也极喜爱练武的人,特别喜欢那些武功高强的人。
他听说杨香武的轻功在天下出了名,而且行侠仗义,深受天下人尊橄,就想召见一下这位武林豪杰。
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要择日召集天下武林好汉,汇集于北京城,来一个比武打擂,并且指名让杨香武来京拜见,参加比试,要选拔出一个象武状元式的全国武林高手。这道圣旨很快传遍了天下。
乐亭县的知县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马上赶到杨香武家宣读了皇帝的旨意。皇帝要召见一名武士,在那时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杨香武听了也非常欢喜,收拾了收拾,就与本县儿个武林高手,择日赶到北京,住到了东城箭楼下的客店里。
不几天,天下的众武林好汉都聚齐了,等着皇帝召见还有几天时间。这几天里,大家互相登门拜访,交流武艺,不少人都知道了杨香武的大名,纷纷登门求教,都想看看他的轻功怎么样。
有一天,几百名天下武林高手聚集在高高的箭楼下,望着有三层楼房高的箭楼,有的好汉就提议了:“诸位,今天咱们天下武林界的同仁难得一聚,我看咱先来个以武会友。今日哪位登上第一层楼,为天下好汉;哪位登上第二层楼,为武林界的大爷;哪位如登上第三层楼,就是到了楼顶上,就为武林界的老太爷!”他这一说,几百位武林同行一齐拍手赞成。
接着,众好汉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开始运足力气,照着几丈高箭楼的城楼往上跳。跳了半天,跳上一层楼的是大多数,可撑死了也没超过一百人。再看跳第二层楼的,竟没有一个跳上去的。
这时,几百名应试者里只有两个人没有参加跳了,一个是直求的武林高手朱光祖,轻功极好,一个就是京东大侠杨香武了。只见这朱光祖运足了丹田之气,张开双背,照着箭楼象飞也似地冲上去,费了好大劲儿,脸红脖子粗地跳上了二层楼。楼下一片欢呼声,众好汉一致尊称朱光祖为武林界的犬爷。
最后剩下三层楼了,好家伙!足有五、六丈高哇!谁能上去呢?众好汉不由地把眼光一齐投向了杨香武。
只见杨香武不慌不忙,刹紧了腰带,运足了丹田之气,活动了活动胳膊腿儿,然后一闭嘴,前臂一伸,后臂一甩,运用他平日苦练的“水上漂”功夫,来了个大“旱地拔葱”,整个儿身子腾空而起,直向箭楼楼顶儿飞奔而去。
在半空中,他又连翻了几个空心跟头,双脚运用踩瓦片之功,嗖地一声,竟然象燕子一样,从平地上飞到了几丈高的三楼楼顶上。再看杨香武,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在楼顶上还打了几个旋子。
顿时,下边一片雷鸣般的拍掌声,众好汉欢一片呼,一致尊称杨香武为武林界的“老太爷。”
康熙大帝知道了杨香武的轻功后,就急急忙忙地单独召见了他。在金銮殿上一看杨香武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十分喜爱,康熙大帝就用他心爱的稀世珍宝——九龙杯,给杨香武斟了三杯御酒,让他饮下。
后又和他开玩笑,说杨香武要是能用轻功把这只雕着九条青龙的杯子从他的皇家深宫里拿走,杨香武要啥他就给啥。
杨香武也年轻气盛,在金銮殿上和康熙大帝打了个赌,于是就运用自己的轻功,躲开众多的耳目、护卫,三次从皇帝身边盗走了这只九龙杯,使康熙皇帝认了输,从此在天下传遍了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佳话。
据说,康熙大帝要给杨香武一个大官儿当当,杨香武没干,给他金银财宝,他也没要,仍旧回到老家习文练武,成为一代武林豪杰。
天下很多好汉慕名而至,有的干脆留在杨香武的家乡,拜师学艺。那个有轻功底子的朱光祖,后来也搬到直隶乐亭县城西朱庄子村落户,三天两头来城北跟杨香武学轻功。
杨香武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后来就把自己的一身轻功绝技交给了他,使朱光祖后来的轻功成为天下第一。
只可惜他后来投靠了清朝朝廷,帮助清廷鹰犬黄天霸,运用他的轻功偷走了造反起义的窦尔敦的双钩,至使窦尔敦被清廷拿住,朱光祖成了武林界不光彩的人,倘若杨香武在世时,也决不会答应他这么办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