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凶神独眼牛(神异图腾牛矗尊)

如今,人们观牛、区分牛,基本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奶牛,一种是肉牛,与以往尤其是农耕初期社会形态时,人们将牛称为仁畜、祥兽、金牛以至神牛,有着时代的印记,也有着语境的不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太古凶神独眼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古凶神独眼牛(神异图腾牛矗尊)

太古凶神独眼牛

如今,人们观牛、区分牛,基本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奶牛,一种是肉牛,与以往尤其是农耕初期社会形态时,人们将牛称为仁畜、祥兽、金牛以至神牛,有着时代的印记,也有着语境的不同。

对牛这种称谓上的变化,不是关于牛之名称的改变,而是表现了牛作为文化符号其文化内涵的不同。

人类从远古走来,从对原牛的敬畏、狩猎到驯服、驯化、驯养,与牛相牵共倚、共创世纪,这个时期悠远而漫长。

从各种文献上,我们已经知道,原牛与今天的家牛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凶猛,尤其庞然,是名副其实的大物。而在古人看来,这种庞然大物,力大无比,无所不能,进而自然又必然地敬畏、崇拜之,并导致对牛的神异化、图腾化。而神异图腾,是牛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段。

视牛为神,以图腾崇拜,三皇五帝中,不管是小氏族,还是大部落,几近成习,概莫能外。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宗教形式。在原始初民看来,某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与自己的氏族、部落、民族,如果存在某种血缘或渊源关系,他们就将这种动植物或自然物视作神祇,进行神化祭祀,这种动植物或自然物就成为图腾,所演绎出现的信仰活动就是图腾信仰或图腾崇拜。汉民族的牛图腾传说很早。据《列子》记载:“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其中,庖牺氏是伏羲氏族,神农氏是炎帝氏族。《帝王世经》称:神农氏“人身牛首”。《天中记》载:“神农牛首。”《孝经·援神契》载:“神农氏……宏身而牛头,龙颜而大唇,怀成铃,戴玉理。”这些均说明,炎帝氏族是一个以牛为图腾的氏族。

我们常常自喻“华夏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炎黄就是炎、黄两帝。炎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被称为人文始祖。炎帝部落以牛为图腾。那黄帝部落呢?我们知道,黄帝是以龙为图腾的,但人们一般认为,龙是一种多种动物的综合与集成,包括牛、虎、猪、狗、鹿、蛇、鱼、鹰、蜃、鳄、蜥蜴、骆驼。据《尔雅翼·卷二八(引王符说)》载:龙者,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鳞似鱼,掌似虎,爪似鹰。可见,牛,也是龙图腾的一个构成要件。

传说,黄帝大战蚩尤,多战不决,后联合炎帝等部落,擂牛皮大鼓,吹牛角之号,两大部落统一号令,共同出击,终于降服了蚩尤。此传说,也有龙图腾形成的意涵。轩辕黄帝逐鹿中原(泛指整个中国)前,传说其部落图腾是龟,在统一中国之后的会盟大会上,轩辕黄帝亲手销毁龟图腾,而亮出一个综合各个部落图腾的全新图腾──这个伟大图腾,就是龙的图腾。正因为如此,龙的精神自始就体现着联合、团结、创新与和谐的精神,也象征着一个伟大的融合: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融合一起,构成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整体。有趣的是,传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头上长着一对牛角”。说明蚩尤部落的图腾也属牛图腾。

汉民族是牛图腾,许多少数民族也基本以牛为信仰、置图腾。

藏族是典型的牛图腾民族。藏族以牦牛为牛形图腾。在西藏许多古文献中,牦牛是藏族创世纪的主角,是“万物之源”。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初天神之子聂赤赞普(传说中的西藏第一位藏王,为西藏山南地区的悉补野部地方首领,于前127年即位,是为吐蕃之祖先)从天而降,“遂来作吐蕃的牦牛部之主宰”。

藏族创世纪神话《万物起源》中说:“牛的头、眼、肠、毛、蹄、心脏等,均变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在藏族神话故事《斯巴宰牛歌》中,也有类似记载:“斯巴(宇宙、世界)最初形成(创世纪)时,天地混合在一起……”“砍下牛头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弯曲的大道;剥下牛皮铺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

哈尼族也是牛信仰的民族,也有与藏族相类似的创世神话。在云南哈尼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奥色密色》中,有这样的记述:哈尼人用龙牛造天地,他们用牛皮做天空,牛肉做土地,牛腿做支地的柱子,牛的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肋骨做梯田,牙齿做星星,牛角做擂鼓槌,牛舌做闪电,牛毛做树木花草,牛血做江河,牛肚做龙潭,牛肺做雾露,牛心做地心,牛喘做风声,牛泪做雨水……表达牛的神奇,体现对牛的崇拜。

牛文化中,关于牛的神异图腾,《中国牛文化千字文·图腾崇拜篇》中,多有记述──

神异因族落/混沌宗教式/炎部置图腾/躯上冠怪级/嬴建怒特祠/视王祷佑汲/雪域擎斯巴/供膜镶屋脊/云彝铭恩泽/食驮全禁忌/哈尼萦养育/挑选悼母日/布依冀赐福/头角镇宅器。

时至今日,在许多民族,仍还留存着牛图腾崇拜的痕迹,形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牛图腾文化现象。

作者:吕国英

来源: 天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