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1)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2)

武圣人(warrior saint)又被称作军人圣徒(soldier saint),是一群生前从军,死后被封圣,保卫天堂的人。事实上,武圣人更多是指以穿戴铠甲、手执兵器形象出现在基督教壁画上的圣人,“军人”只是他们作为圣徒的形象,而非是封圣的缘由。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3)

基督教中的武圣人基本上都是殉教徒,他们主要出自基督教初创,罗马仍信仰异教的时期。武圣人的标准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殉道徒圣朗基努斯,这位百夫长在募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时,眼睛滴入了耶稣的血,从而在瞬间被感化。朗基努斯在众人面前忏悔:“这个人确实是天主子。”(马可福音第15章39节 )在教会史上,朗基努斯目击十字架钉刑后很快接受了使徒的洗礼,离开军队,回到家乡卡帕多西亚,最终因传播福音而被斩首。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4)

大多数武圣人诞生于公元3~4世纪时,那时基督徒受到了异教皇帝戴克里先的迫害。虽然这些武圣人的事迹在细节上不同,但大致都有相似的情节:他们都是皈依基督教的罗马士兵或者军官,并在某个时间上发现罗马军队的异教仪式与自己信仰相悖,如向偶像神献祭贡品,或者是接到了迫害基督教徒的命令。这时反抗的他们遭受了可怕的折磨,最终被处以死刑。像这样的武圣人最熟知的例子有大将安德鲁( Andrew “the General”)、安提俄克的阿特米乌斯(Artemius of Antioch)和双剑士圣麦丘留士(Saint Mercurius “of the Two Swords”)。他们经常被授予“大殉教徒”(Gr. μεγαλομάρτυρ)的称号,而这称号也被其他非士兵出身的殉道者共享。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5)

这些圣徒的努力坚持让看到他们受折磨的目击者动容,听闻他们事迹的人心痛,甚至一些对他们行刑的人忏悔,最终令成千上万人皈依。关于他们生平的故事不仅在4世纪流行,还一直作为古代的奇迹一直流传至今。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士兵罗季奥诺夫因为不愿意放弃信仰而被车臣武装分子折磨斩首,最终他被东正教封圣,这也是对过去武圣人事迹最好的一个说明。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6)

绘画中的武圣人作为殉道者形象,一般手持十字架,身披同样象征殉道的红袍。武圣人一般在画作中穿戴铠甲,这也说明基督教会从未认为成为士兵会与信教相悖。基督教会认为战争是一种悲剧,也是世界不可避免的堕落表现,就如同疾病与饥荒一般。基督教会追随上帝的表率,从未希望和要求世俗之人执剑保卫自己,但教会也从未反对基督徒成为军人,他们可以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并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7)

有时候武圣人们并不会携带十字架,但会拿着长矛或者长剑。还有时会像圣乔治与德米特里乌斯那样骑在马背,一副准备战斗的模样。这时他们的形象是虔诚的天堂守卫,准备履行军人职责。之所以基督徒们认为武圣人会成为天堂的保护者,是因为这些武圣人承受了极度痛苦的折磨,宁死不愿改宗,展现了比世间勇士都要勇敢的品质。有时候基督教里的武圣人形象是为了表现基督教信仰的强大,例如圣乔治屠龙的画像,而9世纪时还有圣乔治以矛刺杀戴克里先的画像,事实上圣乔治从未在历史上杀死过戴克里先,相反历史上乔治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被处死,但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的行为并未成功,自己放弃帝位,未能善终,基督教则最终合法化,这样虚构历史的画像更多反映了圣乔治在精神上对戴克里先的胜利。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8)

武圣人并非所有时候都以戎装示人,当他们被画在天堂,面朝上帝时只会穿戴简单的长袍,即便披甲也不会手执武器。因为基督教中认为天堂不应再有敌意,所以武器也不会再出现。而以戎装面向信众时,武圣人则象征着为己方传递神力,灌输信仰,护佑信徒的含义。

(本文编辑 苏布莱克)

中世纪西方画作(西方画作中的天国武士)(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