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这五年后的发展(快看惠州这座千亿城)

河惠莞高速公路环绕而行;赣深高铁列车呼啸而过,深圳北站至仲恺站最快23分钟可达……

快的,不只是交通。一百多个工地塔吊林立,高峰时数千名建设者紧张有序施工……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热火朝天。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广东省内两个中外共建产业园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积极落实中韩自贸协定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对韩合作综合优势,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创业热土。

截至目前,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65宗,计划总投资约190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3089亿元;累计已供地项目128宗,动工项目114宗,竣工或投(试)产项目32宗。

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跑出“加速度”,惠州开放合作发展步伐按下“快进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3 7”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 1”现代产业集群,努力把中韩(惠州)产业园打造成为惠州重大开放平台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州这五年后的发展(快看惠州这座千亿城)(1)

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提速,园区环境和配套越来越完善。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构建开放合作大平台

依托大开放平台,迈出开放大步伐

从河惠莞高速公路往下看,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内,130余个塔吊高高耸立,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江苏盐城、山东烟台、广东惠州三地设立中韩产业园,明确将中韩产业园打造成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2018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中韩(惠州)产业园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分仲恺片区(含仲恺高新区高端产业合作区及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化工及海港保税区、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惠阳区、惠东县)、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罗浮新区康养国际合作园5大片区,面积约94.1平方公里。其中,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面积约12.7平方公里。

“如今,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00亿元,启动33条总长约62.5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起步区内外主干路网基本建成通车,进出起步区更加高效快捷。同时,园区各类设施加速建设,环境日益优化。如智慧停车楼、公交站场(站点)、消防站、变电站、环卫设施以及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已全面启动建设,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广东的对韩贸易大市,惠州与韩国交往素来密切。去年,惠州对韩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92.8亿元,同比增长38.3%。截至今年3月,惠州累计设立韩资企业305家,合同利用韩资15.22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10.5亿美元。

目前,惠州累计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韩资企业共36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化工行业,包括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乐金化学(惠州)化工有限公司、可隆(惠州)电子材料化工有限公司等。

开放的大平台,吸引了包括韩资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

大韩化工工业投资株式会社是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首家落户的韩资企业,其位于园区的大韩5G材料研发生产及全球供应链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3年底全面竣工。

“我们考察过很多地方,最后选择了中韩(惠州)产业园。”大韩化工工业投资株式会社董事总经理黄辉华说,投资建设自己的产业园区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规划之一,惠州发展产业的优惠政策多,持续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共同发展,而且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比如惠州政府针对落地项目成立专班进行一对一的精细化服务,都对韩资企业有着巨大的磁吸力。“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把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研发、生产总部迁至中韩(惠州)产业园。”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

招大引优,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

一个多月前,总投资131亿元的3个产业项目落户仲恺高新区。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金籁科技磁性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德赛矽镨SIP封装产业项目均选址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

德赛矽镨、金籁科技都是在各自行业领域内极具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均具有雄厚的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其中,金籁科技磁性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有望打破外国一体成型电感垄断局面,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

“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义松介绍,今年该企业将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10条生产线,重点为全球手机头部企业建立专厂专线,年底前投产交付使用,投产后当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

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招大引优”“提升韩味”,是中韩(惠州)产业园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关键一招。

“我们成立了潼湖生态智慧区产业项目招商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和产业项目招商工作专班,聚焦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专班聚焦“缺大少韩”问题,打破“零敲碎打”传统招商模式,坚持走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新路径。

为突出“韩味”,潼湖生态智慧区更加积极“走出去”,持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交流,针对韩资企业开展“扫街式”精准招商。通过积极拜会韩国驻华机构和韩资企业,与韩国驻广州领事馆、中国韩商协会、在华韩籍友好人士建立了友好联系,多渠道举办韩资企业精准招商专场对接会,先后有效对接韩资企业20多家。

值得一提的是,已出台的《惠州市支持中韩(惠州)产业园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是专门针对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的韩资项目出台的优惠措施。根据《措施》,我市重点对韩资新项目落户、在惠韩资企业投资新项目及增资扩产、支持以商引商、对韩投资、韩资企业研发创新、韩籍高层次人才来惠创新创业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奖励。

截至目前,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已引进各类项目83宗,预计达产产值约1260.6亿元。其中,引进韩资(含中韩合资)项目10宗,计划总投资38.1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65亿元。

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做好“加减法”,实施十项创新举措

“企业所急响应快,实施落地效率高。”去年,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所在地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送上一面锦旗及感谢信,感谢园区为该公司落户项目提供高效服务。

“我们反映落户后周边交通配套未完善、影响通行的问题,没想到园区工作人员第二天马上到现场进行专题调研,迅速解决了难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沐芬点赞园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据介绍,亿纬锂能潼湖项目是该集团重要的乘用车电池、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当前,项目正顺利推进,一期已正式投产,二期有望在4月底投产,三期预计今年10~11月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总产值预计将达到500亿元以上,成为起步区产能最大的项目之一。

一流营商环境是对内对外开放的“强磁场”。

总部位于深圳的豪鹏科技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镍氢电池、整体电源解决方案等为一体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不久前,豪鹏科技投资30亿元,将原在深圳的产能迁移到位于惠州潼湖的中韩(惠州)产业园。目前,其总占地8万平方米的潼湖生产基地一期已完成建设进度约40%,预计今年底初步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将达到68亿元。

“惠州当地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办事效率,以及专门成立工作专班的特色服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政府项目经理古略弘感慨,惠州一直着力于完善营商环境,对企业、产业及当地经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多赢效应。

中韩(惠州)产业园持续推进机制创新,强化项目跟踪服务。起步区内已创新实施园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配套、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取消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临时用水用电“连片并联报装报建”等10项改革措施。

“我们注重在优质服务上做‘加法’,在项目报批报建程序上做‘减法’,以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潼湖生态智慧区有关负责人说,为加快招商及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创新推动系列改革措施先行先试,不少举措为全市乃至全省首创。

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目前,已累计有40多宗项目试行“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与传统报批程序对比,动工时间至少提前60天;分四个批次对落户起步区的40多宗项目进行临电连片报装,为每一个企业减少约20万元的建设成本;率先实施“建设园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配套”,由每个落户项目拿出2.5%的公共配套指标,在起步区建设园区综合服务集中配套设施,项目公共配套指标由7%缩减为4.5%。

在创新服务上做“加法”,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整合组建产业项目落地及动竣工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对项目“净地交付”到动竣工投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帮助项目实现无障碍施工;整理编制惠企亲商投资指南,方便企业了解投资门槛和落户条件。

如今,中韩(惠州)产业园充分发挥惠州重大开放平台优势,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朝着打造成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链接

中韩(惠州)产业园主要创新服务举措

●高起点开展园区整体规划环评:

2020年10月15日,中韩(惠州)产业园仲恺片区规划环评许可率先获省生态环境厅正式批准,进一步简化了建设项目环评程序和内容。

●在全市率先实行“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

企业摘牌土地后,拿到“临时施工复函”即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人生活区搭建等作业,边作业边同步办理报批报建手续。与办理传统报批程序相比,动工时间至少提前60天。

●在全市首推“取消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

不再将施工图审查作为前置条件,而作为容缺材料,从事前审查转变成事后监督,大幅度缩短工业项目报建周期。

●创新开展临时用水用电“连片并联报装报建”:

对起步区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统筹全盘规划,最大程度避免了单个项目各自报装报建以及后期迁改等问题,惠及企业30多家,为每家企业节约成本超10万元,节约建设时间1个月以上。

来源: 惠州日报

采写:刘炜炜 袁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