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1)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2)

全文大约3200字,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报纸原文:《为马尔萨斯一辩》

作者:上海 邵纯

中国放开了二孩政策后,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议终于平息了很多。但是人口问题非常复杂,研究和讨论时,马尔萨斯仍旧特别值得说一说。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3)

马寅初先生

马寅初到底姓哪个“马”

1949年8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给其总统杜鲁门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重负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国民党的法典里写上了许多土地改革法令,想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些法令有的失败了,有的被忽视。国民党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中共宣传的内容,一大部分是他们决心解决土地问题的诺言。(《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4页。)

针对艾奇逊的这些言论,毛泽东写了《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其中写道——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生产。西方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者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5页。)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4)

从此,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知道了外国有个名叫马尔萨斯的人,此人很坏,在人口问题上讲谬论,但已被马克思主义者批驳得干干净净,也被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完全驳倒了。可是马寅初这个犟老头不顾毛泽东关于“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的论断,从1954年就讲中国的人口增长过快了,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否则“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了!”他还对浙江省的一位负责人说:“人口这样发展下去不得了,势必会冲破经济,冲破一切!”1955年,马寅初写了一篇《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文稿,交给浙江的一些人大代表征求意见。有些人赞成控制人口,态度最坚决的是邵力子。也有人反对控制人口,他们的理由是苏联老大哥没有控制人口,我们也不应讨论这个问题,并要批判马寅初的“马尔萨斯思想体系”。由于周恩来的制止,马寅初得以过关。但是马寅初绝不放弃自已的主张,他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缜密的研究,于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论文《新人口论》。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5)

《新人口论》

马寅初的主张引起了轩然大波。先是陈伯达在一次会议上,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要马寅初作检讨,掀起了对马寅初第一次全国性的批判。马寅初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后是康生在北京大学主持的批判会上张开了他的“血盆大口”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到底是姓马克思的马,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这个问题现在该是澄清的时候了,我认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毫无疑问是属于马尔萨斯的马家。”至此,对马寅初的批判达到了高潮。据马寅初的次子马本初先生对笔者说,康生主持的这次会议是在燕园司徒雷登的故居“临湖轩”召开的,马寅初对康生的发难轻蔑地未予理睬,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寸步不让。

1960年初马寅初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后来又被免去了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仅保留了一个全国政协常委的名义。

中国文献中的马尔萨斯

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其中收入了《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注释3”是对马尔萨斯的介绍。到了1991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又一次出版时,也有对马尔萨斯的一条注释,但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不仅是一条与马寅初有关的历史旧案,也关系到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很有说清楚的必要。原注释的全文是: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国教会的僧侣和反动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初次发表于1789年。他从所谓“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数级率增加”的武断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贫困罪恶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按照他的观点,要避免劳动者的贫困,惟有使他们生命缩短、人口减少或停止生殖。他认为饥饿、瘟疫和战争都是减少人口的手段。(《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20页。)

1991年修改后的同一注释,全文是: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国教会僧侣,经济学家。在1789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他认为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人类社会人口以几何数列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数列增长,因此人口必定发生过剩现象,只有贫困和罪恶(包括战争和瘟疫)、“道德抑制”(禁欲、无力瞻养子女者不得结婚等)可使生活资料和人口之间恢复平衡。这一理论曾被资产阶级用来为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及其侵略和战争政策服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20页。)

把这两个注释对比一下,最明显的一点是给马尔萨斯摘掉了“反动经济学家”的帽子,对其人口理论的介绍也更接近原意,但最后的一段话,仍留了一个把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尾巴。

1996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文集》共八卷,集中了毛泽东一生的主要著作,但其中没有收录《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因此也就没有关于马尔萨斯的注释了。次年3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一套(费孝通、邢贲思、汤一介等人主编),其中的《政治·社会卷》中,不仅收录了《共产党宣言》,也收录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全文,这就等于承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积极的意义上具有世界影响。这本书的译者是首位翻译《资本论》的郭大力先生。1935年5月2日郭先生写了“译者序”,此序对正确理解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有益的,郭先生写道——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精华,像一个三段论法一样,为马尔萨斯所充分叙述出来了。他说:“人口增加,不能无生活资料;有生活资料的地方,人口必定会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非惹起贫困和罪恶,即不能限制”把这三个命题连合起来,得到了两个结论:是“人口须不断引下到生活资料的水准”;人口所赖而引下到生活资料的原理,是“贫穷及贫困的恐怖”。(笔者按:上述“连合”,原文如此,不知是否应为“联合”才正确?)

关于前一个结论,他说:“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数级数率增加。按照人类生存必需食物的自然法则,这两个不平衡力的结果,必需保持平衡。”

关于第二个结论,他把人口增加的妨碍,分成预防的妨碍和积极的妨碍以后,立即断然地说:“在早已有人占据的国家,除了这两种人口增加的妨碍,尚有妇女的不道德习惯(指堕胎),大都市,不卫生的制造业,奢侈,疫疾,及战争。这一妨碍,都可以适当地还元(注:原文如此)贫困与罪恶。”(《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政治、社会卷》第589-590页,新华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6)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译文,与现在的用语用字不尽相同,读起来有些吃力,费解,但基本意思是清楚的。郭大力先生对马尔萨斯的基本理论评价如下:

以人口增加的一切妨碍,还元(笔者按:原文如此)作贫困与罪恶,是马尔萨斯的伟大发现。这发现所以是伟大的,就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形是这样。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一个大的过剩人口,以压下工资水准,然后以不幸的方法,把过剩的人口消灭。

但马尔萨斯的错误,亦在这里。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之历史的法则,我们虽须承认马尔萨斯这个原理的正确,但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我们却否认它的真理性。(同上)

郭大力先生还写了马尔萨斯的小传,其中介绍说马尔萨斯的墓碑上写着“一切时代一切国家的最善良人物,最忠实哲学者之一”。

怎样评价马尔萨斯

黄猿和马尔科(观点邵纯为马尔萨斯一辩)(7)

列宁强调过,评价历史人物时,着眼点是看这个人物在他所处的时代,是否提供了新的贡献。马尔萨斯32岁时以专门的著作,独立的见解,第一次向人类自发的人口繁殖提出了警告,亮起了红灯,出示了黄牌,开拓了“人口学”这一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1980年代中国和美国合编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第572页,关于马尔萨斯的条目说他是“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这个评价是公允的。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过头去苛求前人。无数杰出的前人早已逝去,你怎样歪曲他们,逝者也没有辩解的能力了。对前人宽厚些,才能更加接近辩证法,随意地丑化前人是不道德的行为。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73期第8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