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1)


在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

她有着出众的才能,倾城的容貌,更将满腹的热情都投向建筑及文学领域;即便是民国那些知名的文人学者,对她也是称赞有加。

而她与著名建筑才子梁思成的婚姻,更是艳羡世人,成为民国罕有的、奇迹般地完美结合。

曾有人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身痴迷的古建筑,来形容他们的婚姻:

林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代替。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2)

然而命运善妒,不是所有的因缘,都能修得白首同心;也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求得美好圆满。为事业奔波半生的林徽因,在51岁那年,被饱受折磨的肺部夺走生命;从此这对神仙眷侣天人永隔。

但让人们无法释然的是:林徽因去世7年后,61岁的梁思成宁愿承受“众叛亲离”的代价,也要坚持娶妻子的学生林洙为妻。

说到林洙:她既是梁思成学生的前妻,又是林徽因的老乡和学生,出于同乡情谊,林徽因病入膏肓时还拖着病体给她免费补习过英文。

但是嫁给梁思成后,林洙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庭地位,竟然试图抹去林徽因留下的生活痕迹;等到梁思成去世后,林洙又带着梁思成遗孀的光环出现在公众视野,接受采访、出版书籍…

话里话外,总是离不开有关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陈年往事。

所以人们也纳闷:当年梁思成为何不顾朋友和儿女的反对,坚持娶相貌、才华和人品都不及林徽因的这个女子为妻呢?即便承受众叛亲离、与挚友绝交的代价,也要一意孤行。

对于这个问题,林洙在梁思成去世后,也做过公开回应。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3)

她表示:梁思成晚年曾无数次对自己吐槽:做林徽因的丈夫太累了。

“她才聪明,喜欢她的人很多,做她的丈夫很累……”

此言论一出,引起一片哗然!

因为人们太难以置信:这句话真的出自儒雅的建筑才子梁思成之口。

其实,在梁思成写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 ,便出现过这句话的感叹!

但值得注意的是:续弦林洙的发言,带了太多主观性的断章取义,以至于掩盖了许多真相。

或许对于林洙而言:女子本性的醋意和不甘,让她始终不愿意承认;承认如女神般优雅的林徽因,是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是梁思成唯一甘愿终生追寻的爱情。

【“做林徽因的丈夫很累”这句话,真是来自梁思成的抱怨?】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姻,可谓是民国众多眷侣中,最让人看好的。

他们一个是建筑界的一代宗师,一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代才女;不管是婚姻的相知相惜,还是事业上的相互扶持,都格外浪漫和传奇。

毫不夸张地说:林徽因是真的美!

那种美不是艳丽夺目,而是温柔到极致;就如同山间流淌的清泉,优雅又不失青春的姿态,温柔且坚毅的眉目都透露着傲人的气质。

即便是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也如同清水出芙蓉般的仙子,集美貌、书卷气于一身,美到了让人过目难忘的程度,仿佛超越尘世之外。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4)

所以,就连印度诗人泰戈尔也忍不住赞美:

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

绝代风华的容貌以及细腻优雅的才情,总会引得俊朗才子的争相追逐。

痴情奔放的诗人徐志摩,为她写下流传至今的康桥恋歌;痴情不改的金岳霖更是逐林而居,无怨无悔地陪伴了林徽因一生。

在林徽因去世后,他亦为她写下那副广为流传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如此才情兼备的女神,能到众多追求者的仰慕,也是情理之中;那么在世人眼中,梁思成能够娶到这样的女子,可谓是荣幸之至。

因为这份感情的来之不易,梁思成也曾对林徽因说:

“对于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中心,你在哪里,我就要跟随你去哪里,你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你就像是我的心灯,让我再也不是一个人面对黑夜了。”

同样的,林徽因的才华,也让梁思成佩服不已。

她年纪尚小时,父亲林长民便看出她是一块精美无暇的原石,只要稍加打磨,便能大放光彩。

所以对女儿的培养上,林长民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当时他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去往欧洲考察,唯独带了林徽因同去。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5)

后来,在林长民和梁启超的邀请下,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而流利英语的林徽因,更是能够优雅自如地与泰戈尔交谈,不管聊起文学上的任何话题,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令泰戈尔也是赞赏有加。

林徽因的聪明和博学,让她与梁思成的家,成为北平文人圈里著名的“太太的客厅”。

总是缠在梁家的哲学家金岳霖、直率的政治学家张奚若、语出尖锐的法学家钱端升,以发掘殷墟而名著于世的考古学家李济、幽默机智的作家萧乾和腼腆的“乡下人”沈从文,以及知名社会学家陶孟和,都是这座太太客厅的座上宾。当林徽因在聚会上兴奋地讲话时,梁思成会在一旁叼着烟斗点头赞赏。

从这点不难看出:梁思成对林徽因是掩饰不住的宠爱和欣赏。

因为林徽因读书涉猎广泛,也让她的精神世界尤为丰富,所以两人在生活中交流,林徽因因为思绪飞快,总能占据上方。

也是因此,梁思成才写信给好友费慰梅“抱怨”:

“徽因太聪明,喜欢她的人很多,做她的丈夫有些不容易。”

要知道:“有些不容易”和林洙口中的“真累”,虽是近义词的表达,但是含义却千差万别。

拥有如此优秀的妻子,对身为建筑才子的梁思成来说,可谓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而两人相同的志向和事业,也成就着婚姻中的浪漫和充盈。

说到底:梁思成在信中对好友费慰梅的“抱怨”,实则也是一种沉浸幸福中的炫妻,或许带点孩子气的得意,但绝非林洙口中的不满和疲惫。

同样的,林洙对梁思成的话,多少有些断章取义的表达。

因为梁思成在信中,也幽默打趣自己的婚姻:

“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而连梁从诫也自豪地说过:

像我母亲那么美丽又有才气的女人,很多男人追求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么好的女人,身边竟没有一堆男人来爱,那才奇怪呢。

由此可见: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感情,从来不是林洙所讲的那般糟糕。

正如文章开头所讲: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这份美丽的尘缘,也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徽因病重,梁思成为何拒绝带她出国治疗?梁思成晚年说出原因】

同样的,支撑林洙怀疑梁思成与林徽因感情的起因,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的身体每况愈下,友人曾建议梁思成带林徽因出国治疗;当时的梁思成也拥有出国的机会,但最后却选择了拒绝。

正是这番决定,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就连林徽因母亲何雪媛,也对梁思成产生了误解。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6)

其实想要揭开烟雨往事的谜团,还需要我们重新回溯到那个动荡的时代。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来到东北大学任教,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1932年,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

可能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梁思成与林徽因的考察之路,是一段段浪漫的奇侠故事——两人携手翻越于山川田野之间,穿越在历史的迷雾烟尘,去寻找那些了无踪迹的古寺古塔,勘察它们的前生今世,与千千万万尘封的过往重新相遇……

可在真正的历史中,夫妻两人的考察,却是另一番惊心动魄的场景。

因为自1932年以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十年的艰苦跋涉,正是中国生死攸关的十年。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梁思成夫妻两人跟随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等多家文化学术机构辗转迁移到四川李庄;在这个千年古镇和文化中心,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考察之路备受磨难和煎熬。

他们有时坐车在泥路上颠簸,有时要乘坐驴车找路,路再不好走一些,就背着几十斤重的仪器在山路上步行,因为找不到一家干净的旅店,两人便时常与臭虫、跳蚤、蝙蝠为伴,甚至还要担心路上是否有土匪……

后来梁思成的学生、建筑史学家杨鸿勋教授,在晚年仍旧含泪感叹:

“现在,有多少建筑师会去做乡野调查?很多人都坐在空调房里,埋头造‘空中之城’……但是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

因为条件艰苦,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身体状况,发生了严重变化。

常年的风餐露宿,让梁思成的脊椎病更加严重,到了后期,他必须得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了四十七公斤;而妻子林徽因更是因为受寒得了肺病,日夜在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整个人虚弱到不忍直视。

当时两人的共同好友——费正清夫妇劝说梁思成去美国讲学,一来可以治疗林徽因的肺病,二来也可以改善两人的生活质量,但梁思成却拒绝了。

也是因为错过了这番绝佳的治疗机会,林徽因的身体彻底被耗空。

即便抗战胜利后,被送往北平抢救治疗,但早已是回天乏力的定局。

这件事让梁思成受到很多指责,而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更是质疑他对女儿的感情变质。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知道梁思成在林徽因重病期间,自学了注射,以便在医疗艰难的环境中,为妻子打针服药;想尽办法学习中医治疗,企图用最传统的针灸,驱走妻子体内的寒症。

只是遗憾,当时生活条件太过艰苦,无论如何努力,林徽因的身体始终无法得到营养补给。

至于为何拒绝去国外为妻子治病,梁思成直到晚年回忆往事,才说出答案:

当时林徽因已经病情恶化,一旦离开祖国,不知是否还能回来;那年全面抗战已经爆发,正是民族存亡的危难之时。

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林徽因坚决表态:

“我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的。”

对于林徽因的表态,晚年梁思成的评价是:

“她这份倔强让我甘愿终生追随。”

短短13字,却让人泪目,也让人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下的生存及相守的种种不易;因为爱你,所以甘愿追随,这是梁思成给予林徽因的成全。

其实在四川李庄生活的时候,林徽因就已经病情严重。

当时儿子梁从诫年龄还小,他睁着天真的眼睛问妈妈:

“如果日本人真的打来了,我们怎么办呢?”

林徽因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门前不就是扬子江吗?”

当时梁从诫尚小,无法理解母亲决绝殉国的准备;他只是一个劲埋怨:

“妈妈,那你不管我了吗?”

林徽因充满怜爱也不舍的说道:“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得你了。”

透过这些往事,我们也不难发现:

不是梁思成不够爱林徽因,也不是林徽因过于决绝和狠心。

因为对两人来说,在家国存亡的危难时代中,有些事情远比爱情和生命更加重要,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前途的奋斗。

这份选择,正是中国那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风骨,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最该敬仰的地方。

【梁思成为何执意娶林洙?临终感叹道尽婚姻本质】

对于梁思成的人生,人们最无法释然的是:为什么要执意娶林洙为妻?

当然这番纠结,并非是反对梁思成晚年再娶,而是反对他娶林洙为妻。

沈从文评价林洙只有5字:她就是爱钱。

之所以留下这份不好的印象,也是林洙对上段婚姻的选择:

曾经为了过上风光日子,她嫁给年轻的清华教授程应铨,却在丈夫身处艰难困境时,她选择了决绝而去,并坚决不让丈夫与孩子见面,这份决绝和狠心,也逼得绝望的丈夫投湖自尽。

嫁给梁思成以后,林洙重新拥有了最风光的日子,甚至出门车接车送。

但这份风光,也只是表面和暂时的;在梁思成晚年被裹挟在时代风暴中时,众人以为林洙又要抽身而退,但她却做出最深情的选择,陪着梁思成度过难关。

可以说:梁思成人生最后的时日里,所有的温暖几乎都来自林洙。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7)

病入膏肓之际,面对来看望他的朋友,他无比感叹:“这几年,多亏了林洙啊!”

这也是他留给林洙的最后一句话,充满温情与感恩,却少了太多牵挂和不舍。

这是爱吗?也许终究是不爱的吧!

晚年的梁思成,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份踏实的陪伴,一份粥可温的烟火感。

那林洙爱梁思成吗?如果年轻时选择嫁给梁思成,是图那份院士家属的风光与荣耀,那么晚年梁思成患难,林洙却选择共同面对,这份勇气和担当,多少也是因为爱吧。

正是因为爱,才有了女子本性的醋意和不甘,才想着竭力证明梁思成是最爱自己的。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了梁思成(梁思成却拒绝带她出国治疗)(8)

因此,她会公开表态:梁思成做林徽因的丈夫很累。

甚至为了证明梁思成的情谊,公开早年他写给自己的情书;

也甚至为了抹去林徽因的生活痕迹,她悄悄挪走客厅的林徽因画像……

患得患失的醋意,让她不断的证明着自己的位置,昭示着自己才是女主人的地位。

可这些动作和把戏,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所以纵然她为这段婚姻付出了太多,甚至梁思成去世后,由她来照顾林徽因的母亲,可是世人记住的,还是她的故弄玄虚与断章取义。

爱欲于人,犹如逆风持炬,不懂相处,常有烧手之患。

困在婚姻的围城里,每个人都想竭力的表达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可往往用力过度,伤了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就如林洙于林徽因和梁思成,明明是三个人的故事,可她的任性,却让那番情意面目全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