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

农历七月十五,今天是中元节。这个来自上古时代的民间祭祖节,传说祖先们都会回家看看,也因此,这一天是妖魔鬼怪们的狂欢夜。除了民俗意义之外,在绘画、电影、书籍、戏剧等等不同的创作领域,怪力乱神一直都是取之不竭的宝藏,准备好了吗?跟着艺术家们,在艺术世界里,过一个艺术的中元节~

电影:魑魅魍魉的人间

以中国鬼怪为背景和主题的电影,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难以单一分类。例如,程小东版本的《倩女幽魂》(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1987)翻拍1960年邵氏出品的《倩女幽魂》,故事取材于《聊斋异志》中《聂小倩》的前半部分。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4)

其中既有聂小倩这一鬼的形象,也有姥姥这一妖的形象,所以不仅有人鬼之恋的文戏,还有道术镇妖的武戏。人与人的误解带着许多幽默的元素,人与鬼的利用又沾染了香港八十年代三级片的气质,而人与妖的斗争则无疑是武侠片和恐怖片的遗风。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5)

这个特点在徐克的电影里尤为明显。《蜀山:新蜀山剑侠》(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6)1983)中,玄怪武侠里有幽默,《花月佳期》(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7)1995)中,人鬼爱情里有幽默。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8)

《狄仁杰》系列中,悬疑探案里有幽默。但这些显然不是喜剧片。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9)

尤其在李碧华的小说开始大量被改编之后,华语鬼怪片里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清冷与现实感。不再是《撞到正》那样的吵吵闹闹,也不再是《七月十四》这样的战战兢兢,而是一种烟视媚行的疏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青蛇》。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0)

《青蛇》无论是在人物关系还是在视听语言上,都体现出极大的艺术价值。白蛇传的民间传说一再被改编,但没有一个能像李碧华这般清醒。《青蛇》里的妖是复杂的,比《山海经》、《聊斋志异》或《搜神记》中的任何一个妖怪形象都要复杂。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1)

李碧华编剧的鬼怪片,从《胭脂扣》(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2)1987)到《迷离夜》(2013)全都透露着这种旁边现实的清冷。《胭脂扣》里如花深知自己出身卑微,于是甘为小妾。风烛残年的十二少,不带有一点浪漫主义的幻想。反而是永定和楚娟的关系变成了另一种现代爱情。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3)

妖魔鬼神,这几个主题在电影世界里难舍难分,但最终,他们总是要与人在一起,才变得恐怖、悲壮、戏谑与可怜。电影里的那些“怪”,是具象化的戾气、欲望、纯真、好奇,是伦常之外的“未经开化”,是滚滚红尘的“返璞归真”。总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

戏剧:荒诞与日常

如果要挑选一种最有“中元节氛围”的戏剧形式,木偶大约当仁不让。木纳的近乎机械的人偶,在艺人手里却能惟妙惟肖,仿佛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正因如此,在户外木偶演出中,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日常生活之外,荒诞不经的演绎。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4)

法国皇家豪华剧团

世界范围内巡演规模最为庞大的木偶剧团之一。他们选择超过正常尺寸的木偶作为创作媒介,因为作为人类,总有那样的时刻,需要看到比眼界所及之处更为广袤的东西,才能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与脆弱。2006年在伦敦街头争议不断的演出影射“苏丹问题”。2009年,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剧团便以柏林冷战时期的亲人分离状况为背景,定制了名为《柏林重逢》,2012年,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创作作品《海洋奥德赛》。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5)

面包和木偶剧团

来自美国的游牧式机构,由实验戏剧家彼得•舒曼(Peter Schumann)一手创办,以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形式,对美国当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面包和木偶剧团活跃在街头,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进行着抗议。“当你能在公共空间自由出入的时候,你得到的是自由,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扰我们的创作,我们只想感受人民的力量,”彼得•舒曼解释道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6)

书籍:唯怪永生

希区柯克说:电影的精彩取决于反派。其实连小孩都心知肚明,看奥特曼就是要看怪兽。从天地初开,到世界末日,人与怪物,一路走来,书写怪物的历史古今中外也一路延续。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7)

《贝奥武甫》

佚名 著

英国最古老的史诗。既是英雄,便要打怪,打的是名叫格兰戴尔的巨怪。但这里重点推荐的怪物倒不是他,而是他妈!这位为儿报仇的母亲,名号就叫“格兰戴尔的妈妈”,从辈分和出场次序看,显然是更高级的怪物。她的外形并无定论,但一定很巨大,且由于住在水下,极可能是一个身上带鳞的物种——有时候“妈妈”是更大的怪物!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8)

《极地恶灵》

Dan Simmons 著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19)1845年,两艘英国皇家军舰开到北极试图开辟新航道,离奇地全军覆没。幸存者临死前说遭到一种名为“屯巴克”(Tuunbaq)的怪物追杀,似乎是一种人形邪灵,能踏雪潜水,“以二足和四足的生物为食,身上充满肌肉和咒语”。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0)

《搜神记》

干宝 著

这类活在笔记里的怪物,别有一种自在的野性,它们并不需要宏大神话的编制,也不是人心或道德的化身,不如说纯粹是放飞想象力的产物。比如《搜神记》里便有一个名叫“飞头撩”的怪物,人形,只是晚上睡觉时,头会飞走,从狗洞和天窗进出,以耳朵为翅膀,浪飞一夜,清早接回项上。我们应该怀疑,写下这些怪物笔记的古人,可能都是飞头一族吧?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1)

《想象中的动物》

徐来 著

虽然形式复古,内容却很有新意:这里面的怪物非常现代,比喻来说,仿佛山海经里的异兽考了现代的大学,在文史哲的熏陶下,思考兽生,重新做怪。譬如书中有一种类似蜻蜓怪虫名叫“水差子”,终日思考水面之上的宇宙。结局是转述故事的高僧突然蜕皮,化作水差子飞去,三分恐怖,七分智趣。“怪物”成了一种特供的谜语,博现代人会心一笑。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2)

《当你遇见克苏鲁时该怎么办》

Rachel Gray 著

作为一个开源的神话体系,克苏鲁早已渗透当代文化的各个角落,连大热美剧《真探》,竟也暗属克苏鲁宇宙。这本书则兼顾了学术和实用,不仅很好地整理了庞杂的克苏鲁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如何在这样一个“不可理解的恐怖”世界里尽量生存下去!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3)

《百怪图谱——京极夏彦画文集》

京极夏彦 著

“妖怪是不可视、不可触的非存在——简单地说,是想象力的成果。”日本妖怪推理小说家、妖怪研究家京极夏彦首本亲绘妖怪图集,便是这本《百怪图谱》。风格承袭了鸟山石燕以来的妖怪画传统,无论图文,都尽显京极流百怪的风采。书中收录了35幅京极夏彦亲自绘制与配文的妖怪版画作品,展现魑魅魍魉的世界,不只有可怖与憎恶,还有悲悯与爱。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4)

《我最喜欢的东西是怪物》

Emil Ferris 著

采用一个10岁小女孩调查邻居之死的日记形式,混入美国1960年代大量的B级片和廉价小说中的怪物,随着调查的深入,她发现了人间真正的怪物和恐怖……谨以此献给每一个热爱怪物的你和那些有怪物作伴的美好时光!

艺术:魔幻平行宇宙

论热爱志怪,艺术家首当其冲。他们从古代典籍、民间传说、民俗故事等各种途径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并将这些怪力乱神带到了万里之外的威尼斯双年展,让熟悉《权力的游戏》中喷火龙的西方观众见识下东方妖怪的神力和淡雅舒展的中华语境与东方美学。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5)

邱黯雄《新山海经》三部曲

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邱黯雄,是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上。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6)

当时展出了他的作品《新山海经 I 》:从远古到当今世界,从未开化的年代走进上个世纪以能源为主线的全球政治经济冲突。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7)

邱黯雄以原始人的视觉角度去描述现代文明,把当今世界的政治、社会、科技图景放进一个远古的视角,保留现代人业已习惯的日常事物的功能属性,突破其原本形象,以“万物有灵”的法则,去创造一个个陌生化视角下的新物种。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8)

他用奇幻的、动物形态的武器、交通工具、机械展示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其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利益冲突。

耿雪《海公子》

《聊斋志异》中有则《海公子》。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29)

来自登州的张生泛舟去往小岛,见景色醉人,不免酌杯。这时,一红裳女子向其搭讪,张生喜,遂与云雨。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0)

不料,一条大蟒忽而出现,缠绕其身,以舌钻其鼻孔,饮其鼻血。好在,张生随身带毒狐药混于血中,蟒蛇饮毒血,毙。张生险而逃生。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1)

2014年,这则怪志因青年艺术家耿雪的同名陶瓷动画热传网络,此后拥趸不断,海内外学术界接踵认可。

邬建安《九重天》

邬建安有一件叫《九重天》的作品。高达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2)6.4米,4米宽,用传统皮影雕刻技术制作。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3)

“九重天”是说有九重动物互相包裹,最里层是一只鸟咬着一条鱼;外面是长着人脸的鸟,咬着娃娃鱼;在外面是长着人头、人腿的鸟,咬着一只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4)青蛙;然后是一个羽人咬着一只老虎;然后是一个人咬着一个人。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5)

这个庞然大物给人印象深刻,即便仰面也无法看清复杂的全貌。这些从中国的民间古代传说中走出来的形象,经过邬建安的加工变得完全不一样又很一致。问邬建安这些看起来奇怪的东西,灵感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小时候就在潜意识里埋下的恐惧吧。

汤柏华《夏虫国》

夏虫国国民只有三季度生命,春生秋死。他们的史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6)书记载着,冰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可谁也没见过。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7)

年轻的将军决定出海。由秋水之井出发,又回到起点,此时夏虫国已经是冰天雪地。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8)

原来,冰一直存在。不过夏虫国人生命短暂,与冰雪绝缘。这三人终于突破时空限制,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奇观。

中元节摄影(在艺术世界里过个中元节)(39)

这支十七分钟的动画短篇,即是年轻艺术家汤柏华第一个问世的作品《夏虫国》。全片没有一句台词,靠书法写成的简短文字作为旁白,佐以或密集或舒朗的鼓声和音乐,讲完了这个故事。

中元节,早点回家哦~

编辑:Ya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图,即可订阅《周末画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