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新时代发展(包头市十四五开局半年发展综述)

包头市新时代发展(包头市十四五开局半年发展综述)(1)

包头市新时代发展(包头市十四五开局半年发展综述)(2)

时间无迹,奋斗有痕。

8月初,包头人的微信群被一份“2021年上半年GDP百强城市榜单”欣喜刷屏——包头上半年GDP为1627亿元,增速达到15.7%,排名上升最快,从去年年底的103位上升至86位,画出快速增长的精彩弧线。

欣喜!来自于全市上下把“跑起来”从口号转化为行动的勇气;

振奋!来自于经济发展从艰难转型到逆势追赶的趋势及显效。

包头市新时代发展(包头市十四五开局半年发展综述)(3)

↑ 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一角。

包头市新时代发展(包头市十四五开局半年发展综述)(4)

↑ 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光伏设备安装生产。

今年年初,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击鼓催征稳驭行,东风浩荡满目新。

包头,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工业城市,以“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奋斗之姿,在开局之年关键处落子,下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先手棋。

心之所往,勇毅笃行,包头交出“向好”答卷

6月30日,包头餐饮品牌策划人、胖墩和九悦合伙人柴园在微信圈记录了几件事——

下午6点位于神华的九悦烤鸭露台餐厅已经满座;胖墩肉饼苏宁广场快闪店正红火营业;九悦小馆吾悦广场店当天收房开始装修;两天后九悦餐饮正式入驻万科城商街……

脚踏实地,破局重生。柴园等餐饮人所经历的消费市场的回暖反弹,是今年上半年包头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缩影。

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体现在服务经济恢复向好、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增强。

随着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上半年包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2亿元,同比增长15.2%;餐饮收入增长50.7%,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增长1.1倍。

“随着市场逐步复苏,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餐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包头市餐饮协会会长王玺说。

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体现在投资持续稳定恢复、投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上半年包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位居全区第一。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倍;民间投资增长47.4%。

“投资结构正持续改善,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倍,高于全市投资9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倍,占全市投资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技改步伐明显加快。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达4.7倍,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包头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刘美霞说。

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体现在外贸保持稳步增长、外贸拉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包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9.4%,总值居全自治区第一,对自治区外贸贡献率达53.94%,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推进有力。国有企业继续保持外贸领军地位,北方股份实现我国高端矿山装备批量出口澳洲和欧洲两大矿业高端市场。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27亿元,同比增长15.7%,位居全区第一,总量位居全区第二位。

增速代表着包头开始“跑起来”的态势和速度。

“来之不易,倍加珍惜。包头找准发展定位,立足发展实际,抓营商环境,抓招商引资,抓干部队伍,出新变化、创新业绩!”原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二级巡视员白晓清为包头发展取得的成效点赞。

更好的生活,是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共同期盼。理性的数据之下,是温暖的民生指标在稳稳托底。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经济稳。上半年包头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6.5%。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增长30.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增长14.5%,城镇登记失业率3.8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包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0%,快于城镇居民4.1个百分点。

新征程上,不会一帆风顺。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困难也不可小觑。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战略定力。

包头市统计局专业人士分析:“总体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挑战并存,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压力较大。下一步要持续巩固‘稳’的基础,不断积累‘进’的力量,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新数据,新高度。新征程上,包头摆脱徘徊正步入发展上行通道,充满了逆势而起的后劲。

志之所向,乘风起势,包头开启“逐新”航程

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转型期的征程最艰难。

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之城,包头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景深中分析考量,可以看得更为清晰,彰显不凡意义。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趋势。

这是来之不易的坚实开局——

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4%;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倍……“十四五”开局半年答卷,反映出包头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迈入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路径,包头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导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锚定“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目标,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包头乘风破浪、奋楫前行。

3月1日,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在北奔重汽总装公司下线。这台氢燃料车为100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由北奔重汽和上海交大共同研制开发,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领军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北奔重汽集团提前谋划,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上半年北奔重汽新能源重卡订单量已超600台,销量大幅增长,在牵引车和自卸车领域位居行业第二名,市场份额上升至13.26%,领涨新能源重卡市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技创新居“十四五”各项任务首位,包头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这个第一动力。

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包头稀土耐蚀镀锌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48个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全部落地实施,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和重大进展的有22项;年内全社会研发费用强度预计达到1.93%,同比增长7%。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今年包头市先后印发《包头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和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方案,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逐新”启航,“携绿”同行。包头正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步履铿锵。

在稀土高新区,包头首个人工智能质检应用技术中心落户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通过AI赋能稀土板块,推动稀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稀土产业竞争力。

上半年稀土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稀土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5%、85.4%,稀土永磁、储氢、抛光材料产量分别增长38.2%、28.7%、67.8%,储氢和抛光材料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稀土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移5位、列第89位。

中流击水,新发展振奋人心。

在包钢集团,钢铁产业累计完成和在研的稀土钢项目70余项,目前可批量生产5大类、50余个品种“稀土钢”。上半年包钢经营业绩站上了67年发展的新高度,钢铁产业各产线产量总计破日产纪录239次,破月产纪录28次;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64亿元以上。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包头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机遇,推进绿色低碳、新型环保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成立20个招商引资工作组,共对接企业3596家,签约项目455个,目前已注册落地项目257个,实施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项目。

包头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同步推进,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重点打造碳纤维、光伏、高分子材料、新能源装备、数字产业5条新产业链,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实施的714个重点项目已经有712个开复工。

要发展,更要高质量的发展。

包头全年安排实施100项治理工程,全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减污降碳迎来“天蓝水净”。上半年包头优良天数为141天,达标比例为77.9%,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低于全国337个城市PM2.5浓度平均水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位列第一,是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保持总体稳定,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感受美好,体味幸福。老百姓在感受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感受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愉悦。

新转变,新气象。新征程上,包头告别“粗黑”以创新领航、借“智”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底色”。

情之所愿,凝心聚力,包头激荡“向上”动能

包头,向上,攀登!

眼下,包头人的斗志被重新激发!

团结就是力量,心齐才能前进。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正在形成争先恐后、奋力前行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正在按照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要求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不怕风浪高,重在桨要齐。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源于政通人和的“包头声音”。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今年1月4日,包头首次组织开展2020年包头市政府部门向包头市民报告听包头市民建议请包头市民评议活动。

在这场以人民为主角的活动中,市民代表们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倾听各个政府部门“一把手”述职。述职结束后,市民代表通过现场扫描二维码进行打分评议。

对包头人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新鲜”的亲民之举。活动开始半小时,就有56万人线上围观。活动结束时,在新华网总部首页推送中产生点击量75.3万。

“我全程观看了述职,非常震撼,感觉开创了包头乃至内蒙古营商环境的新时代。”来包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郑敦说。

时任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压力不小。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部门承诺的事情就得给市民兑现。”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忠看来,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政民互动。“之后,我明显感受到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足、对包头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李忠说,爱包头,为她自豪、为她发力,大家都真正行动起来了。

在中国二冶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王延祥的感觉中,周末去单位加班已经成为二冶人的一种新常态。令他骄傲的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上半年中国二冶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利润同比增长24.4%。

“在单位没有人要求你加班,大家都自觉自愿。也不会有人觉得辛苦,因为我们有时会看到,包头党政大楼里很晚还亮着灯光。”被这样的场景感染,王延祥内心常常涌动着上下同欲、齐心协力的激情。

建设新包头,都是同行者,没有局外人。

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

今年1月11日至12日,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上午,包头便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吹响“我们向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追赶的速度要更快,我们要从追赶者逐步变成引领者”的冲锋号。

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迟缓、片刻不能懈怠。同一天,包头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全力推进包头高质量发展。

顶格推动,聚力实施。一组组数字折射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包头速度”。

市级551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素持续精简,申请材料减少20%、办理环节减少24%、办理时限和跑动次数分别减少54%、40%,208个事项实现立等可取“马上办”。

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2%,市本级311个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一窗受理率达60%以上。首批66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周末不打烊”、“全年不打烊”成为服务常态。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的营商环境,再加上自身固有优势,让近者悦远者来。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上半年,包头通过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聚力绿色产业,赋能低碳发展”政企银专题对接会、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等活动,引来四方英才驻足交流、驻留创业。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过去他来内蒙古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年他已多次来到内蒙古,并多次与包头市领导进行沟通,每一次都围绕绿色产业发展、为谋取更好的“绿色未来”而来。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生态体系项目开发经理汪酝藉对包头的营商环境有了新认知,“从今年年初与包头市政府签约以来,包头对企业的合理需求响应速度之快、配合度之高、投资体验之好,在北方地区很少见。”

从相隔甚远到亲切走近,从情有所牵到同向而行,许多外来有识之士开始“爱上”包头。

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杨守彬说,今年他已经几次来包头了。自今年5月以来,企业已协议投资50多亿元,招引40多家强势企业陆续考察包头,通过“集群式招引”、“搬家式落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区,带动包头企业一起发展壮大。

情之所至,中国制造强国论坛首批17位参会专家学者受聘组建了支持包头产业发展智库,携手谋划包头现代能源产业崛起新蓝图。

情之所愿,北京、上海等26个省市内蒙古商会则挂牌变身包头招商引资联络处,为包头招商引资甘当红娘。

天时、地利、人和,包头正汇聚起凝心聚力、同向而行,人心思进、奋楫向前的磅礴伟力。

新能量,新动力。新征程上,包头挥手过往乘势起势,未来可期!

(来源:包头日报 记者:张海芳,吴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