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刘钊率队离京(刘卫东履痕)

淄川融媒消息说到母系社会,让人很容易与原始共产主义、刀耕火种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似乎是那么遥远、缥缈,……然而,这次云南之旅,其中一个去处,就是前去探访眼下被社会学家称为 “母系氏族文化活化石”—— 人类社会最后的“女儿国”的泸沽湖,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期冀的事。

女儿国刘钊率队离京(刘卫东履痕)(1)

作者:刘卫东

奔向泸沽湖

告别了丽江古城,我们乘车翻跃三座跨度600余里的大山,直奔泸沽湖,去探访山那面人家——“女儿国”。汽车奔驰了七个多小时,走过著名的山路十八弯,跨越了久已闻名的金沙江,有时右首是悬崖陡壁,左侧则是万丈深涧,金沙江犹如一条巨蟒,在山涧里盘来绕去,波涛滚滚。此时若侧目下视,保不准便会产生一番惊心动魄的晕眩。望着湍急的金沙江水奔腾远去,不仅想到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北上抗日的壮举。今年已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了,想到中国革命胜利成果真是来之不易,对那些革命老前辈顿时升腾起一种崇高的敬意。

导游是来自泸沽湖摩梭族的曹氏表兄妹,表兄21岁,表妹19岁。一路上,他们兄妹俩穿插着为我们讲述“女儿国”的故事。其中有第一个“走出女儿国”的杨二车娜姆、有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大狼和广州女孩”的故事等。讲到兴致之处,便教大家学唱泸沽湖一带青年男女所唱的《泸沽湖情歌》,歌声随山风飘荡在山间:“……小阿哥,小阿哥,不远千里来相会,井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小阿哥,小阿哥,玛达米,玛达米。……情妹妹,情妹妹,满山金菊你最美,你是明月当空照,我是星星紧追随。情妹妹,情妹妹,玛达米,玛达米。”歌中的“玛达米”是摩梭人唱歌常用的感叹语,相当于我们汉族的“啊”,藏族的“呀啦嗦”。可我们的这些同胞们,一听“玛达米”便与“卖大米”挂上了钩,所以,当唱到“玛达米”时,大家便唱“卖大米”,并且特别的用力,调门特别的高。唱完后,便是一通欢笑,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

凄婉动人的传说

下午3时许,车子停在泸沽湖畔摩梭族人居住的寨子——落水村边。

我们被安排到一家当地人开办的摩梭风情客栈住下之后,便相约坐上泸沽湖独有的猪槽船,向被称为“蓬莱三岛”之一的里务必岛驰去。船桨荡开层层涟漪,湖水清澈透明,能见度可达十几米深。湖中游鱼依稀可见,与往来船上的摩梭女色彩斑斓的盛装相映成趣。船泊岛边,人们沿石径拾级而上,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里务比寺出现在眼前。寺中除喇嘛庙外,还有末代土司墓、马尼堆等文物古迹。

导游动情地告诉大家: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距丽江县城280公里。因湖的形状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湖面面积约52平方公里,最深处90多米,是云南省的第二深湖泊。泸沽湖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湖水便是雪山冰雪融化后汇积而成的。湖面极少有风,水平如镜。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云海迷茫的万山之中。环绕在泸沽湖四周的群山,森林茂密,静谧安详。传说山上有一位名叫格姆的女神,保护着山下摩梭族人的幸福与安康。这里建有祭祀女神的寺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摩梭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转山节来祭祀女神。泸沽湖地区由于人烟稀少,是目前全国范围内遭受人为破坏最轻、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

谈到湖的由来,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婉的传说:相传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的一个夜晚,由于过分缠绵,不知不觉中,东方已露出鱼肚白。天亮后男神就回不去了,所以当男神在匆忙中跨上马背,打马准备离开时,天亮了。神马在一惊之下,踩出了一个深深的马蹄窝。此时,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回首探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这便就是后来的泸沽湖,她自己也因悲伤过度化为格姆山。

“看,那就是格姆女神山。”随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夕阳之下,湖的右侧横卧着一座美丽的山峰,那情形恰似一位正进入梦乡的睡美人,仪态万方,楚楚动人。

“无怪乎这泸沽湖如此的美丽,原来是用爱情的柔情蜜意浇灌而成的。”不知是谁打趣了这么一句。

探秘“女儿国”

来到泸沽湖——“女儿国”,除了欣赏自然的景色,享受清新的空气外,应该说更令人感兴趣的还是沿湖而居的摩梭人的风情。

我们入住的这家客栈,是一家典型的摩梭人家的院落。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天井,组成一个四合院。院内的房屋分为正房、经堂、花房和畜厩。院中生有一棵高大的梨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五月间,梨子已有核桃那么大了。这家的阿舅告诉我们,这棵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谈到他们的生活与当地的风俗,他说,摩梭人的民居建筑多为二层方木垛成的井干式木楞房,以木板为瓦。屋内以火塘为居室的中心,一层是老人及未成年孩子居住的地方,二层是青壮妇女的居室。摩梭人的婚姻为“阿夏婚”,或称“走婚”,即夜合晨离。具体说来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青年男女彼此产生爱情,确定“阿夏”关系。白天,有“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己的母系大家庭中生活,晚上,男方再到女方家过夜。若双方不愿继续这种关系,只要男方不再到女方家来,或男方来后女方拒绝打开“花楼”门便可,不需举行任何仪式。

在泸沽湖,白天可以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划着古老的摩梭独木舟,当地称“猪槽船”,享受蓝天、阳光,网鱼、垂钓的乐趣,也可以登山、骑马或攀岩、探险。晚上,摩梭村寨都举行篝火晚会。

路上导游曾告诉我们,这篝火晚会,便是青年男女选择自己“阿注”的时机,摩梭族姑娘若是看上了青年男子,便会主动与之携手跳舞,其间用手指挖那男子的手心,便是告知自己喜欢他。如果这位小伙子也看上了那位姑娘,这便具备了“走婚”的条件。

那天晚上,大家在客栈里领略了摩梭人家独特的“咣当酒”和“猪膘肉”的风味之后,随着人群来到篝火晚会的现场,很多摩梭小伙和姑娘们围着篝火,和着乐手悠扬的笛声节拍,跳着欢快的舞蹈。晚会结束后,在摩梭风情园夜宵对歌时,路上学来的《泸沽湖情歌》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在返回客栈的路上,导游带领我们来到大狼在泸沽湖边开的酒吧,凑巧他跟那位广州女孩都在,凭着他们的名气,生意还挺红火。说明来意后,大家约他们一块合影留念,他们愉快地答应了。

告别了大狼们,我们来到泸沽湖边,但见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空中,此时的湖面上,没有了小舟,没有了人影,没有了鸟鸣,只有那弯明月映在湖面,湖水正在摇曳着她那长长的光影,恰似一位母亲抚慰着婴孩,送他慢慢地进入梦乡。这里绝无尘世间的喧嚣和浮躁,也没有各种霓虹灯的光怪陆离,似乎整个“女儿国”都沉浸在一派温馨、祥和的静谧之中。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被泸沽湖边的夜色所深深地陶醉了。

此后的时间,便是摩梭人乘着夜色,悄然进行他们串花楼、会阿注的时候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