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故事之州官放马智擒真凶(人有兽性兽有人性)
看得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宋仁宗年间,青天包拯巡视各地,走到浙西一处河边的驿站,人困马乏,决定在驿站中休息休息。
手下到河边,打了河水烧开泡茶,包拯端起茶杯正要喝茶,忽然外面传来一声惊叫,他起了好奇心,放下茶杯走出去,只见一只大乌龟正慢悠悠的从门外向门里爬动。
反正不急着赶路,大家伙都当看热闹,凑在一起,想看看这只大乌龟要做甚。
大乌龟的目的却很明确,虽然慢,但没有迟疑,径直爬到了包拯面前,高高昂起头,再重重落下来,来回多次。
大家都不知道这乌龟在干啥,有人笑道:“这乌龟好似在跟大人磕头啊,难不成也是慕大人青天的名声,来鸣冤的?”
说的人可能是想拍个马屁,乌龟却抬起头看着包拯,不动了。
莫非?包拯试探着问道:“乌龟啊,你是真的有什么冤屈,要本官为你做主?”
乌龟又是连连点头,然后转头向外面爬去,爬两步停下来回头瞅着包拯,似乎是要带路。
这真是稀奇事,包拯招呼众人跟上。
一只慢腾腾的乌龟,后面跟着一帮子穿官服的人,一时间,路过的人们都很是惊奇,手下有人觉得丢脸,想劝说一二,包拯却挥挥手不搭理。
花了大半个时辰,走了一里多地,到了一口井的边上,井口盖了一块大石头,好像是被废弃了的样子。
乌龟费劲的撑起身子,想要往井口爬,只是井口也有半人高,乌龟没那个本事,只是前腿慢慢搭上去,再迅速的滑下来。
包拯说道:“这口井必有问题,来人呐,搬开石头,下井查看一二。”
几个人上前推开大石,两名捕快缒着绳子,顺着井壁下去。
井很深,缒进去后,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再碰到水,更是阴冷刺骨。多亏两个捕快也算是跟着包拯见识过各种大场面,还能镇定住,在水中慢慢摸索。
摸了一会儿,收获出现了,他们摸到了一具尸体。俩人赶紧摇动绳索,让上面的人将他们和尸体拉出去。
出井后,包拯上前查看,这具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尤其是面目还保持的很是清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人双目圆瞪,似乎遇到了什么无法相信又令他极端愤怒的事情。
尸体脑后有一个伤口,看起来是钝器所伤,包拯依据他多年经验推测,此人是被人从后打伤后,推入井中,溺水而亡。
跟着来看热闹和半路上叫来的驿站官员和当地里正齐声表示,自己不认识死者,也没听说最近附近有什么失踪的案子。
这时,包拯注意到,尸体的左手放在衣服中,姿势很不自然,他让一名捕快将尸体左手拉出,看到左手上拿着一个布袋,打开布袋,里面装着一颗已经被水泡烂掉的水果。
这人倒是能看出来面目,但那时候又没有大数据搜索,周边没人认识,就很难确认死者的身份,总不能扛着尸体走街串巷的询问吧?
包拯思忖了一下,说道:“此人临死之时,还紧紧攥着带着水果的袋子,说明水果对他很是重要,很可能是他从家乡带来的纪念物,尔等去找些商人来,看看谁能认出这是哪里的水果。”
驿站里面,多的是走南闯北的人,包拯招呼每个人都来辨认一下,果然,一个商人认出来,那是他老家的特产柿饼。因为保存时间长,很多离乡的人都习惯带上一些柿饼,边走边吃,能聊解思乡之苦。
再一问,那个商人的家乡离驿站大约一百里地,恰好是包拯下一站要巡视的府城所属的一个县。包拯便让两名捕快,带着对尸体的画影图形,提前一步去那个县里面,打探情况,他则跟大队人马随后就到。
俩捕快奉命上路,到了县里面,找到当地知县,调出临近几个月上报的,当地失踪人口的记录,再叫来那些人的家属,辨认画影图形,忙活了两三天,每个失踪人口都找过了,没一个对得上。
眼看包拯就要到了,俩捕快有些着急,他们索性来了个广撒网,让县衙派出几名衙役拿着画影图形,从县城到村子,找当地的官员询问。
别说,这个办法很快收到了成效,就在县城,有人认出了画影图形,说是很像城西做买卖的葛大。但那人也有些奇怪,说这个葛大上个月听说在归乡的路上,遇到意外死了,已经下葬了。
俩捕快对视一眼,多年的经验让他们迅速得到一个推测:此事必有蹊跷!
他们没有出面,而是让县衙的衙役去葛家打探情况。衙役随便找了个借口,问了一圈,当天就给了回报,说是葛大去年出门做生意,上个月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不慎落水而死,他的夫人已经认了尸,并将尸体下葬了。
正好,包拯到了府衙,俩捕快便先去府衙,向包拯禀报进展。包拯道:“说是已经安葬,那井中的尸体又是怎么回事?先让那葛夫人来辨认下尸体,再做议论,尔等注意,请葛夫人来时,不要泄露风声。”
次日,一头雾水的葛夫人到了府衙,听包拯说了一下情况,葛夫人被带去看那具尸体,她一看到尸体的脸,浑身战栗,哆哆嗦嗦的走过去,捋起尸体的衣袖看了一眼,愣了好一会后,扑了上去,放声大哭。
过了半晌,包拯命人将葛夫人拉起来,询问道:“这可是你丈夫的尸体?”
葛夫人抽泣着说道:“正是,面目一样,而且我丈夫左臂上有个伤疤,跟尸体一模一样。可是,可是……”
包拯又问道:“你上次是如何辨认尸体?”
葛夫人说道:“上次那具尸体,已经烂的看不清楚脸,但腰带上挂着的锦囊是我丈夫的,故而相认。”
包拯点了点头:“此人身上没有锦囊,可见是凶手将锦囊解下,换到那具尸体上。葛夫人,我且问你,你丈夫许久未归,你怎么会突然想到去认尸?”
葛夫人想了想,一惊道:“是陶二,陶二说我丈夫可能淹死,又说有一具淹死的尸体很像我丈夫的身形……”
包拯点头道:“既如此,怕是这陶二,跟你丈夫的死脱不了干系,他是何人,你且细细说来。”
据葛夫人说,这陶二跟葛大算是发小,陶二家里穷一些,葛大时常资助他一点,一年前,葛大要去开封做生意,临行的时候,陶二主动说想跟着学学,葛大就把陶二带上了。一个多月前,陶二回来,带了很多货物和银钱给葛夫人,葛夫人很奇怪的问自己丈夫哪里去了?陶二说他们回来的路上,葛大遇到一个生意上的伙伴,就让陶二带着货物先走一步,他跟生意伙伴聚两天再回。
这种事情也算是正常,葛夫人放下心,在家中继续等待。
等了两天,葛大没来,陶二却来了,一脸担忧的询问为啥葛大还没回来?还时不时的将话题引向了各种各样的“意外”,让葛夫人心中忐忑不安。
又过了两天,陶二匆匆出现,说附近一条河口发现了浮尸,他去看了眼,身形跟葛大很像,请葛夫人也派人跟他一起去确认下。葛夫人连忙让两个老家人跟着陶二去看,尸体被水泡的面目不清,但两个老家人都认出了随身的锦囊,就据此认为那是葛大的尸体。
葛夫人嚎啕痛哭,陶二则在一边连连安慰,并跑前跑后的帮忙料理丧事。本来葛夫人是有些怀疑陶二,可一来陶二表现的很是积极,二来陶二带回来的钱财着实不少,葛夫人便放下了对他的疑心,只是悲恸自己丈夫意外丧生。
包拯摇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呐,葛夫人,你且在府衙稍许住上几天,待本官派人调查些情况,定能将你丈夫的死弄个清楚。”
过了半个月,包拯派出捕快,将一直盯着的陶二拿到府衙。
当日,陶二被带到,包拯断喝道:“堂下可是陶二!你可知罪!”
包拯那是何等的气势和威严,陶二吓得浑身哆嗦,满面惊慌,却咬着牙说道:“小人是陶二,小人没罪啊。”
包拯喝道:“大胆刁民!你害死葛大,欺瞒葛夫人,还要抵赖不成!”
陶二大呼道:“大人,小的冤枉啊!葛大是我兄弟,他的死我也很难过,他是溺水而死,与小人无干呐。”
包拯冷笑一声:“你这厮,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人呐,带证人!”
陶二回头看去,一个又一个的人进来,进来一个,他的面色就惨白三分。
人都进来后,包拯说道:“陶二!你说葛大与你提前分别,是在何地?”
陶二说道:“是……是在开封汴河上。”
包拯说道:“本官找到了台州的客栈老板和艄公,他二人作证,你跟葛大是一同住店,可是只有你一人离店,一人登船,你作何解释?”
陶二强撑着说道:“小人记错了,记错了,是在台州,葛大兄弟跟我住店后,遇到了一个生意伙伴,让我先走的。”
“哼!”包拯怒道:“还要狡辩!你说,那生意伙伴姓甚名谁?”
“小……小人不认识。”
“本官再问你,你带回来白银一千五百两,可开封府回信,与你们做生意的那人说,今年货物价格上涨,你们赚了平日两倍的银两,足足两千五百两白银,剩下的一千两,哪里去了?要本官派人去你家搜一下么?”
“是葛大兄弟分我的,说我这次帮忙很多,分了我,分了我一千两。”
“你一文本钱未出,就分了一千两白银?好不可笑!”
“是葛大兄弟心善,照顾我……”
边上旁听的当地知府听不下去了,对包拯拱手道:“包大人,此人奸猾狡诈,事已至此,还切词狡辩,可笑至极,不如大刑伺候,让他速速交代。”
包拯摆手道:“本官断案,向来不以刑讯为主,今日非要这厮口服心服。来,老李头,你可知罪?”
下面站着的一个伛偻老头,战战兢兢的说道:“小人知罪,小人知罪。小老儿看守乱葬岗,那天晚上看到这陶二在挖尸体,小老儿想要阻止,陶二给了我十两银子,还威胁我如果说出去,就要小老儿的性命。小老儿实在是胆子小,才没有禀报上官,求大人恕罪。”
包拯双目一瞪,盯着陶二,喝道:“陶二!你挖掘尸体,伪造是葛大的尸体,还要狡辩不成?!”
这么多证据,陶二实在是编不下去了,他瘫软在地上,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正如开封府来信,葛大这次生意发了大财,开开心心的往回走。陶二眼红偌大的财富,就动了心思,不过在外地他人生地不熟,不敢动手。等到台州,临近家乡,他跟葛大住店后,故意灌醉了葛大,半夜驮着尸体走了好久,到了他早就想好的一口荒废的水井,就要将葛大扔进去,可是葛大临时惊醒,陶二随手抄起一块石头,砸在葛大头上,葛大一时晕眩,陶二再使劲一推,将葛大推入井中,盖上一块大石头,匆匆离开。
回到家乡,他用正常做生意的钱和卖力的表现,成功忽悠了葛夫人,让葛夫人误以为葛大是意外身亡,没有到县衙报案。
如此一来,陶二以为奸计得逞,自己可以拿着大笔钱财,逍遥度日,却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被包拯给抓了。
真相大白,包拯断了陶二的死刑。
但还有一件事情,包拯询问葛夫人:“此次是一只大乌龟向本官报案,还找到了尸体,不知你可认识那只乌龟?”
葛夫人冥思苦想了半天,说道:“大概两年前,我跟丈夫一起逛街,看到一个老翁在贩卖一只大乌龟,我丈夫觉得那只大乌龟可怜,就将其买下,放声到河中,没想到它如此有灵性,知恩图报,为我丈夫伸张冤情。”
包拯听了,感慨道:“葛大落井后,自知必死无疑,就用左手握住柿饼,也是寄希望于能有人找到他的尸体,循此线索,为他伸冤。而他估计也没有想到,两年前的一念之善,让他的尸体得以重见天日,真是善恶有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