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一个大景,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地方。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1)

尤其是那首《葬花吟》: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2)

黛玉葬花,这一同样的情节在《红楼梦》里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葬花

第一次是,第二十三回回目是:西厢记妙语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宝玉在沁芳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偷阅《西厢记》,正读的入迷,一阵风吹落了许多桃花,落在了宝玉的衣服上、书本上,宝玉不忍心花瓣被踏到泥里去,便想将这些花瓣放在水里,让他们随着水流一起,飘向远方。

突然,黛玉携着花锄、花囊、花帚来了,巧遇、惜花,宝黛第一次葬花是非常美好的画面。黛玉提议葬花冢,两人一拍即合。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3)

知音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4)

宝玉一高兴,把怀里刚读的《西厢记》掉了出来,这里,宝黛之间的感情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几乎是宝玉赤裸裸的表白了。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5)

黛玉拿过来,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把16出俱已看完,只觉余香满口,只管出神。

宝玉也有些忘乎所以了,她饱含深情对着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黛玉一听这话,毕竟是大家小姐,不是一般人,女孩子的矜持和自重都是要有的,岂能容他人如此亵渎。黛玉生气了,宝黛又小小地别扭了一下。

故事还还没完,黛玉一个人往回走,不知不觉走到了梨香院跟前,听到院里有人在唱: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你在幽闺自怜……”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听到梨香院里传出来的剧中的妙词佳句黛玉,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销魂不已。

作者将宝黛的爱情之美一次次升华,诠释到了极致。宝黛之爱像《西厢记》里一样纯真美好。

但是《西厢记》是以悲剧结尾,也暗示了宝黛爱情的悲凉结局。

第二次葬花

这一次,是真正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漫天花谢,落红满地,落在黛玉心里,这一片桃花甚是讽刺。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6)

虽然时隔不久,但却已是物是人非。

前一晚的失落经历,让黛玉此刻的忧伤触发到了极致。

黛玉好心去看望宝玉,谁知: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知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就这样,黛玉被晴雯拒之门外了,一下就气急,本来就敏感的黛玉一下子就回想起了自己寄人篱下的心酸: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7)

林黛玉听了,不道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专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

本来就生气宝玉将他拒之门外的举动,又听到宝玉和宝钗笑语,心中更伤心气急:

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属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就这样,有了黛玉第二次葬花的原委,黛玉这一次,唱出了自己的悲凉结局: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 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想到自己无依无靠的寄人篱下,和这满地飘零的落花一样,漂泊无依,唯一的心理寄托宝玉更让她悲伤,真真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两次葬花,却完全是两幅心境,最终,“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的生命也葬送在了大观园里。

评价黛玉的葬花(一次是和宝玉的爱情纪念)(8)

宝玉再撕心裂肺也叫不回来他的“林妹妹”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