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到这个时候,各家都会按照一定的习俗准备迎接春节,贴对联、备年货、买炮竹等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家庭,过年的讲究可能略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将过年的习俗融入对来年的美好期盼中。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1)

今天是年二十八,不少小伙伴已经放假,踏上回家路。还没放假的小编打算跟大家聊聊你家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小编家住利津,每年除夕那天,奶奶中午就做上一锅白菜炖排骨等着我们回家。吃完午饭,全家人开始贴春联,挂灯笼、打扫卫生。奶奶熬好浆糊,我则把浆糊齐刷刷地涂抹到春联背面,帮着爸爸贴春联、挂灯笼。妈妈则带上围裙打扫家里的院子。晚饭过后,打开电视,妈妈开始和面包饺子,用来初一早上吃,饺子里会加上豆腐、红枣等特殊的“馅儿”,除夕早上吃到的这种馅儿的饺子,象征着一年的福气与美满。全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讨论春晚的节目,全年人守岁聊天,其乐融融。爸爸是每年最晚睡的那个人,到晚上12点,他会准时出门燃放一挂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

——来自小编家的年俗

这些年,我们一直守护着老祖宗的过年习俗。年三十早上由家里长辈点香到门外“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家里挂好族谱图,摆上贡品,像茶、酒等物品,摆布完毕后老人们会在家中剪纸钱。到了晚上老人们守岁,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有更好的光景。初一早上,村里一直延续着起五更拜年的习惯,见到亲人磕头问声好,仪式感满满。

——王川 史口镇大宋村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抢红包”逐渐成为我们家的重头戏,跟以往不同,今年我利用业余时间,亲手做了一个手工“微信红包”,将做好的红包塞进现金,然后,放在水果盘里,全家人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抢红包。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让全家从“抱”手机的氛围中走出来,活跃了家庭的气氛。

——陶威 油田幼儿园教师

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走亲串门,天南海北的亲人在春节假期相聚在一起,聚会,吃饭,聊天,增进感情。聊聊家庭情况,聊聊孩子们的学业,聊聊彼此的事业,为新一年的发展做规划。

——雒晋华 格局商学院东营校区负责人

东营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

小编盘点了一些

一起来看看吧!

剪窗花

剪不断的心绪——期盼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2)

剪贴窗花是众多年俗中的一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写春联

写不尽的幸福——美好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3)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几千年来,从毛笔书写到彩纸印刷,春联的形式不断演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年味是中国人骨子里永远的珍藏。

扫尘

挥不尽的尘往——迎新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4)

春节前的大扫除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去除晦气,迎接喜气的一种方式。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压岁钱

道不尽的希望——多福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5)

旧时,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的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孩子们成长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祭祖

祈不完的愿望——平安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6)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祭品,点香烛,以供后辈祭拜。

除夕守岁

守不尽的夜晚——光阴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7)

除夕,古代称“除傩”“大除”“大尽”,老北京人称为“岁除”“除岁”“大年夜”,俗称“年三十儿”。“除”字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以新易旧曰除,即交替之意;“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守岁体现了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

年夜饭

吃不够的幸福——团圆

年夜饭是中国人全年吃得“最长”的一顿饭,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吃得“一清二白”,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菜肴变得更加多样。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

拜年

行不完的礼仪——祝愿

我家过年还保留的传统年俗(年俗篇年来了聊聊你们家都有啥讲究)(8)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正月初一,人们见面时,都会互致这样的新年问候。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传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称为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开始,又称为“三元”。这一天也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亦称“三朝”。

正月初二,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还有几天就春节啦!

小编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