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14句禅语看懂就顿悟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慧能
这是一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唐朝僧人慧能的“偈诗”,由此引出一段著名的禅宗“公案”。“偈诗”,又名“偈子”,原本是对一些宣示佛理的“短句”的称呼。自佛教传入中华后,为了迎合本土化需求,遵循中华传统审美习惯,这些短句,就大多都以“四言,五言,七言”类似于诗歌的形式出现,所以又被称为“偈诗”。“公案”则是佛教本土化后的代表,“禅宗”所特有的,记录历史上高僧祖师日常言行,大多是以生活日常的小故事形式,起到宣示佛理的效果。
慧能生于大唐贞观12年,即公元638年。慧能是广东人,自小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不识字,却又对日常所遇僧人所讲的佛法,产生极大兴趣,时常自己揣摩。30多岁时,在料理好母亲的生活后,他到了当时在湖北蕲州传法的,禅宗“五祖”弘忍法师座下学习。
到湖北蕲州进了禅院后,慧能初始并未受重视,被安排在“舂米房”内做体力杂活。这么待了大半年,就听到了弘忍法师要选拔“衣钵传人”的消息。弘忍法师让禅院弟子有意竞选者,都写上一首“偈诗”,作为大考,由他来评判优劣,作出选择。
当时禅院的首座大弟子,叫作“神秀”,他交出的“考卷”是这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
这首“偈诗”一出,全院弟子围观,都说写得好,心性高洁,志向远大,众推为第一。慧能看到后却不以为然,吟出了开篇的那首“偈诗”。传到弘忍法师耳中后,他觉得慧能这篇为上,优胜,其后就选择了他作为“衣钵弟子”,亲自传授开导他。后来,慧能就成为了禅宗“六祖”,世称“六祖”慧能。
这就是这段“公案”的来历,以及慧能本人简略的生平。那么,这两首“偈诗”究竟都说了个啥,又是如何判断优劣的呢,历来众说纷纭。咱们就试着,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道说道。
佛学思想,在经过中华本土化改造后,其实与“道”,“儒”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佛学本来更关注个人内心成长的倾向性,在被灌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的改造后,刚好对应了,“南北朝”之后,因气候变暖,生产力进步等等因素促成的“大唐盛世”,读书学文化的门槛降低,城市,乡村,拥有初步文化知识人群大量涌现,迫切需要精神支撑,寄托的需求。也因此,才有了之后佛学的繁荣时期。
抛开那些神神鬼鬼的神秘外衣,以及故弄玄虚的装腔作势,佛学究其根本,还是个人成长相关。什么是成长?就是人生嘛,人生就是成长的过程。神秀与慧能的“偈诗”,其“境界”优劣如何评判?清末学者王国维,就有一段极其精彩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王国维先生,根据自身经历总结而成,借用大众熟知诗句的形式,化用其语义对“三境界”的描述。对照之下,不难发现,神秀的描述,还处在境界第一层,属于明确心志的阶段。那么慧能呢?
对于慧能的这首“偈诗”,历来批评者不少,主要是说他的描述过于空洞,大而无当,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其实,多少有点误解。的确,慧能“偈诗”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空”字。然而,这与我们通常所接触的佛法所说的“空”,是不一样的。
佛法里说的“空”,并不是空无,而是断除一切“贪嗔痴”,回归自我初心,让情感自然生发,不受多余事物影响。太多人误解佛学“空色”无情,玄奘法师说,“佛不东来,我便西去”,这是何等的志向情怀。人若无情,连被称之为人都勉强,又怎么可能成“佛”?试想,佛法里的“觉悟”,都被称之为“欢喜”,又怎么可能无情,又哪里是“空”了?
慧能所说的“空”,类似于“否定自我”,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阶段,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当然,经历跟认识,是两回事。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不止一次的,“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自小生活在家庭的呵护中,随着逐渐长大,我们进幼儿园,进学习,再上大学进入更大的学校,然后毕业进入公司,工厂,踏进社会。这其中,伴随我们认识世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接触人群不断扩大的过程。而不同的人群,因其大小,地域,语言,特性,兴趣等等的不同,差异,也都会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规则。
每一次接触不同的人群,对于我们来说,都面临着一次选择,要么,拒绝改变自己,回到原有舒适环境,或成为新的人群中不受欢迎的人,要么,就改变自己之前的行为习惯,融入新的人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就等于是一次对自己的否定。很多人从学校进入社会后,出现长时间的不适应,正是由此而来。自我否定,承认自身在更大人群之中的渺小,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慧能所描述的,则又有不同。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会有一个有意思的桥段,“要修炼绝世武功,就要忘却平生所学”。这里金庸先生,实际上是把我们认知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化用在了对武功修习的描述上。
当我们的成长,认知进入王国维先生描述的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时,会逐渐产生对所有所学知识的怀疑,这实际上是一个我们把所学知识,内化而为自身逻辑体系之内,是一个认知深入的过程。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看山不是山”,是一个对自己之前通过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认知的,是一个“自我否定”的状态。
通常,这个阶段,状态是比较凶险的,我们通过“自我否定”而把自己清空,而新的逻辑体系还没有建立,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种内心在巨大空虚里的挣扎与痛苦,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很容易陷入浑浑噩噩的状态里自我放弃,或是进入一种极端的,排斥一切的状态,陷入“魔境”。
慧能的“偈诗”中,“无,非,何”等字,相当明确地描述了他的这种状态。而这种状态,离“觉悟”也就是一步之遥,只隔着一张纸的距离,正是看到了这一层,五祖弘忍法师,才会选择了慧能来点化,授之以“衣钵”。
所以,关于慧能“偈诗”的争论,很多在前提上就错了,这并不是对“觉悟”状态的描述,更不是说的“空明”,他是“自我否定”。
抛开那些附加其外的神秘光环,佛学思想的内核,其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如“道”,“儒”等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相对而言,道家思想更关注宏大主题,儒家更关注人群差异,佛家则更强调个人关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