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

于占元(1905年~1997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武术家,生于1905年的乱世中的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年轻时是京戏名伶,后赴香港后既台上唱戏又在银幕上演戏。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收徒众多,其中尤以“七小福”最知名,弟子中的成龙、洪金宝、元华、元彪、袁和平、元秋等人几乎扛起了香港武术电影的半壁江山。

01

于占元1905年出生于乱世中的京师顺天府(今北京)的京剧世家,年7轻时是京剧名伶。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1)

京剧大师于占元

1948年,于占元和众多北派艺人一样,为了发扬京剧文化,南下来到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且京剧人才匮乏的香港。初到香港,于占元显得很不习惯,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太大作为,反而他的小女儿于素秋崭露头角,劈开了一条新路,开始在洪仲豪等人的电影公司拍电影。到了50年代初,有武术功底的于素秋以电影“打女”的形象在香港影视界打开了知名度。

京剧表演出身的于占元偶尔也在女儿主演的电影里客串角色,如《秦良玉》、《宝剑结良缘》等电影。偶尔客串演戏连小打小闹都算不上,于占元的爱好仍是他熟悉的戏曲。在当时,香港一直都是粤剧的天下,京剧受众很小,也缺乏这一方面的人才。经过考虑,于占元走出了他人生中重要一步,在好友钱似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

一个北方人初次来到香港,人生地不熟,没有什么人认识他,办的更不是什么名校,因此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可于占元毕竟也是京剧名家,京剧作为当时的国粹,在香港还是很受重视的,于占元是个实干的人,创办学校就是为了培养京剧人才。因此学校成立后陆陆续续也收到些生源,像于素秋的老板,华南电影厂厂长洪仲豪看到孙子洪金宝顽劣,就把年仅9岁的洪金宝送进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

学生一旦拜师入行,就需要签生死契,学习的多年内,所有一切都要听从师父的话,不得有任何反驳。不过好在于占元没有误人子弟,为了培养京剧人才可谓是倾其所能,他的徒弟们各个都有真本事。

虽然“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气看着挺大气,但其实条件很艰苦,不仅校舍简陋破旧,徒弟们只能挤在一个屋子里凑合着睡,甚至连张床都没有,只能在地上铺上毛毯打通铺睡。

为了支持于占元办学,钱似莺不仅出钱,还把一对双胞胎(金龙和银龙)送到他的戏校去学习。由于孙子洪金宝从小喜欢武术,便让他随两个叔叔一道去学习。洪金宝和两个叔叔的年龄差不多,人们都称他们为‘三胞胎’。

02

在“七小福”成员中,洪金宝是最早跟着师父于占元的,这就是为什么其他成员都喊洪金宝为“大师兄”。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2)

小时候的洪金宝还很瘦

洪金宝的家世在当时的香港可以用“显赫”二字来形容,祖父洪齐(又名洪仲豪)是电影制片家和导演,他在上海和香港先后创建了金龙、华南等影片公司,制作并执导了不少“武打片”,同时洪齐也是于占元女儿于素秋所在电影公司的老板。

祖母钱似莺是中国第一代武打女明星,在香港有“洪妈妈”之称。众多当时的当红明星都认她为干妈,干儿子中有周润发、秦祥林、张国荣、周星驰等,干女儿中有林青霞、梅艳芳、刘嘉玲等。

伯祖父洪深,是众所周知的影剧艺术家。早在20年代,由他改编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就在舞台上连演不衰,后来又多次搬上银幕。由洪深主持的上海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剧坛颇有影响的话剧团体。由他编剧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影片。

叔祖父洪叔云,也是香港的著名编导,他的太太是粤语片红星容玉意。

小时候的洪金宝非常顽劣,经常逃学生事,给家里捅了不少娄子。出生电影世家,将来也要继承电影事业,既是机缘巧合,又是命运安排,让年仅9岁的洪金宝,在1958成为了于占元的弟子。

在学校不像在家里可以为所欲为,于占元对学生一视同仁,极其严格。年幼的洪金宝每天起早贪黑的练功很是辛苦,一度萌生了退学的想法,为此他还偷偷跑回过家三次,最后一次妈妈含泪送他回来。他心里清楚,妈妈流泪不是舍不得他,也不是心疼他,而是为他的不争气而伤心和失望。

至此以后,洪金宝便一改过去的懒散,而是变得非常专心刻苦,对练功也开始着迷了。

有一次,他在桌子上练倒立,练了一个半小时,当时头和手都麻木了,下来时头部都被桌角磕破流了血,而他却浑然不知,还纳闷怎么流的汗是热的。

洪金宝习武和表演悟性很高,短短的三年时间,在师父于占元的精心培养下,青衣、小生、彩旦、老旦等各种京剧角色都能切换自如。12岁,便以童星的身份进入电影圈,出演首部电影《爱的教育》。

另一个得意弟子成龙,于占元待之如亲儿子

成龙出生于香港,自幼随父母移居澳洲。他小时候常常打架闹事,因此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在家。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3)

成龙与父亲

1961年,成龙随家人返回香港后,拜于占元为师父,并于同年进入于占元开办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舞台化妆以及舞台表演技巧。

在于占元师父身边十年,成龙刻苦上进,表演能力和武术水平提升很快,能成为世界知名的功夫巨星,离不开师父早年的严厉教导。

由于成龙的父亲长期在澳大利亚工作,日常都是成龙母亲在香港照顾成龙。一家三口远隔重洋,好几年都没见上面,他只能通过跨洋电话听到父亲熟悉的声音。

多年以后,父亲终于可以抽出时间来,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到香港看儿子。见到父亲的前夜,成龙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终于能见到分别多年的父亲了,成龙心里是无比的激动。

在学校,成龙的父亲见到了几年不见,已经长高长大的儿子,他无比欣慰的感谢了于占元师父这几年来对儿子的悉心栽培。而于占元师父也肯定了成龙这几年的努力,表扬他是学校里最好的演员。

为了表达对于占元师父的感谢,临走前,成龙父亲安排了一场晚宴。其实他此行是要和成龙母亲一起返回澳大利亚,他诚恳的对于占元说:“于师父,我和妻子将离开香港,我想请你考虑收养我的儿子做你的教子。”

于师父看了看成龙,面对成龙父母诚恳的目光,温和的说:“他不是表现最好的,但是有潜力,我同意收养他。”说完,于师父打开了一个盒子,里面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项链,他将项链带在成龙的脖子上,和蔼的说:“从今天开始,你要像儿子一样对待我。”

至此以后,成龙一连好多年都没有见过父母,而于占元也信守对成龙父母的承诺,像亲儿子一样对待他,培养他。

03

戏剧学院的训练非常枯燥,大家早上5点钟起来训练,一直练到12点吃饭。饭后继续训练,一直到夜里才结束。每天平均只睡6个小时,对于这些七八岁就开始训练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辛苦。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4)

成龙旁边是他的师姐元秋

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学员们的住宿条件很简陋,所有的师兄弟们都打地铺挤在一间屋子里,没有床,就简单的在地上铺上一张地毯,大家打通铺吃睡都在一起。

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于占元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本着“传道解惑授业”的师者仁心,培养出了一批对香港影视界具有深远影响的知名徒弟。

进入戏剧学院的学员都要和于占元签订3年、5年、8年、10年不等的合同,且一经签订不得更改,在此段时间属于师父的“私有财产”,就算被打死,家人也不得追究。当然,在合同期内学员们的收入也归师父所有。

后来,成龙和师兄弟们开始干武行赚钱,每月有65块钱,但要上交60块给师父,徒弟们只分得5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龙和师兄弟越来越感觉这种分配方式很不公平,就集体去找师父,希望能多分点钱。看着这些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于占元深感他们已经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主见,便把他们每月的收入增加到了30块。

可是,日复一日的武打训练和京剧表演学习,既枯燥又看不到希望,很多学员都流露出了登台演出,展现自己本事的渴望。

对此,于占元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孩子们跟在自己身边苦练武术和表演,不就是为了将来可以有一天能走向台前,成为真正的银幕明星吗?是该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历练学习了。

“七小福”戏班的组建,缔造出香港影坛的一代传奇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5)

七小福与师父于占元合影

“七小福”是于占元为徒弟们创作的一出以打为主的京戏,也是他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这帮徒弟有几十个,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是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彪(夏令震)、元奎(殷元奎)、元华(容继志)、元德(孔祥德)、元武(周元武)七人(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5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当然还有元秋(本名张转男),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成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这便是后来对香港甚至世界影坛都产生深远影响、影迷心目中鼎鼎大名的“七小福”的雏形了。

“七小福”当中唯一的女徒弟便是元秋

元秋,本名张转男,出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学习京剧,奠下习武根基。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6)

元秋年轻时的女侠形象

元秋的父母都不是香港人,为唱戏谋生而来到香港发展,小时候的元秋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元秋生活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家庭根深蒂固。元秋之母接连生了两个女儿,这让其父亲异常地想再生个儿子好传宗接代,在元秋还没出生前,他的父亲就为她想好了名字,叫张转男。

可惜天不遂人愿,张家第三个孩子还是个女孩,这让父母大感失望,贫穷的家庭让他们不得不不为三个女儿的养育发愁。恰在当时,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正在招生,张父便决定把她送到于占元那里拜师学艺。7岁时,元秋正式成为于占元的徒弟。

在于占元身边苦练十年后,1967年,17岁的元秋开始进入电影圈担任替身,1972年首次出演了朱牧导演的动作电影《顶天立地》,24岁时,元秋在泰国参加拍摄了007系列电影《金枪人》,成为了邦女郎的鼻祖。已经年过70的元秋至今还与同门师弟元华活跃在影视界,从影时间长达五十多年。

1950年出生的元秋可以说是洪金宝(出生有两种说法,一说出生于1949年,一说出生于1952年)、成龙等“七小福”成员的大师姐,在戏班中威望很高。

在对戏的时候洪金宝自己改词,元秋会直言不讳的教育洪金宝。成龙成为国际巨星后,被无数人亲切的尊称为“大哥”,但元秋依然会叫他“大鼻子”。同门师兄弟,除了感情笃深,也有如长姐般的威严,元秋早早就在师弟面前树立了长姐的威望,所以至今“七小福”成员都对这位大师姐非常尊重。

04

除了洪金宝、成龙、元秋,“七小福”成员中的元华、元彪成就也很高。

元华,原名容继志,1952年9月2日生于中国香港,师承京剧表演艺术家于占元。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7)

元华早期电影形象,多演反派

元华身材修长,是练武的好料子,能够做到很多高难度动作,被公认为是七小福中身手最好的武生。

元华很早出道,早在1971年,他便与师兄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等人进入了嘉禾电影公司做龙虎武师,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第一位伯乐----李小龙。

1972年,因元华的体型和李小龙很像,他以李小龙的替身的身份参演第一部电影《精武门》的演出,由此正式进入电影圈。1973年,在李小龙主演的动作电影《龙争虎斗》中再次担任李小龙的武戏替身。

《龙争虎斗》展现出了元华卓越的动作表演天赋,特别是超过常人身高的高度空翻表演,更是得到了李小龙的高度肯定。李小龙有意提携元华到好莱坞发展,可是没多久便噩耗传来,1973年7月20日,年仅33岁的李小龙猝然离世,令元华、林正英、陈会毅的好莱坞电影梦化为泡影。

不久之后元华加入师兄洪金宝的洪家班,在众多电影中担任替身和配角,电影之路发展平平。

1980年,元华终于有了担当主演的机会,在尔冬升指导的电影《英雄无泪》中饰演木鸡。

元华的星途比较顺坦,除了师兄洪金宝、成龙的提携,还有挚友林正英的照顾。1985年,元华与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李赛凤联袂主演恐怖电影《僵尸先生》,饰演任老太爷任威勇(僵尸)。1987年,与洪金宝、元彪、林正英联袂主演动作《东方秃鹰》,扮演大反派将军。1988年,与成龙、洪金宝、元彪联袂主演的动作电影《飞龙猛将》,饰演华老板华心武。这段时间他所演的角色主要以反派为主,但还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直到2005年出演周星驰导演的《功夫》中的包租公,才打开了知名度。

等待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元华等了足足34年。

2005年,元华接受周星驰导演的邀请,出演动作喜剧电影《功夫》中隐居市井的绝世高手包租公,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包租婆一角竟是元华师姐元秋出演。两人在电影中配合默契,文戏让人笑中带泪,而精彩的武戏更是让很多人感叹元华年过五旬身手却依然那么矫捷。

凭借片中的精彩表现,元华获得了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0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以及第1届全球华人金艺奖最佳演员奖。

在金艺奖的颁奖典礼上,元华的发言很简短,却感动了无数人:“我只想说:老天没骗我,我努力了!”

元华的成功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大器晚成,至今,年近七旬的元华仍然活跃在影坛。

元彪,原名夏令震,1957年7月26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九龙,1964年进入于占元开办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京剧。1967年开始作为儿童演员参演影视剧。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常追随师兄洪金宝、成龙拍片。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8)

元彪与师兄洪金宝、成龙

元彪进入电影圈很早,1967年,年仅10岁的元彪就参演了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龙争虎斗》。作为洪金宝、成龙的小师弟,元彪经常在他们两导演或主演的电影中出演角色。

三人合作的《A计划》、《夏日福星》、《快餐车》至今仍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经典香港电影。

元彪还是香港影坛不可多得的动作指导大师,动作指导方面的成就要高于演戏。

1983年,元彪为电影《败家仔》设计动作,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1984年,元彪为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设计动作,获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1992年,元彪执导并主演的电影《西藏小子》获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武术指导奖。

元彪的成功离不开师兄洪金宝、成龙的大力提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武打电影黄金时期,元彪常常跟着两位师兄,既当武术指导,又扮演电影角色,三人组成的“铁三角”,与其他七小福成员,共同撑起了香港电影业的半边天。

洪金宝和成龙极为疼爱元彪这位小师弟,甚至连他的婚姻大事都为之操持。

元彪性格羞涩内敛,不太善于表达,连跟女孩子说话都会脸红,就更别提谈恋爱了。

1982年,洪金宝找来了保险业务员彭秀霞,和陈勋奇、吴耀汉等人一起拍摄戏剧电影《提防小手》。在这部影片中,洪金宝不仅让元彪出任动作指导,还叫他一对一的指导彭秀霞演戏。

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洪金宝为什么请她演戏?又为什么让元彪一对一的教她?这其实是洪金宝有意要撮合这一对,希望元彪能在教戏的过程中能与彭秀霞擦出爱火。

很快的,这一对便互相看上眼谈起了恋爱。一年后(1983年)元彪与彭秀霞结婚。

2015年,元彪的女儿大婚,洪金宝、成龙等七小福成员都来参加婚礼。在女儿的婚礼上,元彪用纸巾抹着眼泪说到:如今女儿终于出嫁了,非常感谢大家和我的好朋友们,感谢大哥洪金宝,他帮我找了一个好老婆,感谢成龙大哥,他让我帮他拍了很多的电影。

这就是师兄弟情,几十年,这一辈子都不会变的师兄弟情。他们的师父于占元泉下有知,应该为之欣慰了!

05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9)

七小福为恩师于占元祝寿

自1971年“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因为经费不足停办后,于占元的徒弟们便不得不出去演戏谋生,这其中成就最高的便是“七小福”,师兄弟们在不同领域都成就极高。比如元彪,是香港顶级动作指导,元庆(袁和平)是香港著名导演,擅长武侠和玄幻题材,成龙闯荡好莱坞,终成国际巨星,洪金宝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拍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电影。元华和元秋,从影五十多年,至今还活跃在电影圈。

都说名师出高徒,身为京剧大师,于占元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并不是京剧,而是凭一己之力培养了一批对香港影视圈影响深远的人才。

对于恩师于占元,徒弟们都事之如父,秉承孝道为本,每逢于占元大寿或生日,徒弟们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师父过寿和过生日。

于占元90岁后,身体已经大不如过去,甚至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得不飞到美国治疗。在七小福中,洪金宝和师父于占元关系最亲近,于占元在美国治疗期间,洪金宝拍戏再忙碌,但只要有时间,就飞到美国去探望师父于占元。他在最后一次探望师父的时候,师父已经大限将至。

洪金宝一下飞机立马跑到师父所在的医院,看到病床上身形消瘦的师父,洪金宝心疼的上前想拥抱下,可是师父于占元却冷漠地推开了他,并说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洪金宝一听以为师父老花镜没有戴可能没看清,然后洪金宝就站在师父面前说:“我是三毛啊师父!七小福的三毛洪金宝啊!”

于占元一副不信的样子:“你才不是三毛,你一根毛都没有,怎么可能是三毛?”

洪金宝顿时崩溃当场大喊道:“我是三毛啊师父,我真是三毛你看看我!”

直到这个时候,洪金宝才知道年过九旬的师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记忆严重衰退,已经不记得他了。看到师父被病魔折磨成这样,洪金宝当场泪洒现场,为了陪伴师父走完最后一程,洪金宝推掉所有事,时刻不离医院。

于占元有哪些出名的徒弟(于占元生于乱世)(10)

为了纪念恩师,成龙在鹿特丹21层高楼惊人一跳

1997年9月,京剧大师于占元在美国洛杉矶的医院病逝,享年92岁。当时成龙正在荷兰拍摄动作电影《我是谁》,得知恩师于占元去世后,他立即停止了拍摄,从阿姆斯特丹搭飞机赶往美国。

这次停机让影视公司损失了几百万港币,但纵使片方拿出各种理由阻止成龙赴美,也阻拦不了他送恩师最后一程的决心。

成龙曾说:“如果没有那四年,就没有今天的成龙。陈志平是陈港生的父亲,于占元是成龙的父亲。”

处理完师父的葬礼后,成龙回到荷兰继续拍摄电影《我是谁》。在鹿特丹马士基大楼,成龙坚持不用替身,从二十一层楼惊人一跳,这个高难度动作惊呆了现场所有人,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授予这一惊险动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危险动作镜头纪录。

成龙当时说,自己还沉浸失去师父的痛苦中,这一跳就是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恩师于占元。

一代京剧大师于占元虽然仙游西去了,可是他留给香港电影的财富,却足以让他被世人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