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电影(从芳华最终热播看冯小刚曾经导演的经典电影)
《芳华》由冯小刚执导、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几经周折,该片于2017年12月15日上映,单日票房连续三天夺冠,周日逆跌。上映仅三天,票房已破3亿。该片豆瓣评分达到7.9分,口碑相当火爆,而且还呈上涨趋势,这样的电影比较少见。该片不仅颇受中老年观众群欢迎,还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议。影片中对青春年华的生动侧写、对时代和人性的洞察入微都成为这个周末网络讨论的话题。一位网友戏称:“再不去看《芳华》,就没法和同事吃饭聊天了。”冯导一直是笔者喜欢的导演之一,今天就《芳华》的热播,盘点一下冯导曾经导演过的经典电影,从中也看看冯导的这些年的蜕变、成长历程。
一、《永失我爱》
《冤家父子》是一部喜剧影片,根据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由王朔、冯小刚执导,冯小刚、徐帆、胡小培主演。看宣传上面这个时候冯导已经是著名导演,说明实力还是有的,开始融入了后来的“冯氏幽默”。电影的置景和用光非常经典,把北京大杂院那股凄凉又踏实的味道拍了出来。但有些地方消解得实在过分,这些出人意外的桥段,的确很出戏,两相映衬,两代人之间的沟壑有一种戏剧张力。通过细节动作来渲染父亲自恋式的崇高姿态,并以发觉镜子中儿子的窥视而尴尬收场,还增加了一系列的情节为传统的父亲形象"卸妆" 。总之,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从此,冯导走向了喜剧电影这个大方向。
三、《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是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也是冯小刚与葛优合作的第一部贺岁影片,这部影片百看不厌,而且后来冯导拍的《私人定制》就是对这部经典影片的怀旧,那个时代的电影基本都是或正经严肃或温馨感人,《甲方乙方》的横空出世让大家发现原来还有这样风格的电影,冯小刚凭借这部电影开辟了冯氏喜剧之路,在中国电影史上搏得一席之位。一旦想到这部影片,脑海中就会闪过一句台词,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
四、《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是冯小刚的代表作,也正代表了冯小刚的风格,冯式的喜剧,主要是因为这种特别接地气的幽默。片中人物基本都是京式的,带着京味的贫。又是乐观的,带着落地生根的韧性。是向上的,带着不向生活低头的努力。是幽默的,带着底层生活的艰辛。又略带讽刺,但也不刺痛,是对其他生活方式调侃的呈现。很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笑声中带一点点小沉思,贫嘴中带一点点小煽情。这时冯小刚与葛优的合作已经渐入佳境、炉火纯青。
五、《没完没了》
《没完没了》是冯小刚的第三部贺岁片,同样是用夸张的手法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样充满着京味,同样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但该片并没有取得前两部影片的轰动效应。可能是观众有些审美疲劳,冯导老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略觉乏味,亮点在于傅彪的表演,他将阮大伟的无赖相演得活灵活现。不过这部电影笔者也很喜欢,看了无数遍。
六、《大腕》
《大腕》依旧是冯小刚与葛优这对黄金搭档的杰作,作品很接地气,该片是一部最具喜剧效果和讽刺效果的贺岁片,无论是片中那些荒诞的故事还是那些最具经典的台词至今都会让我们津津乐道,例如:“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 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冯导眼光长远,早在2001年就向观众传递了房地产市场要崛起的预言,可惜那时笔者还是个小学生,不然进军房地产...然而有些事想想就好了。这部电影感觉冯导再次重回巅峰。
七、《手机》
《手机》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手机》,是冯小刚执导的一部贺岁喜剧片,讲述了事业如日中天的电视主持人严守一因为手机给他的生活带来快乐、爱情的同时,也使他的婚姻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可是每天都在演戏,也会身心俱疲。《手机》是一部讲述欲望与谎言的正剧,喜剧只是其点缀。通过讲述那些与手机有关的人和事,影片反应了一个讽刺的事实:在沟通日益便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是深了而是浅了。感觉冯导的电影也是自身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那个时候手机已经走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技术改变生活,使得我们的私人空间越来越小,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去做许多过去想不到的事情,同时谎言却因此而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容易揭穿。
八、《天下无贼》
《天下无贼》这部影片除了老搭档葛优,还有刘德华、刘若英、范伟的加入,使得影片的传播度或者影响力更加迅捷,而且就是这部片,推出了草根出身的王宝强。这是一部社会关怀的娱乐商业片,在狭窄的空间内尽力把故事做到有趣好看,事实上做得确实不错。多年后再度重温依旧是那么经典,不管剧本还是角色塑造再或者冯氏幽默元素都值得去回味,它是冯小刚贺岁片中的一个另类,虽然也有范伟打劫的极度搞笑情节,但是整体非常深沉,刘德华的角色继续试图做个好人,刘若英把女性的坚持和守护演绎的震撼人心,葛大爷难得的反派角色又一次贡献了经典。冯导说,他也不相信天下无贼。其实天下有没有贼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冯导不失本色地继续推出好片给大家欣赏。
九、《夜宴》
《夜宴》是冯导于06年的电影作品,感觉04年拍完《天下无贼》后的冯导变了,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如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为国人”治病“,冯导也是发现拍喜剧的本意是讽刺,结果观众只是看到了喜剧,一笑了之。《夜宴》同样大咖云集,由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主演,阵容确实强大。那个时代冯导也只能是随波逐流,迎合观众的潮流,笔者看完之后,感觉心里有一些失落,就像是成长了,但是一些重要的东西终究会逝去。冯导不再坚持自己的”小人物式幽默“,从大场面、大投资入手,结果却不尽人意。
十《集结号》
《集结号》是一部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可能冯导开始从《夜宴》里醒悟,不能固定化格式去拍电影了,跟风可以,但是也要有自己的符号,《集结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影片,他的题材不重大,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通过表达战争的残酷,人如同蝼蚁一般被战争机器碾碎,从另外的角度突出了人性的尊严。影片以真实强烈的视听震撼,承载了真正严肃的重大主题。可以说冯导通过这个电影向以后的电影发展指出了方向。
十一、《非诚勿扰》
冯导创作《非诚勿扰》剧本的初衷是希望在08年贺岁的时候带给观众一个励志、深情的喜剧故事,“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能够克服这些灾害和天灾人祸对观众心理造成的影响,把这个阴影抹去。”冯导终于再一次回归到”冯氏幽默“这条路,相亲直到现在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现在相亲不再是受人排斥的一种谈婚论嫁的方式了。影片结局不错,贺岁剧其实也就是大家过年看完电影就图一乐,其实很简单。
十二、《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人感受到地震的无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亲情的可贵和生命的顽强。活着真好,它告诉人们,一切灾难只是暂时的,灾难并不能打垮人们,它只会使人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不禁感慨,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坚信:亲情是不变的永恒。一个人能够伤得了的人仅仅是真正无私爱他的人们。可能很多导演都不会去拍这种题材的电影,也就只有冯导敢拍,可能只是为了曾经自己苦苦追逐的东西吧。
十三、《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糟心的电影,导演又拍它,图个啥"?虽然我不知道冯导拍这个片子到底是图什么,有人说是赚眼泪卖情怀,但我们扪着良心问自己,这部片子是不是给我们还原了一段还算比较客观真实的、不为广大青年们所知的、抹不去的历史?历史是人们共同的记忆,而维系一个民族情感和关系的纽带就是共同的记忆。中国人喜欢反复研究历史,这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让人们忆苦思甜和更加团结。我觉得电影人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到票房。真正能留下印记的是那些真实发生的,可能会略带残酷的事实,虽然得不到全部人的喜欢,毕竟众口难调,而多数人都希望看到的是美好、皆大欢喜的结局,伤疤不去揭,不愿去碰触。所以说冯导是一个敢于挑战、敢于说真话的人。
冯导的电影体现了他一贯的亲民性,这也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冯导影片本土化的商业策略。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冯导明白自己在电影中必须找到观众的兴奋点,不像艺术电影要千方百计体现艺术家的个性,根本不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艺术电影是艺术家和自己叫劲,而拍娱乐片,不管导演愿不愿意,他必须和观众妥协,否则影片和导演都无法生存。在这一点上冯导的商业影片自然失去了国际化、外向化的荣誉,却获得了国人的赞许。以上只是笔者粗略总结,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