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重大突破(985副教授提出肿瘤治疗)

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特有的依赖于溶酶体的细胞内降解途径,与众多疾病如肿瘤、免疫性疾病、神经疾病等具有密切的关系。自噬会为肿瘤的发展提供能量,同时还会降低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进而增强耐药性,因此抑制自噬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自噬是一个多步骤的动态过程,目前对其抑制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某一特定步骤,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治疗肿瘤重大突破(985副教授提出肿瘤治疗)(1)

针对这一问题,天津大学李楠副教授课题组受到围棋启发,提出了一种“围追堵截”的策略。通过将一氧化氮前药和超小铑纳米颗粒结合(uRh-mSNO NPs),构建了近红外光触发的自由基级联反应,同时生成GSNO与H (黑子),实现增强的自噬抑制效应用于肿瘤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A ‘pursuit and interception’ strategy of amplified autophagy inhibition for tumor therapy based on ultra-small Rh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IF=13.2)。

治疗肿瘤重大突破(985副教授提出肿瘤治疗)(2)

基于自由基级联反应的“围追堵截”策略增强自噬抑制用于肿瘤治疗

李楠副教授课题组的这一研究基于自由基级联反应,一方面,GSNO通过抑制LC3B的转化从而阻断自噬泡的形成(白子);另一方面,H 通过破坏溶酶体膜的通透性使溶酶体功能失调,从而无法与自噬体融合(白子),造成蛋白质、受损的细胞器等无法降解,最终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围追堵截”。这项工作为进一步探索自噬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治疗肿瘤重大突破(985副教授提出肿瘤治疗)(3)

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药学院”),药学院博士生梁晓阳同学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楠副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该学院于2000年8月成立,2014年初入选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推出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成为全国首批四个试点学院之一。近年来,学院在药物设计合成与技术开发、药物毒理研究、生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抗肿瘤中成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该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天津大学药学院仪器分析中心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中心于2009年成立,经过10多年不断的投入和建设,已成为学院重要的教学、实验与科研服务支持平台。

治疗肿瘤重大突破(985副教授提出肿瘤治疗)(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在增大,医药卫生也随即进入热门行业,药学专业人才大有可为。2022,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欢迎各位学子报考!

欢迎关注“天津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内容来源:天津大学官网,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官网,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