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希特勒主谋(刺杀希特勒他比)

1923年11月9日,纳粹头目希特勒在慕尼黑贝克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武装政变,结果失败,史称“啤酒馆暴动”。

刺杀希特勒主谋(刺杀希特勒他比)(1)

希特勒被捕入狱,然而他却在这场政变中名声大噪,得到了越来越多暴力分子的追捧和膜拜。

希特勒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一书,此书后来成为了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纲领。

1933年之后,希特勒在每年的11月9号都到贝克勃劳凯勒啤酒馆发表演说,纪念这场政变。

1939年的11月9日晚上,希特勒按照惯例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举行了纪念“啤酒馆政变”活动。

当晚,一场大雾突降慕尼黑,慕尼黑机场被迫关闭。

希特勒为在演讲结束后赶上开往柏林的火车,将演讲提前到8点,比原来早了30分钟。演讲结束后,他于9时12分离开。

乔治·艾尔塞

艾尔塞,1903年出生在德国斯瓦比亚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19岁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木匠。

希特勒上台后,他越来越预感到,希特勒正把德国和欧洲推向一场灾难。

他曾对密友说:“如果不推翻纳粹政权,德国人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决定以我的行动阻止更多的流血。”

艾尔塞为此做了精心准备,他从一家兵工厂偷出100磅烈性炸药和引爆装置,利用晚上在自己住所制作定时炸弹。

炸弹制好后,他搬到了慕尼黑,以喝酒为名,一连30天去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踩点。

1939年11月8日天刚黑,艾尔塞就找机会将定时炸弹安装在啤酒馆讲坛后面的木柱子里,并将引爆时间设在晚上9时20分。

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准备逃亡瑞士,不幸被抓。

作为“元首的特别囚犯”,艾尔塞几乎每天都要遭受毒打。

1945年4月9日,盖世太保将他秘密处决。此时,距德国投降仅剩29天。

艾尔塞逐渐被人们淡忘,德国许多历史学家对此愤愤不平,要求政府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他们认为,既然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在1944年暗杀希特勒失败能名垂青史(他的事迹被多次拍成电影),为什么艾尔塞的事迹却长久被人遗忘?

刺杀希特勒主谋(刺杀希特勒他比)(2)

阿汤哥在《刺杀希特勒》中扮演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

在时间上,艾尔塞更早,如果成功,他就改写了二战史。

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应该为他树碑立传,让后人永远铭记。

德国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在柏林为艾尔塞塑造雕像,并于2011年11月8日落成揭幕。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讲话中说:“虽然乔治·艾尔塞只是个小木匠,但他却以正义感和无畏勇气刺杀大独裁者,他几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历史,但许多事情总是充满了种种巧合与意外。虽然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艾尔塞的历史功绩,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值得后人永世纪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