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诗词(诗欣赏阙题)

阙题诗词(诗欣赏阙题)(1)

阙 题

(唐•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阙题诗词(诗欣赏阙题)(2)

题释

《阙题》是一首五言律诗,为唐代诗人刘眘虚的传世佳作。

诗题是后人给加上去的。因原诗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

阙题:即缺题,没有题目的意思。“阙”通“缺”。

译文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柴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描绘深山中一座别墅以及通向这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它不是写诗人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读来,就好像随着诗人一起走进白云深山,陶醉其中。

全诗句句写景,写白云春光、落花流水、柳色清浑,清新自然,幽静多趣。全诗无奇词丽句,只把所见所闻如实道来,娓娓动听,使人快乐无限。

  诗的首联用粗略的笔墨描写山路和溪流。先写进入深山的情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接着写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上繁花盛草的春色也源源无尽,与溪水同悠长。青溪行不尽,春色也看不尽,于是春色也悠长了。

  颌联两句紧接上文,细笔特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被青溪春色吸引着,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其中,“至”、“随”二字把落花拟人化了,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落花身上,由此生发出“花香”使“水香”的联想,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

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被青溪春色吸引着,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

  颈联承接上文,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因为居住在深山中,人迹罕至,无人打扰,所以,门也成了“闲门”。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无人打扰,静心读书,这是何其惬意的事啊。

  尾联两句,描写别墅的光景。“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诗人在读书,片片阳光,穿过柳阴之间的缝隙,一片片的清幽的光亮落在衣裳上,静谧的环境,清幽的意境,柔和又幽美!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不绝。

  全诗八句,都用景语织成,句句皆如诗如画,虽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清新自然,婉转流畅,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刘眘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时著名诗人,齐名“李杜”,和孟浩然是好朋友。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殷璠《河岳英灵集》录其诗十一首,《全唐诗》录其诗十五首。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