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

  7月20日,记者沿着宽敞整洁的村道,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燎原社区席家坡组,一幢幢整齐别致、宽敞漂亮的小楼,各家各户种满花卉的院落里停放着轿车、货车、越野车……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1)

  谁也没想到,这个离县城不到一公里的美丽村寨,十多年前,还是个交通闭塞的落后土家山寨。

  “请稍等,您订购桶装水,五分钟就送到。”7月20日一大早,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燎原社区副食便利店老板崔小龙便接到老客户的送水电话。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2)

  “现在路通了,生意也容易做了。”自从10年前,便利店开业以来,崔小龙夫妇每天都围着店铺团团转,但他们却乐在其中。

  54岁的土家汉子崔小龙看上去精瘦踏实。做了多年的小卖部生意,让他对诚信经营深信不疑。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3)

  崔小龙住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燎原社区席家坡组半山腰,山腰下,乌江在峡谷里奔流不息。

  隐在深山里的沿河,乌江穿境而过,由南至北将该地分割为西北、东南两大部分。大山之间海拔高差巨大、起起伏伏,全县429个村落,大多分散于山坡上、深谷中,导致这里自古交通滞后,山外人不愿进来、山里人一去不回。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4)

  纤夫和马帮,曾是沿河山里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999年,28岁的崔小龙夫妇像许多山里人一样,也“逃”出大山,南下“杀广”, 2009年,攒钱后,回到不通路的半山腰寨子,挖地基、马驮水泥、砖头、沙石等材料,往返于寨子和山下之间的唯一小道。

  “马是村里很值钱的家当。驮运一次往返需要一个多小时,爬坡过坎,要是遇到下雨天经常会被滑倒成一身泥,两百多平方米的两层平房,光是运输材料费就得花费五六万。”7月20日,崔小龙和妻子肖红卫坐在自家小卖部门前回忆道。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5)

  崔小龙还和村寨上乡亲下山背过乌江水。夏秋季节“闹”干旱,每天早上都背着水桶,沿着唯一的通组小道,战战兢兢地摸着下山,生怕被毒蛇咬伤。“从半山腰的寨子往下看近在咫尺,却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中午放学,娃娃上山回趟家吃饭,大人没在家,一口热饭都来不及吃,又得饿着肚子下山上课去了。”肖红卫回忆说。

  1999年5月,该县借助于国家改造326国道的机会,终于迎来境内首条柏油路(沿河至德江段)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2137.2万元。公路刚好穿过崔小龙家居住的村寨,乡亲们让出土地,一条白晃晃的柏油路横挂在半山腰,像极了一条土家老汉的白色头巾。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6)

  “要想富,先修路”,大山里土家儿女笃信不疑。

  过去五年来,该县坚持补齐交通短板,共组织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210条,1745.9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9.76亿元;累计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419条,850.3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指导乡镇(街道)开展交通短板项目379个,488.881公里。争取省市主管部门支持,累计建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31个,311公里,投入3.1亿元。实现了自然村寨与城乡之间“中梗阻”问题得到不断改善,“中间一公里”通而不畅和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结构性短板得到了基本解决。

偏远山区马帮现状(别了马帮贵州沿河419条)(7)

  崔小龙说,通路之后,下山赶集只需要十分钟,他家和乡亲们购买了货车、皮卡、小轿车等,从事运输、基建行业、服务业,收入更高了,村寨也变美了。“但是当年艰苦奋斗、穷则思变的奋进精神,会一直伴随山里的乡村振兴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编辑 胡锐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田旻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