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青山弯弯的河(有青山为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高高的青山弯弯的河(有青山为邻)(1)

图①、图②、图③分别为“熊猫新村”一角、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内的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风光。 图片均为高华康摄 制图:赵偲汝

食材全部到位,五十间客房也已收拾妥帖。刚喘口气,何永芬接到电话,客人行程暂缓。没有我想象中的失落,她不紧不慢地说:“留得青山在,客人迟早会来。”

房前屋后都是青幽幽的大山。虽一片青绿,却不单调。黑白二色栖身其中,时不时出没。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村,是全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正是这不同凡响的黑白二色,在不动声色间为何永芬打气撑腰。

和村里另外三十八户人家一样,何永芬一家是从几百米外的高处,搬来邓池沟村新安置点“熊猫新村”的。就着地势,新村中一栋栋房屋按“川”字形分列。房屋之间,有花有草有树,有池有亭有桥,还有时不时从斜径旁、小溪间探出头来的卡通熊猫形象。外墙面上的“米”字格木条,屋顶上的小青瓦,尽显川西民居韵味。

之前,何永芬家二十多亩地里种着玉米、土豆等粮食,也种着一些药材。后来“退耕还林”,她家剩下的地不到四亩。没多久,它又来了。蜂桶里的蜜没来得及割,它捷足先登。它就是当地人口中的“黑白熊”“白熊”“花熊”,打不得骂不得的国宝大熊猫。

那时候,正赶上政府号召生态移民,何永芬决定,搬到新村去。

虽说图纸上的新村好看,但大家心里还是舍不得老屋。乡领导把大伙聚到一起开会,鼓励大家办民宿、搞旅游:既给大熊猫让出了生存空间,也可以依托青山绿水与大熊猫发展旅游,把日子过得更好。

何永芬从此就暗暗留了心。不光自家办起民宿,一些村民闲置的房屋,她也租了过来。

2015年新村甫一落成,中国扶贫基金会便组织民宿经营者们去杭州开眼界、学技能。回家没多久,订单来了。起先是省内的,然后是国内的,紧接着,国外的也来了……何永芬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从7月1日至8月31日,房间一天没空着。

新村客源一直好。尤其夏天,汽车从村口蜿蜒到了山腰。有人这时候才回过神来,说大熊猫“抢”了一块地走,还回一碗“饭”来。何永芬却说,招来游客的既是大熊猫,也是这青山绿水。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山上的草和树、兽和鸟,不是远亲也是近邻,都应当善待。”何永芬感慨。

离开邓池沟村,汽车沿S210线驶出不久,依山而建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小楼院映入眼帘。

四十七岁的李贵仁在这里工作已二十八载。从巡护员到大水沟锅巴岩片区负责人,他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巡山。近四万公顷的地方,一草一木他们都要看护,一禽一兽他们都得照管。

那年,初中毕业的李贵仁受父亲影响,干起巡护员。李贵仁的父亲李武科不简单,他曾照看过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大熊猫“巴斯”。

1984年2月,一只下山觅食的大熊猫误入冰河,被当地农民解救。这只大熊猫后被称为“巴斯”。当时“巴斯”身上长满密密的脓疮,照看它的任务,交给了正带着没娘熊猫“安安”的李武科。李武科把“娃们”带回家中,晚上和它们睡一张床,白天同它们住一间屋。喂奶时,他一手一个奶瓶,顾此也不失彼。“娃们”上厕所,憋出一身汗的却是他。在李武科的精心照料下,“巴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告别宝兴,几经迁徙,“巴斯”落户在了福州动物园,后来,成为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回忆起二十年前那场拯救“戴丽”的行动,李贵仁历历在目。当时,得知锅巴岩山崖上有大熊猫受伤,李贵仁和同事火速赶到现场。没想到,因天色向晚,看不清人们意图的大熊猫不肯现身。第二天,白雪皑皑的山上,搜救队伍几经努力,仍是一无所获。大家正心急火燎,一块白里透红的雪团从头顶掉落下来。把大熊猫“请”进铁笼后才看清,这只不到两岁的大熊猫,右耳朵被撕扯掉不少,左后肢也是血肉模糊。经医生现场处理后,“戴丽”被紧急送到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最终虽然活了下来,左后肢却没能保住。

说起“戴丽”,李贵仁的情绪有些低落。讲到“硗远”,他的神情才重新舒展开来。那年,硗碛乡柳落村的老乡在山林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硗远”,出差在此的县公安局干警当即带着它往县医院赶……从医院回来后的“硗远”被交到李贵仁手上,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照顾受伤的大熊猫,父亲的经验值得学习,但去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进修过的他不会照抄作业,他有自己的见解。“硗远”也争气,在李贵仁的照顾下恢复得良好。

去深山老林里巡视一趟,有时要花上五六天,只有轮休时才能回家团聚。我问李贵仁,有没有嫌弃过工作单调,他却“答非所问”:以前没有大熊猫、金丝猴活动的区域,现在有了;山青了,水绿了,这样的环境,大熊猫最喜欢了!

如今,李贵仁每个月仍要“撵”自己上山两三回。否则他心里会慌,脚底板会痒。

汽车继续往夹金山开,二十分钟后,到达硗碛乡夹拉村芦山地震后易地重建的仁朵藏寨。开民宿的王开志,为我泡上一杯茶。袅袅升起的热气里,时光在他的讲述中展开。

曾经,硗碛乡每一条山沟里都有大熊猫出没,“能见度”最高的是和平沟。王开志十九岁起在生产队里放牛,和大熊猫相遇的机会自然也更多。

然而后来,几百名伐木工开进和平沟,参天大树纷纷被砍伐。从此,大熊猫来得越来越少,泥石流却来得勤了。

和平沟情况改善得益于“天保工程”,伐木工变成种树人。在那之后,一度难见到的“黑白熊”,渐渐又成了常客。

植春玉是王开志的妻子。那天,她同女儿女婿去一道山梁采摘野菜。走了一个多小时,临到目的地,一行人停下脚步。只见七八米外的白杨树下,一只大熊猫幼崽半卧半躺。试着向它靠近,它一点儿也不躲闪;大声叫它让路,它竟纹丝不动。凭经验,植春玉知道小家伙生了病,此番拦在路上,便是为了求救。顾不上采摘野菜,三人背着“病号”一刻不停往山下跑。接到电话的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驱车赶来。临上车,大熊猫回头“啊”了一声。工作人员心细,见植春玉红了眼圈,提议她将大熊猫搂抱怀中,拍张照片留念。拍照时,小家伙不仅相当配合,病也好像好了三分。

听王开志讲过这段往事,我的目光移向了植春玉,问她:“最近一次看见大熊猫是什么时候?”

女儿王洪梅抢着回答:“就在几天前,离我家不到五百米的一道边坡上。十几个人围观,它也不惊不诧。我当时就把情况报告给了林业局。”

比起女儿,王开志的语气要平静得多:“住在和平沟,我们更应该懂得‘和为贵’。毁林容易成林难,这青山,这林子,这熊猫,都是我们要珍惜的好邻居。”

自硗碛乡场上到夹金山顶,公路上横着五道桥。柳落沟的入口与头道桥相隔不远。

朝阳下的雪山一派庄严。对于罗卫东来说,这是十年来无比寻常的一个早上。他和夹金山林业局柳落沟森林管护站的三位同事,共同看护着七万八千六百多亩森林。

站定在一块草坡上,目光划出一道长弧后,罗卫东侧身告诉我:“这些树,除了靠近山脊的原始森林,剩下的差不多都是我们栽的。”

不管语调还是神情,罗卫东没有表现出一丝得意。我正暗自惊讶,他又补了一句:“砍树是十年,栽树也是十年。”

高中毕业,正遇上夹金山林业局招考伐木工,罗卫东报名并被录用。进了山沟,遇到直径一两米的大树,成为伐木工的罗卫东先拿油锯在树上开出凹槽,再将身子蜷进凹槽里作业。“天保工程”启动后,罗卫东和工友们放下油锯斧头,扛起挖锄铁锹。起先在西河,后来到柳落沟,罗卫东都是班长。冬季挖坑,长宽各四十厘米、深二十厘米的树坑,一亩地得掘出一百三十个;开春栽树,需要背着二十厘米高的上千株树苗,徒步四个小时;接下来,没有一天不是弯腰上万次,不是一次次汗湿了全身。十年之后,罗卫东估算过,自己种下的树至少有五万棵。

柳落沟管护站最多时有三十多人。罗卫东的岳父和妻子退休前也在这里种树。蹚过一道溪流,穿行在一条条山坳中,罗卫东为我指认起一块块林地时,很有些如数家珍的味道:“这是我栽的,这是妻子栽的,那是岳父他们栽的……”此时再看他的脸,比起之前明显明亮了许多。

攀上一道陡坡,一块不大的平地上,我与它们相遇。那是一片冷杉,二十多米高,如仪仗队员般站直了身子。仰望它们,那傲岸的身姿让人感动于生命的旺盛与热烈。此刻,林深处传来金丝猴的叫声。听得出来,它们精神抖擞,心情不错。

眼前一幕,让人感到有些突然。罗卫东蹲下身子,张开手臂,缓缓地,把一棵树搂抱在怀中。而后,把脸贴在深灰色树皮上的他,笑眯了眼说:“加挂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柳落沟管护站’牌子,我们的腰杆比以前挺得更直了。”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宝兴片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记住了这一幕。这是2022年4月10日的午后,夹金山麓,柳落沟中部,山势突然缓和、阳光悄然折叠的密林里,在一棵高大的冷杉树下。《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1日 08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