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

1941年12月5日,望着被自己围困了242天的托卜鲁克,隆美尔忍痛下达了撤退命令。回想起这将近一年来的胜利与失败,隆美尔感慨万分。

一切要从1940年9月说起。当时法兰西战役已经结束,法国战败投降。维希政府虽然保留了自己在北非西部的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但它现在已不敢对德国和意大利有什么冒犯。而占据着北非东部的埃及和苏丹,并控扼着苏伊士运河的英国,此时正集中全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苦战,以抵御德国的入侵。于是,占据着北非中部利比亚的意大利人蠢蠢欲动了。

罗马那位志大才疏的独裁者——墨索里尼,一向以凯撒自诩,时时刻刻妄想着重建一个环绕地中海,横跨欧亚非的法西斯帝国,重现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当他看到英法两个西欧最重量级的对手一个被德国揍趴下,一个被逼到角落疲于防守,此刻的北非简直就像一块唾手可得的蛋糕。不能再观望了,要赶紧动手,不然都等当初的后辈希特勒把地盘抢光了,自己作为老牌法西斯的脸面往哪放?于是,1940年9月13日,格拉齐亚尼元帅率领50万意军发起了入侵埃及的攻势。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1)

墨索里尼

意大利人踢踢足球,做做披萨和面条,或者泡泡妞都颇有造诣。但打仗,就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二战主要的参战国中,其战斗力堪称地下室地板般的存在。12月9日,5万英军在韦维尔将军指挥下发起了反攻,到1941年2月7日,居然已经几乎全歼意军8个师,俘虏13万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意大利人不但未能从英国人手里抢到埃及的一丁半点土地,反倒把自己重要的军港托卜鲁克和班加西给玩丢了,整个利比亚被英军占去了一半,都逼近到的黎波里附近了。

为了支援自己的盟友,稳住北非的局势,希特勒派出了自己的心腹爱将——隆美尔。在法兰西战役中,作为第7装甲师指挥官,隆美尔率领他的部下们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获得了对手给予的“魔鬼之师”的称号。他虽然不是装甲兵科班出身,但他善于学习、实践和总结,他迅速掌握了装甲作战的指挥要领,并且表现出了更强的领悟力和创造性。在法兰西战役中他有两个重要的收获:一个是意识到英军是值得尊敬和重视的对手,这个对手后来在北非与他鏖战了两年并最终击败了他;另一个就是发现了一种强有力的对付盟军坦克的秘密武器——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这种武器多次在他兵力处于劣势、战况危急时挽救了他,对于他后来所获得的成功,这种武器所给予的帮助,怎么评价也不过分。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2)

隆美尔

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飞抵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正式接过了德国非洲军的指挥权。他手里的兵力并不多,只有第5轻型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两支德军。意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士气、装备、技战术各方面都不行,只能作为辅助。但也有两项对他有利的因素:一个是相对于即将发起的入侵苏联的作战,希特勒并不怎么重视北非战场,所以给了隆美尔极大的决策和行动自由;另一个是广袤平坦的北非沙漠最适合发挥他擅长机动和灵活多变的战术才能。

尽管手头的兵力还很薄弱,两个装甲师都还没到全,隆美尔还是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这一试探,就演变成了一场进击上千公里的沙漠旋风。由于英军在占领班加西后,就将陆军和空军的部分主力调往希腊和其它战场,其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加上根据情报,英军认为德军到北非的兵力很少,不相信德军会敢于发起进攻。因而当隆美尔发起进攻时,完全出乎英军的意料,再加上英军对于从班加西到托卜鲁克沿线的据点并没有坚守的决心,因此在遭到攻击后,英军就立即选择了后撤。然后隆美尔也立即选择了追击,英军再后撤,德军再追击。到了4月8日,隆美尔指挥的部队早已夺回了班加西,并获得了第一次进攻托卜鲁克的机会。

隆美尔这一阶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拜英军所赐,而且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当时英军已经破译了他和上级的往来电报,上级多次要求隆美尔在攻占某地后就立即固守待援,英军也是基于这种计划做的应对方案。然而隆美尔一次又一次的违抗命令,利用希特勒给他的自由和放任,充分捕捉眼前的战机,不断挥出他的“右勾拳”,导致英军一次又一次的惊慌失措并对自己的侧翼安全产生恐慌,从而不断撤退。

这里解释一下“右勾拳”是什么意思。北非战场具有特殊的地理因素,其内陆地区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只有北部沿海地区有港口和公路。为了保证补给,攻防双方的部队在行动时不得不靠近北部沿海的公路,因此很难实现像苏德战场上那种大规模的钳形攻势,而只能实现从一侧深入沙漠的装甲迂回作战。由于隆美尔是从西向东进攻,因此就经常是从战线右翼发动迂回,被形象地称为“右勾拳”战术。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3)

但当1941年4月11日,隆美尔发起了第一次针对托卜鲁克外围防线的进攻后,他感觉自己一头撞到了墙上。托卜鲁克是当时北非最好的港口,能为占有这个港口的一方很好地提供补给,并且它还封锁着一条近60公里长的海岸公路,占据它就能迫使对手如果要绕道前行,补给线路就不得不向内陆沙漠延长数百公里。托卜鲁克堪称一个战略要地,英军下定了决心,增加了兵力,并且增强了原本就很强大的守备工事,要在这里决一死战。

而隆美尔对英军的决心和力量一无所知,他的兵力严重不足,之前一直是靠着大胆的突击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加上英军一直没有必守的决心才一路追击至此。意大利人此时也将猪队友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托卜鲁克原本是意大利人构建的一座拥有永久防备工事的要塞,意大利人却没有及时向隆美尔提供资料。隆美尔和他的部队就像盲人瞎马般地发起了进攻。

由于英国海军此时仍然掌握着地中海一带的制海权,英军可以通过海路不断地向托卜鲁克的守军提供补给,包括坦克、大炮、弹药和食品。而隆美尔这边,由于此前他对后勤补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他的部队跃进上千公里后,补给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主要负责为他提供补给的意大利人,由于害怕英国海军,不敢将补给运送到已经被他占领的班加西,而是仍然在的黎波里卸货,这就更加拉长了整个补给线路。而面对拥有强大工事的英军,隆美尔兵力不足的劣势就明显表露了出来。虽然名义上他下属有两个德军装甲师,但此时第15装甲师大部分还在前往北非的路上,第5轻型装甲师也不是全部都赶到了托卜鲁克。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4)

1941年德国非洲军主要装备的3号坦克

在第一次攻击受挫,损兵折将后,隆美尔将他的下属们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研究新的进攻计划。在会议上,第5轻型装甲师指挥官施特莱彻将军建议从托卜鲁克的东南面借助夜色的掩护和平坦的地形运动到英军防御阵地前,然后在拂晓发起突击。然而,由于对施特莱彻在之前一系列作战中表现得过于谨慎不满,隆美尔否决了他的建议,而是要求部队从托卜鲁克西南面发起进攻。意大利人在隆美尔攻击受挫后提供了托卜鲁克防御工事的资料,隆美尔经过研究,认为从西南面进攻会比较好。请记住施特莱彻的建议,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它。

隆美尔调整了作战计划和指挥人员,并得到了第15装甲师部分部队赶来增援。4月30日,他发起了对托卜鲁克的第二次攻击。英军抵抗得非常顽强,战至5月4日,隆美尔的部队消耗了大量弹药贮备却没有多大进展,隆美尔第一次面临着危机。

在此期间,鉴于隆美尔对托卜鲁克的围困和进攻,英军想发挥自己在海军方面的优势,炮击远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港,因为意大利人为隆美尔提供的补给都要从这里上岸。但是的黎波里港外布有水雷,还有德国空军的巡逻,军舰前往炮击很有可能触雷或遭到空袭。考虑到战沉的可能性很大,派出巡洋舰或者驱逐舰似乎更划算一些,但是这些舰种无法给的黎波里港造成巨大的破坏,只有战列舰的重炮才能达到,而战列舰又弥足珍贵。于是英国海军部让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自行决定。面对这一难题,坎宁安的答复是:“一艘战列舰从设计到服役需要10年,但英国海军勇于进攻的传统是用300年锤炼成的,退缩不是英国海军的传统!”然后于4月21日,亲自率领3艘战列舰穿过雷区,对的黎波里港进行了奇袭,把的黎波里港炸了个稀巴烂,几个星期都不能用,对隆美尔的后勤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5)

参加了炮击的黎波里港的厌战号战列舰

5月15日,在人员和装备都得到增援后,英军发起了反击,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隆美尔之前派出部队进入埃及境内建立的萨卢姆防线。隆美尔之所以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分兵建立这道防线,就是为了防止在围攻托卜鲁克时被从东面前来解围的埃及英军打个措手不及。隆美尔在英军发起进攻前,做了一个重要的部署,那就是让所有非机械化部队都坚守阵地,然后把所有机械化部队集中在中间地带作为机动力量,根据战场态势进行灵活调动,这样他就总可以在关键地点集中他的装甲部队,弥补数量上的弱势。而英军方面此时还没有掌握装甲作战集中兵力的精髓,经常把装甲部队分散成若干部分配合步兵在不同方向上一起行动。得益于他这个灵活机动的方案以及88毫米高射炮面对英军坦克的神勇发挥,隆美尔在萨卢姆防线上多次挫败了优势英军的进攻,并击毁了大量的英军坦克。

隆美尔仅有的12门88毫米高射炮按照每4门一组分别部署在萨卢姆和萨卢姆前沿防线的南北两端总共三个要点上。战斗到了6月15日,英军再一次对隆美尔发起大规模进攻,而进攻前沿防线南北两端要点的英军,在88毫米高射炮的猛烈打击下,坦克战损率相当高,以至于把德军的这几个防御阵地称为“坦克陷阱”。但由于防线中部没有88毫米高射炮的掩护,英军得以占领了一个据点,从中间突入了隆美尔的防线。此时隆美尔防线北部的部队就有被英军切断退路的危险,整个防线面临崩溃。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英军开始担心自己侧翼的安全,未敢果断地继续进攻。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6)

88毫米高射炮平射能给坦克造成重大伤害

隆美尔则抓住了这个机会。6月16日晚,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只留下少量部队继续防守防线的北段,而将其余兵力趁着夜色悄悄集中到了防线南端。6月17日,隆美尔又一次挥出了他标志性的右勾拳,突击部队从自己的右翼绕过英军防线,从背后发起攻击,并向北前进,做出切断英军退路的姿态。战场态势随即逆转,英军在兵力和形势占优的情况下被击退了,并且在人员和装备方面付出了比隆美尔更大的损失。英军第一次解围托卜鲁克的努力失败了,之前率领英军痛击意军的韦维尔将军也在此战后被解职。

此战之后,双方在北非战场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僵持状态。英军无法击破德军的萨卢姆防线以西进解围托卜鲁克,而德军虽然能阻英军于萨卢姆一线,却也啃不下托卜鲁克这块硬骨头,而不啃下这块硬骨头便不敢放手进攻埃及。

1941年8月,隆美尔的第5轻型装甲师改编成了第21装甲师,并且他还得到了一支新的部队——第90轻型装甲师,现在他指挥的部队已经从非洲军改名为非洲装甲兵团。而英军也得到了大批增援,埃及英军和托卜鲁克守军都得到了增强。由于德国此时已经开始了入侵苏联的作战,对北非战场只能提供有限的支援,因此北非英军在实力方面的增强要远远大于德军。奥金莱克将军接替韦维尔将军出任英军中东军总司令,他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但是在制订作战计划时缺乏细节,以致他的战略意图常常不能落地,无法被贯彻执行,这在后面的战争中多次导致英军功败垂成。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7)

1941年德国非洲军主要装备的4号坦克

双方都在做着准备,隆美尔调整作战方案,准备按照当初施特莱彻将军的建议(就是当初被他否决的那个建议,也是后来最终拿下托卜鲁克的方案)进攻托卜鲁克,而英军准备再一次击破萨卢姆防线以解托卜鲁克之围。

1941年11月18日,英军发起了第二次解围托卜鲁克的作战行动。进攻发起时,英军在坦克方面拥有二比一的优势,而在飞机方面更是拥有三比一的优势,后勤补给方面也比隆美尔要容易得多。尽管拥有这些优势,并且达成了战役突然性,但英军又犯了老毛病。他们本来可以集中装甲部队在头两天就吃掉德军的第21装甲师,如果那样的话,隆美尔马上就要败了。但英军又一次将装甲部队分成了三路,大玩分进合击之道,德军第21装甲师逃过一劫。同样的,隆美尔由于未能及时看清战场的态势和英军的意图,也未能集中第15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吃掉英军分散的三只装甲部队中的任意一支。

整个北非战争过程中,英军装甲部队指挥官们总是追求直接通过装甲部队的正面较量来消灭德军的主力。但是面对高速运动的装甲部队,怎么才能捕捉到正面较量的机会呢?于是英国人就习惯性地选择了把兵力分散,布成一张大网去限制对手的行动自由,将对手逼到某个角落再来决战,但最后往往被德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而隆美尔则找到了真正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围点打援。通过攻击对手某个必须要固守或解救的目标,吸引对手的装甲部队前来救援,然后将自己的装甲部队集中部署在合适地点并根据战场态势快速机动,利用时间差,在对方各路人马形成对自己的合围前,集中优势兵力吃掉其中一股。这种指挥艺术已经颇有些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风范,不过隆美尔的成功还只是停留在战役战术层面的,他在战略层面还差得远。

11月20日的晚上,隆美尔终于明白了英军的力量和意图,他迅速调动第15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赶往前两天被英军攻占的西迪拉杰格机场。隆美尔已经从开战头两天迷糊的状态中苏醒了过来,但英军指挥官们显然还没有。英军的三支装甲部队中的第7坦克旅此时正在西迪拉杰格机场附近准备配合步兵向包围托卜鲁克的德军发起进攻,位于要塞和机场间的德军被包了饺子。21日早上,隆美尔的两个装甲师准时赶到机场附近,这样一来,机场附近的英军又被包了饺子,德军重创了英军第7坦克旅。直到傍晚时分,英军另外两支装甲部队——第4坦克旅和第22坦克旅,才突破德军的阻击赶到机场附近,如此一来,德军又再一次被包了饺子。平坦的沙漠为双方的机械化部队都提供了极高的机动性,战场态势瞬息万变。

22日中午,英军三支装甲部队完成了会合,其它作战方向上的英军也在赶往机场方向,隆美尔处境危险。这时他又一次发挥了随机应变的指挥才能,组织坦克从北面迂回,绕过对于防守机场起着重要作用的高地,从西面进攻机场。这一招出人意料,英军形势告急。英军第22坦克旅和第4坦克旅先后从南边赶来增援,又遭到隆美尔预先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尤其是88毫米高射炮的猛击,损失惨重也未能突破。当天傍晚,隆美尔夺回了机场,德军暂时反败为胜,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23日,隆美尔的第15装甲师插入了英军第7装甲师和南非第5旅的后方,实现了对英军第7装甲师和南非第1师的合围并最终歼灭了大部分被围英军。但是这次行动对德军自身的消耗也非常巨大,德军各坦克团共160辆坦克损失了70余辆,摩托化步兵大部分军官和军士阵亡。英军虽然损失更加巨大,但还有大量的后备力量和装备可以补充,而隆美尔则没有,这也是隆美尔在整个北非战争期间的常态。

隆美尔决定再来一次出奇制胜。11月24日,他只留下了少量的步兵和炮兵与意军一起继续围攻托卜鲁克,而将主力集中起来,准备突破第4印度师的防线,直插到英军第30装甲军后方利比亚和埃及的边境,从而迫使英军撤退。这样的战术他之前已经用过多次了,但什么套路用多了都会有被人看穿的时候,这次他失手了。

正当英军前线指挥官惊慌失措的时候,英军中东军总司令奥金莱克及时赶到前线并冷静地看穿了隆美尔虚张声势的进攻,他安排了英军各部队就地坚守和反击。隆美尔的兵力毕竟不足,而且经过长时间作战,机械化部队的损失比较多,各支部队的机动性已经很难保持一致。加上中间他曾经一度失去和各部队的联系,这就导致他的计划虽然很美好,但是已经很难被执行到位。

托鲁克解析(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8)

奥金莱克

战至26日,隆美尔孤注一掷的突击失败了。他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已经剩下不足60辆坦克,但未能取得任何成果。这样一来,他的处境就更危险了。27日,隆美尔率部回援托卜鲁克。由于隆美尔出击带走了大部分德军,围困托卜鲁克的意军在主动出击的英军的攻击下,又到了一触即溃的边缘。这时,隆美尔之前那次冒险出击的恶果就表现出来了。如果在23日战斗结束后,隆美尔及时进行休整,然后继续奉行机动防御的理念,他还有可能稳定住托卜鲁克和萨卢姆一带的局面。但现在,他的兵力和装备消耗巨大,但英军还有源源不断地后备开来。当英军再次调兵遣将向他杀来时,他只能选择撤退。

12月5日,隆美尔忍痛放弃围困了242天的托卜鲁克,第一次攻占托卜鲁克的努力失败了。12月7日,隆美尔率部全线撤退。由于在之前一连串的战斗中德军损失巨大而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意军通常只在顺风顺水时还能发挥点作用,加上之前隆美尔一路追击英军,没有考虑到要建立一两条可以在撤退时固守的后备防线,最终隆美尔像风雨中的落叶,无处生根,一路退到了卜雷加港,几乎回到了一年前的出发地。

第一次托卜鲁克会战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隆美尔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兵力薄弱的现实。在6月22日之前,他都不知道希特勒已经准备在这一年发动入侵苏联的战争,根本就没有考虑给他提供什么支援。以他手头那点兵力很难对英军打出有决定性意义的歼灭战,随着英军不断退往埃及方向,到托卜鲁克时,英军的力量已经因为收缩而加强。即便他那两个装甲师齐装满员,都不一定有把握在阻挡埃及英军救援的同时拿下托卜鲁克,何况还是编制不全,疲惫不堪的远征之师。

其次,隆美尔此时对后勤补给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法兰西战役时,隆美尔作为师长,上面有军、集团军、集团军群等多个层级,不需要他考虑战略和后勤补给的问题。但是在北非战场,虽然他的兵力只相当于一个军,但已经是个独立的战区,他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北非战场,除了几个有战略价值的要点,中间大片的都是荒芜的沙漠,既无险可守,也无法提供后勤补给,因此几百公里的大踏步前进或后退都是常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打下来的地盘又如何能守住呢?而隆美尔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被战场上出现的战机所吸引,带着部队一路狂追英军,而没有考虑自己补给线不断拉长所带来的隐忧。

当然,任何名将都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将,正是因为善于学习和总结。隆美尔在撤退的途中已经开始意识到兵力充足和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同时也敏锐的意识到随着英军不断地追击自己,他们将面临和自己曾经相同的问题。随着撤退,他缩短了自己的补给线,加上希特勒开始为他提供增援,尤其是德国空军加大了支援力度,他的元气正在恢复。他带着一颗复仇的心,握紧了拳头,随时准备狠狠地砸回去。而这反击,并没有等待多久,下一次,他就砸开了托卜鲁克这颗硬核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