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1)

亚里士多德

儒家的中庸思想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事实上,中庸思想并不是孔子等中国哲学家的专属,很多西方的思想家也十分推崇中庸思想。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十分值得探析。

中庸主义又称中道,与极端主义对立。强调的是缓和矛盾,处世做人需要避免偏激。由于政治体制、文化内核、经济形势等存在差异,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

孔子的中庸政治思想,强调的是与周礼的结合,从爱己出发,爱他人,上升到爱社会,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更像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方法,并没有对社会治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对而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和政治领域进行了很好地融合,他为古希腊的城邦建设开出一道道妙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2)

孔子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的根基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详细记载他的道德观,其中有这样一条关于道德行为的凝练规定:“节制与勇敢都是为过度与不及所破坏,而为适度所保存。”

适度,指向了中庸思想。可见,他认为,过度或者不够的节制与勇敢,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恰到分寸才可以。是否能把握住分寸,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有德行之人的标准。

1. 适度节制——城邦幸福生活的试金石

中产阶级构成了城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维护好这一群体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古希腊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要课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这部分群体想要获得幸福生活,首先要从自身懂得适度的节制开始。

中产阶级就是处于富与贫状态之间的阶层,他们如果不懂得节制金钱的欲望,很容易掉落至贫穷的状态。因此,他认为,中产阶级的人们,应该掌握节制之道的精髓,才有利于从思想层面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但是过度的节制,抑制一切欲望,又是不利于阶层流动的。正如柏拉图所言,“节制应该强调协调或和谐”。只有当中产阶级普遍探求出一种节制的平衡,才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幸福生活。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3)

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的根基

2. 守法的公正——理性的人的根本

苏格拉底为追求正义慷慨献身,让其徒子徒孙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意识到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的重要性。而他们认为,想要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从培养具有公平正义思想的人开始。

亚里士多德提出“守法即平等”,“合法即公正”。他认为,一个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如果一个人不遵守法律,他就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公正的人。

这一概念,如果放置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上,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后来者的指明灯作用了。

伟大的先贤——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无神论以及言论自由等观念,都十分具有真理性,却是为当局所不容的。当他被判处死刑时,有徒弟给他提供了逃脱囚牢的办法,他却认为法律至高无上,是不能违背法律的意志的,于是放弃生的机会,慷慨赴死。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4)

苏格拉底

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眼中,先贤苏格拉底是一个极其理智的人,他对于法律的维护与尊崇,让后来者肃然起敬。用亲身经历对他们的思想体系起到指导作用。

如果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像苏格拉底一样,守法护法,就达成了亚里士多德向往的公正社会。

二.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在城邦与政体方面的融会贯通

在亚里士多德观念中,城邦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集团。”正因如此,具有节制、公正等优良德性的公民,构成的城邦也具有了优良的作风。这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当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延伸至城邦与政体方面,则更加具有实用性。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5)

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在城邦与政体方面的融会贯通

1. 中庸政治思想的巧妙——城邦规模

当亚里士多德把中庸政治思想呈现在城邦规模上,就可以知道他把这一思想运用得有多巧妙了。不应该小国寡民,也不应该过度扩张,“城邦的大小也应该有它适中的限度”是最好的状态。而判断适中的标准是“能达到自给生活的需要,又能使居民拥有闲暇的生活”。

这在现代城市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拉丁美洲的很多特大城市,由于城市过度拥挤,居民的生活质量十分差,卫生环境也是很糟糕。而人烟稀少也不行,会导致很多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因此,适中的限度十分重要。

2. 中庸政治思想成为一种规范——分权制衡政体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好的政体,一定是具有分权制衡特色的。首先,他强调三权分立的重要性,三个机构对应立法、行政、审判,不仅能让不同阶层的群体参与到政治建设当中,还能让权力达到一种平衡。

除此之外,公平正义思想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公民大会的设立,就是符合亚里士多德心中能体现公平正义的机构。它打破了贵族阶级的政治的垄断,让中下层公民也能参与到政治中来,使得民主政治趋向于理性。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城邦建设)(6)

公平正义思想

哪里有漏洞,哪里就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历来是政治家看重的一个要点。而陶片放逐法的设立,也是出于权力制约的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陶片放逐法是统治者最具有谋虑的制衡手段之一。将威胁到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写到陶片上,得票多的人,就会驱逐出境。这让权力运行达成一种精妙的平衡。

三、总结

基于老师柏拉图等先贤的思想,源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践,不止步于为人处世之道,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超越了古希腊的时空局限,对当时的民主政治发展以及城邦治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基础上,他著述了《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在西方政治学中举足轻重的巨作。他的中庸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的发展起到了启蒙性意义。直至今日,他的中庸“政治思想”都能为当今社会的政治治理提供良方。

参考文献

【1】.马帅.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公正”思想研究[J].大众文艺,2019,No.474,281-282.

【2】.陈君;崔恒.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No.186,56-60.

【3】.肖立国;申发文.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的探析[J].蚌埠党校,2020,No.93,28-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