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

1958年,谍战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上映,剧中的男主角李侠在被捕前一刻,从容打出最后一行字:“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看到这个场景,所有观众无不动容,而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同志,早已泣不成声。她默默地对着屏幕说:“李白前辈,您期待的黎明到了。”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1)

01

这位女同志叫苏采青,曾经是一名电报员。而她口中的李白,正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地下党李侠的原型,也是与她并肩作战三年的战友。

16岁时,苏采青接到苏区领导安排的任务,与上海地下党李白通过电台联络。他俩通过电波联系了三年多,已经成为很熟悉的战友。不过,在电报中他们都是使用代号,而对方的真正身份是什么,相互都不清楚。

苏采青永远都忘不了1948年12月30日的那个凌晨。按照约定时间,上海的电台准时上线了,但这次她明显感觉到对方发报的速度更快,内容更长。

这一次的内容非常关键,苏采青丝毫不敢马虎,一字一句地记录着。突然,“滴答”声停了下来,苏采青的心头一紧,“莫非敌人又在断电搜查?”

这么多年,两人形成了默契,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对方立刻就能捕捉到。此刻,苏采青心急如焚,默默祈祷着:“同志,一定要有惊无险呀!”

幸好,几秒之后,滴答声又响了,苏采青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次,滴答声比之前更加密集,苏采青飞快地记录着。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2)

然而,电报发完了以后,紧接着对方又发过来3个“v”,这是他们之间的警示信号。苏采青大惊,这标志着对方的处境很危险,这让她十分担忧。

于是,她赶紧小跑着向领导汇报,然后又马上折返回来。她紧紧地盯着电报机,多么希望再收到哪怕是一个信号。可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来。

02

正如苏采青所担忧的那样,就在那个凌晨,李白同志再次被捕了。

当时,李白收集到了长江布防的关键情报,这些信息对解放上海太重要了,他赶紧快马加鞭地发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敌人早就盯上了他,此刻已经在楼下实施了包围。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3)

当正在工作的李白察觉到异样时,外边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他知道,这次敌人有备而来,自己是凶多吉少,但是,这么重要的情报,必须在被捕之前传出去。短暂考虑后,他再次摁起了键盘。

不一会儿,敌人破门而入,可李白的手却一直没停下。直到所有信息都发完,他才对着一圈黑洞洞的枪口,轻蔑一笑,随后快速在发报机上打出3个“v”,向苏采青示警,也是他对同志最后的道别。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4)

随后,李白被敌人带走关押了起来。敌人对他百般折磨、严刑拷打,而这条汉子从未屈服,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盏明灯,在指引着方向,带给他力量。在受尽折磨的日子里,他暗自庆幸,幸好已提前安排妻儿逃出去了。

这次是李白同志第二次被捕。自从上一次从监狱出来后,他有了经验,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将家人转移,而他自己,却因为还有重任在身,没能离开。

令人遗憾的是,当任务终于完成,他却再一次被捕了。

1949年5月7日,李白的妻子裘慧英经过四个月的多方打听,终于得知了关押李白的确切地点。她了解到,从关押李白的牢房窗口,能看到对面居民楼的阳台。

于是,她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在这个阳台上,与丈夫见了一面。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5)

可这是一家人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天,李白连同其他11名同志被敌人秘密杀害了。而20天后,上海就解放了,这些英勇的革命先驱,终归没能等到胜利的这一天。

而这一切,慧英一无所知。那日一别之后,她再也打听不到丈夫的音讯,可她不甘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丈夫。

03

李白与裘慧英是一对革命情侣。其实一开始,二人是假夫妻。

1937年10月,27岁的李白奉命潜入日军占领的上海开设地下电台,组织派女党员裘慧英协助他的工作。二人白天以夫妻关系示人,晚上是协同作战的战友,慧英睡床,李白睡地板。

两个有着共同志向的青年,在朝夕相处中逐渐产生了好感,后来,他们在组织的同意下,结为真正的夫妻。慧英成为李白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收发电报,传递情报。

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他们面临的生活就只能提心吊胆。好在两个人相互陪伴,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成为彼此的依靠。

然而,1942年9月中秋节前夕,日军监测到了他们的电台,他们双双被捕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被捕。

在狱中,气急败坏的日军使出阴招,他们将慧英带到李白面前,当着她的面对李白进行拷打,他们举起老虎钳冲着李白吼叫:“说,电台到底是哪方面的?”

这时,李白身下的老虎凳上已经被垫了5块砖,奄奄一息的李白气若游丝地回答道:“商用的。”还没等他说完,日军的老虎钳已经把李白的指甲拔出一个,鲜血顿时流了一地,李白昏死过去。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6)

李白、裘慧英夫妻合影

慧英朝着汉奸和鬼子疯了一样地哭喊,想阻止他们继续施暴。可是在这些禽兽面前,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后来,因为迫于国际国内各种舆论的压力,慧英被放了出来。出狱后,她靠着给人洗衣赚钱,养活孩子。

又过了几个月,鬼子实在不能从李白口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也把他给放了。出狱那天,见到已经被折磨得没有人样的丈夫,慧英的心在流血。庆幸捡回性命的两人,到家后抱头痛哭。

04

因为电台暴露,李白又一次被捕入狱。因为不能接受家属探视,他只能与妻子隔空匆匆一见。

后来,为了安慰伤心的妻子,他提笔写了一封家书:我在这里自知保重,尽可放心,家庭困苦,望你善自料理,并好好抚养小孩。

几经辗转,这封家书才到了他妻子慧英手里。看信后,慧英日日盼着丈夫的音讯,可是,一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7)

李白烈士手书

终于,噩耗还是传来了。1949年6月20日,上海杨思戚家庙发现了12具白骨,慧英得知消息后,忐忑不安地来到现场查看,可是这些尸骨都已严重腐烂无法辨认了。

突然,慧英发现有具尸骨上的裤子非常眼熟,她仔细一看,上面的补丁正是她亲手缝的。这一刻,慧英脑袋“嗡”的一声,如五雷轰顶一般,她知道丈夫已经英勇就义了,哭得肝肠寸断,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05

纵使万般不舍,可是斯人已去,活着的人还要生活下去。慧英默默地将丈夫的嘱托记在心间,用心抚养他们唯一的儿子。

1958年,李白烈士牺牲9年后,《永不消逝的电波》全国上映,顿时引起轰动。在电影开拍之前,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导演曾带着主演孙道临他们,上门拜访了裘慧英。

随着电影的热播,李白烈士的故事才慢慢被人们知晓。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8)

1992年,裘慧英与世长辞。这位优秀的革命同志,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去世前9天还在为党员同志们做报告。三年后,他们的儿子李恒胜也去世了。

值得欣慰的是,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现在已经成长起来了。在奶奶裘慧英的影响下,他对爷爷奶奶当年的工作耳熟能详。如今在纪念李白烈士的活动中,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英雄地下有知,看到后辈茁壮成长,也该放心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体现的是踌躇满志和大无畏精神,这正是革命英雄李白所具备的。

在祖国解放的事业中,像李白这样的英雄何止一个,正是因为他们挥洒青春和热血,才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比任何诗句都更恢弘精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回忆李侠的故事(真实李侠)(9)

参考资料:

1、环球网《“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最后的电文首次被官方披露,原来是这句!》2021年6月25日

2、央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2019年10月13日

作者:形容幸福

编辑:江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