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牛逼的地方(看看你的家乡有多牛)
本文介绍的是中国的黄牛,一共整理了41个品种,为地方牛种或培育品种,不包含引进品种。
原本的标题《中国的家牛-黄牛》,随着编辑发现祖国各地都很牛!
闽南牛、晋南牛、延边牛、蒙古牛、鲁西牛......
那就借此机会
祝愿全国
牛气冲天,牛年牛势!
秦川牛
秦川牛为中国地方牛种,是中国体格高大的役用牛种之一。高120-160厘米,360-700公斤。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丰满,体质强健,头部方正。角短而钝,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弯。毛色为紫红、红、黄色三种。角呈肉色,蹄壳分红、黑和红黑相间三种颜色。
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因“八百里秦川”得名,被誉为“国之瑰宝”。其中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咸阳、兴平、乾县、礼泉、泾阳、三原、高陵、武功、扶风、岐山等15个县、市为主产区。
秦川牛饲养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关中地区气候温润、水草丰茂,适宜农牧。从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发掘考证,远在距今6000年前,半坡人即定居于此,从事农耕。殷商时,牛被称作“一元大武”的“大牢”,为“宗庙之牲”,成为身价高于猪、马、羊的祭品。公元前8世纪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述,当时养牛主要供食用。春秋时,推广牛耕,“择壮者作耕,余供食用”。咸阳市狼家沟出土的西汉陶牛,体态结构前后匀称,躯体浑圆,肩峰较明显,四肢壮实,头较短小,颇似现代秦川牛。说明现代秦川牛役用体型的形成是在汉唐以后、为农耕之需选种所致。
南阳牛
南阳牛是中国地方牛种,在中国黄牛中体格最高大。成年公牛高145厘米,体长160厘米,重约640公斤;成年母牛高126厘米,体长130厘米,体约400公斤。肌肉发达结构紧凑,体质结实,皮薄毛细,行动迅速。鼻镜宽,口大方正,角形较多,公牛角基较粗,以萝卜角为主,母牛角较细。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以深浅不等的黄色为最多。一般牛的面部、腹下和四肢下部毛色较浅,蹄壳以黄蜡色,琥珀色带血筋者较多。
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地区,以南阳市郊区、唐河、邓州、新野、镇平、社旗、方城等八个县、市为主要产区。除南阳盆地几个平原县、市外,周口、许昌、驻马店、漯河等地区分布也较多。南阳盆地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南阳牛这一特有品种形成的基本因素。
南阳盆地位于河南、湖北交界处,土质坚硬、位置偏僻,历史上交通不便,牛是从事耕作和运输的重要役畜。该地养牛历史悠久,出土的西汉石刻壁画——黄牛阉割图说明,2000多年前该地的养牛业已很发达,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当地群众对牛的饲养比较精细,注重多种饲草饲料的搭配。在选种上,要求牛的体格高大、结构匀称、毛色纯正,对种公牛的选择比较严格,同时注意公母牛的选配。经过产地群众长期选育形成了著名的南阳牛。
鲁西牛
鲁西牛是中国地方牛种,体躯结构匀称,成年公牛高140-150厘米,高大,身稍短,骨骼细,肌肉发达,背腰宽平,侧望为长方形。多数牛在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俗称“三粉特征”。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锤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最多。角多为“龙门角”或“八字角”。
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济宁内,即北至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
产区地处中原,文化发展较早,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表明,牛在当地很早即成为家畜。产区素有赛牛、赛羊、斗鸡等民间活动,群众习惯将好牛牵至集市供人观赏,称为“亮牛”,促进了牛的育种。长期选育过程中,鲁西牛形成了“抓地虎”和“高辕型”两种类型,前者适于耕作,后者适于驾辕。近30年来,随着鲁西牛役用减少,体型外貌趋向一致,“高辕型”和“抓地虎”牛均已少见。
晋南牛
晋南牛体型高大,高120-138厘米,资料400-600公斤。公牛头中等长,额宽,顺风角,颈短而粗,背腰平直,臀端较窄,蹄大而圆,质地致密。被毛以红色和枣红色为主,鼻镜和蹄壳为粉红色。
主要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包括运城地区的万荣、!河津、临猗、永济、运城、夏县、闻喜、芮城、新绛,以及临汾地区的候马、坤远、襄汾等县、市。
延边牛
延边牛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地方牛种之一,原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带(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黑龙江省的宁安、海林、东宁、林口 、汤元、桦南、桦川、依兰、勃利、五常、尚志、延寿、通河,辽宁省宽甸县及沿鸭江一带)。耐寒。性情温驯,持久力强,能拉车、耕地、驮运等,并善走山路和在倾斜地带工作,连续作业不易疲劳。
延边牛高125-135厘米,重350-500公斤。胸部深宽,骨骼坚实,被毛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公牛额宽,头方正,角基粗大,多向后方伸展,呈一字形或倒八字形角,颈厚而隆起,肌肉发达。母牛头大小适中,角细而长,多为龙门角。毛色多呈浓淡不同的黄色。鼻镜一般呈淡褐色,带有黑点。
延边牛是延边各族人民历经150多年精心选择培育的品种。据史料记载,早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就有往来,随着朝鲜移民迁入,将朝鲜牛输入我国东北地区,经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培育出适合延边地区自然条件的延边牛。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导入了一些蒙古牛和乳用品种的血液。
蒙古牛
蒙古牛,高110-125厘米,重300-350公斤。体质结实、粗糙。公牛头短宽而粗重,额顶低凹、角长,向前上方弯曲,呈蜡黄或青紫色,角的间距短。公牛角长40厘米 ,母牛20厘米。毛色大多为黑色或黄(红)色,次为狸色或烟熏色(晕色),也常见有花毛等各种毛色。
蒙古牛原产于蒙古高原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青海、河北、陕西等地。
据考古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发现的人类化石,证实了早在6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同时发现有牛、马、野猪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直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长期以来蒙古牛既是种植业和运输的重要动力,又是蒙、汉等民族乳食与肉食的重要来源。在长期不断进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蒙古牛又被培育或分化成几个优良类群,如乌珠穆沁牛、安西牛、锡泥河牛(现已绝种)、岗根希勒牛(现已绝种)等。
闽南牛
闽南牛,高110-130厘米,重290-350公斤。公牛肩峰高耸,角为圆锥状,公牛角多呈倒八字形;母牛角短,略向前弯曲。颈侧皮肤略有皱褶,颈垂和胸垂发达,无脐垂。尾长,尾帚中等偏大,四肢纤细,关节明显。毛以深浅不同的黄色及黄褐色为主,少数个体为深褐色、黑色和枣红色。
闽南牛中心产区在福建省漳州、泉州等地,广泛分布于福厦公路沿线的福州、莆田等地区。闽南牛饲养历史悠久,其起源已无从查考。产区耕地复种指数高,对黄牛犁耕、榨糖、挽运等役力要求高,当地群众对牛种的选育极为重视,在良好的自然条件下,经当地群众长期选育形成了耐劳、役力强的闽南牛。
皖南牛
皖南牛,高107-125厘米,重240-370公斤。个子偏小,垂皮发达,公牛肩峰较高,背腰平直,后臀肌肉丰满。尾细长。四肢较短,蹄多黑色,质地坚实。毛色为褐色、灰褐、黄褐、深褐、黑色等,且具背线。
皖南牛主产于安徽省长江以南的泾县、黟县、歙县、绩溪、旌德,在皖浙、皖赣交界山区亦有分布。皖南牛系华南黄牛类型,其确切来源还不清楚。
大别山牛
大别山牛,高110-120厘米,重270-320公斤。体格较矮小,骨骼粗壮,发育匀称。被毛为深浅不等的黄褐色,以棕黄、枣红居多,腹下、四肢、尾部毛色稍浅。鼻镜肉红色、黑色或红黑相间。垂皮发达,角形多为迎风角、叉角和笋角。肩峰明显,胸深宽,肋骨明显拱起,后躯较宽而稍斜。
原产地为大别山区,主产于大别山南麓,包括湖北省的黄陂、大悟、英山、罗田、红安、麻城和安徽省的金寨、岳西、六安、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宿松等。
大别山区素有养牛习惯,南北朝的北齐年间(550—577)已有用牛耕地的记载。水田多系坡田和小块梯田,旱地面积更小,俗称“牛眼睛地”。由于田块小,多以黄牛耕地,逐步成为著名的耕牛繁殖区,历史上每年有大量牛只输往淮北、江淮和长江中下游等地,曾有“赶不尽的南山牛”之说。
枣北牛
枣北牛,高115-127厘米,重300-430公斤。体型中等偏大,结构匀称,角形以迎风角为多。胸较宽深,腹圆大,背腰平。
枣北牛原产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心产区包括枣阳市、老河口市和襄州区。以枣阳市的新市、鹿头、刘升等7个乡镇,襄州区的程河、朱集、双沟等8个乡镇,老河口市的洪山嘴、袁冲、孟楼等6个乡镇分布较集中。
产区与河南省南阳相连,历史上两地牛只互有交往,当地牛群受南阳牛的影响较大。枣阳北部主要是旱地,长期以来,牛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担负着耕作、运输等劳役。当地群众素有喂养黄牛的习惯,喜欢体大力强的役牛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管理和选种经验,历来重视耕牛的选种选配。
巴山牛
巴山牛,高98-130厘米,260-460公斤(因类型的不同,体型存在差异)。角有“龙门”、“芋头”、“羊叉”等角形。颈侧褶皱明显,垂皮发达,多从腭下一直延伸到前胸,公牛肩峰隆起、高大而圆。峰型分高耸型和馒头型。以高耸型为多,此种峰型从前端底部到峰顶渐向后上方倾斜。被毛细密,毛色以红黄色为主。巴山牛具有南方山地瘤牛特点。
巴山牛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为原产于四川境内的宣汉牛,湖北境内的庙垭牛和陕西境内的秦巴牛,因都在巴山山脉,因此统称为巴山牛。
产区出土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卧姿陶牛,外形粗壮结实,肩峰高,肌肉丰满,与现在的巴山牛相似,可见当地饲养黄牛已有悠久历史,在宋代,巴山牛已具雏形。
雷琼牛
雷琼牛,高105-115厘米,重270-350公斤。公牛角长,略弯曲或直立稍向外弯,母牛角短或无角。公牛肩峰隆起,高达13-17厘米 ,故也称海南高峰牛。尾根高,尾长且丛生黑毛。垂皮发达。毛色以黄色居多,其次为黑色或不同深浅的褐色。
雷琼牛是中国最南端的瘤牛品种,为广东省雷州半岛所产的徐闻黄牛(也称雷州黄牛),与海南省所产的海南黄牛的合称。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海口市的琼山区,广泛分布于湛江市的廉江、吴川、坡头、麻章、东海岛等县(市、区)及海南岛各县(市)。
产区农民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据海南岛《琼州府志》卷五物产篇记载:“牛有二种,日水牛、黄牛,山牛与家牛无异,白眼红耳,山中作队而行,见人不避,海南山中最多。”可见雷琼牛已有2000多年的饲养历史。依据张勃《吴录地理志》认为雷琼牛自汉代初期由北方输入,经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饲养和严格选育形成。雷琼牛是当地耕作、运输等的主要动力。
温岭高峰牛
温岭高峰牛,高125-138厘米,重400-600公斤。肩峰高耸,前驱发达,骨骼粗壮,后躯欠发达。公牛颈粗大,肉垂发达,颈侧皮肤略有皱褶。肩峰有两类,一是高峰型,形状像鸡冠,称“鸡冠峰”,高达12-18厘米 ,二是肥峰型,形状像畚斗,称作“畚斗峰”,峰高10-14厘米 。毛色多黄色或棕黄色,有的牛背中线黑色。
温岭高峰牛是华东山地瘤牛品种,以产地温岭县而得名,为水稻地区重要耕畜。中心产区为浙江省温岭市,主要分布于该市的城南、石桥头、温峤、坞根、箬横、滨海等地,邻县黄岩、玉环、椒江、乐清等也有分布。
温岭地区养牛历史悠久,群众历来有养牛习惯。据明洪武四年(1371)当地县志记载:“牛有黄牛水牛”。又据明嘉靖十九年(1540)当地县志记载:“牛有黄牛水牛,其首角、其蹄枝、其耳有窍,其齿有下无上,尾肉而未毛,食龆龆,谓既食复出而嚼之也,而谓耕农之畜。礼谓太牢而充宾祭”。可见600余年前,该地就有对此牛的描述记载。
云南高峰牛
云南高峰牛,又名云南瘤牛,高105-125厘米,重210-300公斤。云南高峰牛的瘤峰耸起,尖峰可向后或两侧倾斜,有的中间呈一凹槽,一般高12-15厘米 ,高的可达18-20厘米。角多粗短、公牛多有角,母牛多数无角,有者也仅 3-4 厘米。颈粗短,颈部肌肉厚实,垂皮十分发达。毛色复杂,有黑、褐、红、黄、青和灰白等六种常见色。
云南高峰牛,又名云南瘤牛,原产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中部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滇池为中心的“滇族”和南部的“百越”等少数民族先民,已饲养高峰牛。现在,本品种的主要产区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潞西县、畹町镇,临沧地区的沧源县、耿马县、镇康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景洪县,思茅地区的澜沧、西盟和盂连等县。
藏牛
藏牛,又称西藏牛,头平直而显狭小,角小,伸向外前方而向内弯曲。颈长短适中而单薄。公牛略有肩峰。四肢细长,蹄坚实,呈黑青色。皮薄毛短,头部及腹部静脉明显。毛色以黑色和黑白色为主,黄色和黄白花其次,其他为褐色及杂色。
藏牛是海拔达 4500 千米 的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家牛品种。主产区一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上游及其支流,以及毗邻的草甸草场。
峨边花牛
峨边花牛,高105-125厘米,重210-360公斤。被毛为贴身短毛,基础毛色为黄白花、黑白花,白斑图案类别有白带、白头、白背、白腹、全色、白花和白胸月,部分牛只有晕毛。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腹圆大而不下垂。四肢短而结实,蹄小而圆,蹄质坚实。角的形状有多种,以角尖斜向两侧分开并略向前倾的倒八字角居多。无肩峰,颈垂大,胸垂小,无脐垂。
峨边花牛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小凉山北坡的峨边县中山地带的彝族聚居区,其邻近的大、小凉山亚高山地带,以及汉源县等均有少量分布。
峨边花牛原产于大、小凉山海拔800~2000m的中山地带的彝族居住区,是由当地黄牛群中分离出的花牛个体,经彝族人民选育而成。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小凉山腹地彝族聚居区交通阻塞,没有外地牛种引入。彝族群众一贯认为花牛是祭祀和肉食的上品,专选花牛放牧于草山草坡,不作役用,供屠宰祭祀后食用。
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又称“抓地虎牛”,为中国罕见的黑毛黄牛品种。高120-135厘米,重360-460公斤。,以被毛、口、蹄、角、鼻镜等全黑闻名。
渤海黑牛主产区在山东省滨州市渤海沿岸的无棣、沾化一带,此外,东营、德州和河北省沧州地区渤海沿岸的几县市亦有分布。无棣县境内河流众多,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繁殖。当地经过长期自然、人工选择培育出了渤海黑牛这一优良地方品种。
涠洲牛
涠洲牛,高100-120厘米,重210-320公斤。背腰平直,四肢较短、健壮,体躯短圆、紧凑,体质结实,头长短适中,额平,颈粗短,肉垂较发达。全身被毛短而细密,基础毛色多黑色和黄褐色,腹下及四肢下部颜色较浅,略呈白色,有局部淡化。尾帚黑色或黑褐色居多。
涠洲牛的中心产区在广西北海市的涠洲和斜阳两岛,合浦县、银海区、铁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据《涠洲大事记》记载:“1662年,清代初年,厉行海禁。1806—1807年,清朝统治者以盗匪出外抢劫多居于涠洲岛为借口,再次厉行海禁、强迁岛上居民至雷廉各郡(即今雷州半岛和合浦等县)。1810年清政府常派兵船来往搜查,涠洲遂为荒岛。1821—1850年遂溪、合浦等地贫苦百姓百余人,因生活困难,偷渡涠洲,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史料记载,涠洲岛开发于100多年前,岛上居民多从雷州半岛和合浦县迁入,耕牛也随着移民带往该岛,可见涠洲牛是来源于雷州半岛及合浦县一带。现在的涠洲牛虽与雷州半岛及合浦县一带的黄牛有亲缘关系,但在涠洲岛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和优良牧草等条件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黄牛品种。
南丹牛
南丹牛,高100-115厘米,重190-300公斤。公、母牛颈垂都较发达,胸垂较小。中后躯特征表现为背腰平直、略短,腰角突出。基础毛色以黄褐色或枣红色为主,多数牛全身毛色一致。四肢下部为浅黄色或黑褐色,少量牛有背线,特别是年长的公牛较多见。尾帚毛多为黑色,间有蜡黄色,毛细短而直。
南丹牛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以中堡、月里、里湖、八圩4个乡、镇为主。在该县的其他13个乡、镇及相邻的环江县、天峨县、东兰县、金城江区等地也有分布。
南丹牛原产于广西西北部石山区的南丹县境内,是广西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南丹、天峨、环江等县的壮、瑶、苗、彝、仫佬等民族,历代都有饲养牛的习惯,并有杀牛办红白喜事的民族风俗。因此,南丹牛的形成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形成了爬坡能力强、适应性好、易于饲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独特地方品种。
平陆山地牛
平陆山地牛,高125-135厘米,重420-560公斤。公牛头部稍短而粗,颈短而丰满,并有较多皱褶和垂皮。母牛较清秀,鼻镜多为粉色或灰色。公牛角短而粗,母牛角稍细长。毛色有黄色、红色两种,其中以黄色为主。
平陆山地牛主产于山西省平陆县,在夏县及运城市盐湖区也有少量分布。
平陆为夏、周时期古虞国所在地,历史悠久,是“按图索骥”、“伯乐相马”、“唇亡齿寒”、“中流砥柱”等典故的诞生地,农业文明发展较早。产区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牧草茂盛,群众有打晒青干草和种植苜蓿的习惯,冬季补饲棉子及黑豆等精饲料,为牛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较好的饲料条件。当地山高坡陡,耕地块小分散,道路狭窄坎坷,需要腿短有力、蹄坚耐磨、行动灵活的牛只担任耕作和运输任务。以山地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要求牛只体格较小,易上膘、保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群众形成了适合当地条件的选种标准,要求“短腿、大身子、头如桶、眼如蛋、肩如伞、背如案(板)”,即所谓“爬山虎”类型的牛。由于交通不便,平原地区的牛只很难适应当地条件,牛群基本处于闭锁繁育状态。经当地群众长期选育,牛群体形毛色趋向一致,形成本品种。
盘江牛
盘江牛为南方中型黄牛,高108-125厘米,重220-400公斤。公牛肩峰明显,峰高于背线约8-15厘米不等;母肩峰一般仅略高出于背线2-3厘米,垂皮较长,自下颌延至前胸部。毛色黄色居多,其次为褐色和黑色,也有极少数是花斑的。鼻镜多数呈黑色,少数肉色。
盘江牛产于南北盘江流域滇、黔、桂接壤的广大山区,这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养牛历史悠久。
产于贵州境内的,当地原称关岭牛,分布于该省安顺专区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十九个县,而以关岭县所产最为闻名。
产于云南境内的,当地原称文山牛,分布于广南、富宁、砚山、邱北等八个县。
产于广西境内的,当地称桂西黄牛,原称隆林黄牛,分布于百色地区的隆林、田林、西林等县。
据1982年考察,上述三省接壤地区的黄牛,均属同一品种,应予归并,因盘江水系流经主要产区,故取名盘江牛。据1982年统计,共有盘江牛96万余头。
巫陵牛
巫陵牛,平均高105厘米,重230公斤。公牛肩峰肥厚,高出背线6-8厘米,母牛肩峰不明显。身体略长,中躯结构紧凑。肢长中等,四肢强健。全身毛色以黄色最多,栗色、黑色次之,一般体躯上部色深,腹及四肢内侧毛色较浅。
巫陵牛分布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产区的娄山山系、武陵山系和大娄山系以北地带,由于牛只来往频繁,产于湖南的湘西牛、湖北的恩施牛和贵州的思南牛来源相同,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体型外貌亦极相似,属同种异名,进行归并,取名为巫陵牛。
蒙山牛
蒙山牛,高110-125厘米,重310-470公斤。公牛角较粗长,母牛角较细短,少数无角。公牛髫甲较高且宽厚,母牛髫甲较低。腹部充实而不下垂,肌肉发达,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毛色有黄、黑、栗、红等色。
蒙山牛原产于山东省临沂市,中心产区包括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在沂蒙山区其他县(市)也有分布。
沂蒙山区有大量的山坡草地资源,适合放牧草食家畜。历史上,当地交通不便,种植业不发达,不少群众以繁殖母牛向外地出售为生,饲养种公牛的农户给公牛披红戴花游乡串集,任群众挑选配种,形成了群选群育的局面。在当地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和选育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蒙山牛以本品种选育为主,1956年后开始引入鲁西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锦江牛
锦江牛,体型偏小,头长而窄,耳平伸,公牛肩峰明显,母牛无肩峰,两者均有较小的胸垂。被毛以深黄色为主,其次为黑色。
锦江牛主产区在江西省高安、上高,主要分布于锦江流域两岸的宜春和新余两市。以及南昌市的新建县、九江市的永修和德安县。
锦江牛产区历来黄牛交易市场兴旺,而且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地的客商也常驻点高安选购黄牛。为了获取较高的养牛效益,产区养牛户长期坚持选育,高安的汪家、伍桥、石脑、村前等乡镇每年定期举办“斗牛会”,来自四面八方的畜主牵着身强力壮的公牛进行斗牛,促进了牛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的改善,对于锦江牛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隆林牛
隆林牛,高102-120厘米,重200-300公斤。公牛颈垂、胸垂较大,母牛稍小。成年公牛肌肉发育丰满,全身结构匀称,体型中等,背腰平直,四肢健壮。基础毛色以黄褐色为主,全身被毛贴身短细而有光泽,尾梢颜色以黑褐色和蜡黄色为主。
隆林牛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繁殖中心以该县的德峨、猪场、蛇场、克长、龙滩、者保等乡、镇为主,分布于隆林各乡、镇和西林县、田林县,并逐步扩展到毗邻的云南省广南县、师宗县及贵州省的兴义市等地。
隆林牛形成历史悠久,该品种是在喀斯特地貌环境和植物群落条件下,经过长期风土驯化、选育形成的广西优良地方黄牛品种。隆林、西林、田林等地的壮、苗、彝、仡佬等民族,历代都有饲养隆林牛的习惯。
冀南牛
冀南牛,颈垂及胸垂小,无脐垂。公牛前胸发达,肩峰突起。母牛体形较清秀,后躯稍高于前躯。角稍扁,长约十余厘米,公牛多为横角和向上内曲角,母牛多为前向角、下向内曲角及横角。毛短而稀疏,少数牛只有额部和局部卷毛。毛色多呈黄褐色。
冀南牛主产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以漳河两岸的大名、魏县、临漳等县较集中。
该品种产地与同属华北平原的鲁西和豫北地区相毗连,三地生态条件类似,商业联系紧密,历史上相互之间常有牛只交流和种牛调运,因而冀南牛与鲁西牛和南阳牛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和生产性能。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中南部曾大量引入南阳牛,对冀南牛产生了较大影响。
吉安牛
吉安牛,体型较小,但结构匀称。公牛肩峰较高,母牛肩峰不明显,胸垂均不发达。被毛以黑色和深黄色为主。
吉安牛主产区在江西省吉安市的青原、吉安、泰和、吉水、安福等县(区),在赣州市的石城、瑞金、全南和抚州市的黎川、资溪、宜黄等县及湖南省茶陵、衡山等地亦有分布。
吉安牛的选育历史悠久,南宋诗人杨万里著诗曰:“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丝蓑笠青箬”,表明至少在12世纪就已经有了吉安牛。吉安牛主要用于耕田,其次是拉车和拉磨等。当地农民对牛的要求是:不求行走速度快,但求力大而持久;选种时不求过于体大体高,但求四肢粗壮、“明筋露骨”和持久力强。因此,逐步形成了该牛个体小、筋腱显露、皮薄毛短的紧凑体型。
独龙牛
独龙牛,高115-120厘米,重310-350公斤。公、母牛在站立时头部常常昂起,立姿彪悍。肌肉发达、丰满厚实,沿着肩部隆起倾斜到背的中央,在末尾急降。整个体躯短圆匀称,颈粗短。全身被毛呈黑色和深褐色,四肢下部全为白色,有的头部或唇部具有白色斑块。公牛脖颈肌肉发达,颈下具有明显垂皮。角基粗大,向上渐呈圆锥状,两角向头部两侧平伸出,微向上弯。
独龙牛原产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一带,为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珍贵畜类。
对独龙牛的起源和形成历史,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尚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没有文字记载,对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一带的独龙牛的起源也就无从查考。但据当地民间流传,独龙牛是独龙江流域独龙族人民拘捕野生状态下的牛后长期驯养和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宜高山峡谷陡坡环境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珍稀牛种资源,其驯化时间据传已在百年以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当地志书记载贡山独龙江一带有“曲牛”分布。另有人认为独龙牛是印度野牛与普通黄牛杂交形成的一个品种。据近年对独龙牛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认为,独龙牛不大可能是印度野牛与普通黄牛杂交形成的。因此,对独龙牛的起源和形成历史,尚待进一步研究。
广丰牛
广丰牛,高105-140厘米,重220-400公斤。公牛肩峰隆起,胸垂比较发达;母牛肩峰不明显。被毛短而柔软,毛色以深黄和黑色为主。
广丰牛主产区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丘陵地带,主产区在赣东北的广丰县沙田、五都、七都、塘池、桐板、壶桥等乡镇,分布于玉山、上饶、横峰、弋阳、铅山等县,浙江省金华、江山和福建省浦城、崇安等地亦有分布。
广丰牛中心产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牛群长期自群繁育,无引进杂交的记载。该区环山梯田较多,旱地面积大,山间及农村道路多系风化后的细沙粒构成,牛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耕作行走,促使其四肢粗壮、蹄坚耐磨,故有“铁蹄牛”之称。广丰农民为增加收入,素有出卖“漂牛”(即培育牛)的历史和习惯。为了培育质优价高的“漂牛”,一般都选择体型高大、骨骼粗壮、体形紧凑、耕作力强的公、母牛留种,经过长期的选择,逐步形成现在的广丰牛。
甘孜藏牛
甘孜藏牛,高105-125厘米,重220-410公斤。肩峰小,公牛颈垂较大,母牛颈垂小,公、母牛胸垂均较小,脐垂小。尾长至后管下部,尾帚较小。被毛为贴身短毛,基础毛色主要为黑色和黄褐色,鼻镜颜色为黑褐色和粉色。
甘孜藏牛主产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半农半牧区县,包括康定、九龙、雅江、炉霍、甘孜、新龙、巴塘、稻城、泸定、丹巴、乡城、得荣等,遍布全州18个县。
甘孜州交通封闭,甘孜藏牛处于封闭式自群繁衍状态。早在殷周时代就有了黄牛和牦牛杂交生产犏牛的记载,说明甘孜藏牛饲养历史悠久。
复州牛
复州牛,高130-152厘米,重410-960公斤。躯干广深,背腰平直,胸部深宽,前躯发达。体质健壮,结构匀称。成年公牛头短额宽,角粗短、向上方弯曲。全身被毛呈淡黄色或浅红色。
复州牛中心产区在辽东半岛中部西侧的瓦房店市,主要分布于庄河、普兰店市、金州区等周边地区。
复州牛的形成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生活在复州河和岗崮河流域的广大农民,为了适应耕作黏沉土质的需要,用山东移民带人的华北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加以精心饲养培育,形成了一定数量体型较大的牛群。后来,又用朝鲜牛进行杂交,经不断选种选育形成。1959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把这一地方良种牛定名为复州牛。
川南山地牛
川南山地牛,高108-125厘米,重250-420公斤。背腰平直,长短适中,胸较宽。头略长,额宽平,鼻梁较长而直。公牛肩峰大,母牛肩峰较小或无。公、母牛胸垂大而有皱折。被毛为贴身短毛,额部无长毛,颈侧、胸侧无卷毛。基础毛色为黄色或黑色。
川南山地牛产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区,主产于筠连、珙县、古蔺、叙永等县,分布于兴文、天全、荥经、宝兴、汉源等县。
川南山地牛的形成时间无史料可查。川南地区是汉苗民族杂居的地方,养牛历史悠久。据《叙府县志》记载:“苗族风俗……为爱牛,耕牧兼用。苗人生产恃畜,苗俗以牛多为富,婚姻交际多以牛酒……唯农家喜喂托牛,历来畅销泸、贡和黔边。”1948年6月续修的《筠连县志》原称“筠连山牛”,并日:“山牛黄色,种山”,即为耕地。川南山地牛正是为适应丘陵和山区耕作,经勤劳的山区人民长期选育形成的适合山地类型的地方品种。
三江牛
三江牛,头大额宽,颈较粗,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深宽,前躯发育良好,中躯及后躯发育中等。四肢粗壮、端正。公牛肩峰大,母牛肩峰较小或无。公、母牛均无胸垂,颈垂小。
三江牛中心产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三江、白石、水磨等乡(镇)。茂县、理县等也有少量分布。
据调查,三江牛的形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农耕需要,在当地群众长期选育和饲养下,形成了现在的三江牛,长期以来从未引进过其他品种牛进行改良。
台湾牛
台湾牛,高115-127厘米,重230-280公斤.头部轻而细致,耳较大,角小而外向,肩峰小而明显,中躯发育较好,后躯发育不良。毛色有淡褐、赤褐和黑褐、甚至黑色。
台湾牛据称在公元六世纪由大陆第一批移入,主要来自闽、粤两省,分布在台湾北部的肩蜂较小,南部的肩峰较大。有人认为是两种不同血缘的后裔。在南部的可能受菲律宾牛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互相交换血液,南北两地牛的差异逐渐缩小。据1981年《台湾农业经济》第4期报道,纯种台湾牛所剩无几。
舟山牛
舟山牛,高115-140厘米,重300-510公斤。公牛颈部粗短,肩峰高耸,前躯发达且深而宽,胸围较大,母牛颈部略细长,肩峰稍突起。背平直,腰平宽,背线上有个“上马旋”。全身被毛呈黑色,毛短而富光泽。初生犊牛被毛为棕色,断奶后渐渐变为黑色。
舟山牛主产于浙江省舟山市,分布于该市的定海区及普陀区。
舟山牛系数百年前从江苏北沙(今上海川沙、南汇一带)等地引进牛只,而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系从天台山引入牛只,由于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发达,牧草生长茂盛,草质好,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耕牛的饲养管理好,经长期的选种选配,逐渐形成了耕作能力强、体躯高大的舟山牛。
由于没有专门的保种场,加之无序杂交,纯种舟山牛数量急剧减少,由1980年的4900头下降到2006年的104头,其中成年公牛35头、成年母牛56头,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早胜牛
早胜牛,高122-143厘米,高420-700公斤。体型外貌与秦川牛相似,被毛以红色和紫色为主,其次为红黄和黄色。
早胜牛集中分布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塬,以及相邻的和盛塬、正宁县的宫河塬、西峰区的董志塬和镇原县的屯字塬等。以早胜塬的早胜、中村、良平和平子4个乡镇为中心产区。
早胜牛属秦川牛的一个类群,是早胜一带群众陆续从陕西关中地区引入的秦川牛经长期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群体。据有关史料记载,从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四年(490)开始,当地群众选育形成了体格较大的早胜牛。从清同治年间起,当地群众习称所养的牛为“东牛”。1959年西北农业展览会活畜馆首次将两头产于早胜塬的东牛作为“早胜牛”进行介绍。1986年版《中国牛品种 志》中将该牛定为秦川牛中的一个类群。
徐州牛
徐州牛,高110-135厘米,重300-440公斤。公牛角大,以龙门角、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常见,呈琥珀色、扁圆形。肩峰不明显,颈垂、胸垂不发达,脐垂不明显。被毛短密,主要为浅褐色尾梢颜色较深,为褐色。蹄角呈黑色和琥珀色。
徐州牛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东部地区。
徐州地区有2000多年的养牛历史,该市睢宁县出土的汉墓石刻耕牛图就是佐证。徐州牛原系鲁西牛的一个类群,引入徐州后,经过当地农民长期细心饲养和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徐州牛。近40余年,该牛经历了数次引进杂交过程,20世纪60年代引进荷斯坦奶牛杂交,70年代与秦川牛杂交,80年代又用引进的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杂交,造成了纯种牛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平武牛
平武牛,高108-126厘米,重260-500公斤。公牛肩峰较大,母牛无肩峰。颈垂、胸垂较大,无脐垂,尾帚较小,尾长至后管下部,尾梢颜色为黄色或黑色。全身被毛为贴身短毛,额部无长毛,基础毛色为黄色或黑色。
平武牛主产于四川省平武县的南坝、平通、大桥、土城、旧堡、锁江、大印、豆叩八个乡镇,分布于全县25个乡镇。
平武牛因产于平武县大山地区而得名,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遗传性能比较稳定的平武牛。
三河牛
三河牛,为近代培育品种。高130-156厘米,重550-1000公斤。毛色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或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下、腹部下方及尾尖呈白色。有角、稍向上向前方弯曲,有少数牛角向上。
三河牛是我国优良的乳肉兼用品种,因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根河、得勒布尔河、哈布尔河)地区而得名。90%以上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其次分布在兴安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近年来,三河牛巴被引至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早在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时期,俄国员工带进_批奶牛,其后在1912~1917年间,俄国人又运进大批奶牛。1917~1923年,逃亡到中国的白俄又带进各种奶牛。这些奶牛中大部分为西伯利亚改良种,种公牛大多为西门塔尔牛;其次还有少量雅罗斯拉夫、霍尔莫哥尔和瑞典牛等。
1954年以后,国家设立了以培育三河牛为主要任务的种牛场,开始进行系统的选育工作,至1976年在保持三河牛耐高寒、耐粗饲、易放牧、适应性强的情况下,使其生产性能已有显著提高,体质结构明显改进,毛色体型也逐渐趋予一致,优秀的遗传品质更为稳定,并于1982年制定了三河牛品种标准。
草原红牛
草原红牛,为近代培育品种。高124-137厘米,重300-750公斤。大部分牛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略向内弯曲。全身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有小片白斑,角呈蜡黄褐色。
主要产区包括:内蒙古的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盥,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通榆、镇赉、大安、洮安、乾安、长岭等县,以及河北省的张家口和张北县等地。
早在1936年,在内蒙古鸟兰浩特即用乳肉兼用型短角牛杂交改良当地的蒙古牛。1947年又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纯种乳肉短角公牛,于1952年在国营农场和少数社队,用以杂交改良浆古牛。1973年以后,由于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推广,扩大了优良种公牛的利用率,促进了育种工作的开展,对增加草原红牛的数量和提高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为近代培育品种。高120-145厘米,重430-950公斤。角尖稍直、呈深褐色,角大小适中、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毛色呈褐色,深浅不一,顶部、角基部、口轮的周围和背线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眼睑、鼻镜、尾尖、蹄呈深褐色。
主要产于新疆天山北麓的西端伊犁地区和准噶尔界山塔城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分布于金疆的天山南北,主要有伊犁、塔城、阿勒泰、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区。
新疆褐牛是引用纯种瑞士褐公牛和有该种牛血液的阿拉塔乌公牛,对本地黄牛进行长期的杂交改良,级进至三代以上,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早在1935-1936年间,在伊犁、塔城地区曾引用瑞士褐牛与当地牛进行杂交。1951-1956年间,又先后从苏联引进几批阿拉塔乌牛和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有计划地在全疆重点地区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和选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本品种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1977和1980年,又从西德和奥地利引入三批纯种瑞士褐牛。这对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新疆褐牛的优良遗传品质起了很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