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易门六个坚持)
近期,易门县在去年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功的基础上,近期又研究制定了《易门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五项重点工作和47项具体任务,突出“六个坚持”,以钉钉子精神努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把创建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施工图和时间表,减少工作随意性,在经费人员上为活动开展提供条件,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真正把“高位”与“推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全社会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转化为对创建活动的参与和支持,推动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再上新台阶。
二是坚持群众至上。始终秉承让百姓得实惠的理念,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形式上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上与群众息息相关、成果上由群众共享”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开展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作,推动现代生活方式走进传统少数民族村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从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各族群众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各族群众发挥智慧和力量共建美丽家园,使示范创建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户与户、村与村、镇与镇比的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扩面提质。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拓展渠道,把创建工作融入各级各部门和各行业中心工作之中,对照创建标准和测评指标将单位工作特点与民族文化有效融合起来,大力推进“八+N”活动全覆盖,以贴近实效、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建内容,层层抓点带面,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富有易门特色的示范单位,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县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四是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把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增强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开发了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色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推进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经济发展优势。同时,牢牢把握民族工作舆论主导权和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舆论氛围,让各族群众从内心深处直观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现实变化,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美好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与易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软件、硬件一起抓。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八+N”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集聚民族团结正能量,营造民族团结好氛围,让“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健全和落实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要求,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推进“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
六是坚持务求实效。按照创建工作相关要求,聚焦“民族”“团结”“进步”这些关键词,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带动全局工作开展,使各族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促发展、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乡村治理等为主要抓手,着力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最大程度释放民族团结进步“红利”,使创建工作成为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民心工程。
云南网通讯员 李如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