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薄肉脆的松子入口松软十分鲜香(小小的松子美味酥香之外)
松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坚果之一,其子仁中含有较为丰富的亚麻酸、亚麻油酸等有益身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除此之外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视黄醇、维生素E、钾、镁、锰、磷、钙等诸多营养物质。
(松子营养成分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丰富的营养成分,香酥可口的口感味道,让小小的松子得到了古今中外无数食客大大的亲睐。
与早期人类采食松子果腹、古代作为稀有贡品不同的是,当前松子已成为国内、国际贸易需量求逐年增加的大众坚果,于此松子也成为产区农民朋友重要的经济来源。
我国食用松子的历史较为悠久,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汉唐时期松子就已作为珍馐贡品,是彼时达官贵胄尤为钟爱的食物。
古人对于松子的喜爱要比当前的消费者更浓,主要是因为坊间一直有食用松子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流言,甚至有食松子而得到成仙的传说。
“味甘美,大温,无毒。主诸风,温肠胃。久食轻身,延年,不老。”——李珣《海药本草》
“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五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李时珍《本草纲目》
不用多想,古代药学典籍中对松子的“功效”都有了如此的记载,让痴心“求长寿、谋长生”的古人怎能自拔,怎能不重视。
正因为古人的喜爱、利用和重视,松子在我国除是干果的同时也被附上了一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世纪松子产业化发展之后,它是坚果,入菜肴还做了点心,国人接触它的机会越来越多。
现阶段我们虽然了解即便吃再多松子也不可能“延年不老”,但是它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酥香的味道和被科学认可的功效,还是在我国打下的良好的消费基础。
当下松子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心中一个极其普通的坚果,但其实松子并不普通,它的故事很精彩。
如果只为那一口美味酥香,那吃松子时该有多无趣。要知道松子除了美味酥香之外,还有人间疾苦和大自然的魅力,今天咱就来聊一聊。
松子背后的人间疾苦
近几年消费市场对松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其价格一直不低,今年由于东北产区松子产量低于往年加上疫情因素限制了进口,国内优质松子的批发价格一度攀升到80元/斤。
加工后的国产品牌松子每斤的价格已超百元,前段时间我们从阿富汗进口的“巴西松子”,每斤的售价更是在200元以上。(松子价格数据来自新闻报道和电商平台)
导致松子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居于前列的一定有高额的采收费用。
“采收松子,日薪八百”,不知道你会不会为这个高薪的职业而心动?
但我劝你还是别动,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了这份苦。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松子生产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第三纪中新世就已“扎根”于此的红松林。
红松松塔内的种子,就是我国最主要松子品种,而红松是一个能“活”七八百年,“长”四五十米高、胸径一两米粗的大乔木。
从古代到当下想要获得松子,除了爬树采收,没有更好的办法。
每年的9月份,采收松子的队伍就会进入红松密林,手握一根长长的打塔杆子爬上四五十米高的树,唯一辅助攀爬的工具是一种叫作“脚扎子”的L型铁器(古代则用过猪或牛的肩胛骨作为辅助攀爬的工具)。
几十米高的大树,仅仅依靠“铁扎子”一步步攀登上去,采完一株后再下来,继续爬上另一株,所受之苦非常人能受。
若只是辛苦用汗水换取松子和薪酬还则罢了,但那可是几十米高的树啊,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伤甚至是失去生命。
可能有朋友会质疑,这都21世纪了,真的没有取代人工的方法吗?
有,但多是一些危险性更大,或是当前有待研究可行性不高的方法。
比如说有些地区采收松子时会使用氢气球把人送上采收松塔的位置,省力是省力了,不过一旦气球触碰到尖锐的树枝或下面的人没控制好牵引绳,那危险系数更大,当前很多松子产区已明令禁止这种采收方式。
再比如说21世纪初我国就已有了采收松子的机器,但是陡峭的红松密林中可操作性较低,因此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可能有朋友会说:采收松子的工作这么危险,当前采收工人一很少吧。
如果你这样想,你可能真不知这人间疾苦,当前从事采收松子工作的人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有些采收工人甚至远赴俄罗斯、韩国从事采收工作。
就在今年9月份,我还看到过中国工人在韩国采收松子坠落身亡的新闻。
我想,只要还用人工采收松子,采收松子的工人就不会少,只能希望农业科学技术再发达一些,以便少一些人间疾苦。
虽“瓜熟蒂落”不能得,但也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对植物学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红松的松塔在完全成熟后会自然脱落。
看完“人间疾苦”大家可能会想:还是人类着急、贪婪,要不等松塔成熟后自动落下来,直接去捡不就得了。
依农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有这个想法的朋友,如果等着去捡,人类或许能捡到松塔但松子九成剩不下。
红松林中有很多动物以松子为食,比如鸟类和松鼠。
鸟类会在松塔成熟开裂后就采食松子,松鼠则多是收集掉落后松塔内的松子。
你可能无法想象一只松鼠收集松子的能力,松子是松鼠的冬季储粮,所以它们会在林中的各个位置将松子储存起来,它的一处“储粮点”就能让你吃饱。
所以要等松塔落下再去采收,就已没有或只剩动物们挑剩的劣质松子了。
但是动物获取松子和人类获取松子确实不一样,因为动物和红松存在主动或被动,说不清道不明的互助关系,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鸟类采食松子,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将松子遗落,这可松子就可能长成新的红松,并且是在更远的地方,这是鸟类在帮助红松扩张种群;
当然鸟类吃得肯定比掉得多,但无妨,因为依靠松子度过冬天的鸟类,在来年会帮红松去除害虫,确保红松的健康成长。
松鼠虽然吃得更多,但是似乎每一只小松鼠都会忘记几个“储粮点”,也不知道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储粮点”的松子就变成种子长成了红松。
我知道你现在又在想什么,是不是想人类的提前采收掠夺了动物的粮食,破坏了大自然的魅力。
放心,无需提我们育出了更多的人工红松林,受尽人间疾苦的采松人,最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从古自今都会主动或被动的留下一部分松塔,这些足够动物生存。
文章就写到这里,你再吃松子时,除了酥香会不会有其它的味道。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