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台直播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成焦点)

■张文静 近几天,《开学第一课》成了社会讨论的焦点作为一档给全国中小学生观看的电视节目,除了因广告占用时间而没能按时播放之外,它的另一大主要“槽点”则是用几位缺少阳刚之气的“小鲜肉”明星参与宣传和表演节目播放后,一时间舆论沸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育电视台直播开学第一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电视台直播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成焦点)

教育电视台直播开学第一课

■张文静

近几天,《开学第一课》成了社会讨论的焦点。作为一档给全国中小学生观看的电视节目,除了因广告占用时间而没能按时播放之外,它的另一大主要“槽点”则是用几位缺少阳刚之气的“小鲜肉”明星参与宣传和表演。节目播放后,一时间舆论沸腾。

其实,人们对于男性阴柔之风兴起的担忧由来已久。自从韩流文化传入国内,外表精致的男性明星就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和喜爱,也成为不少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近几年,随着国产“小鲜肉”明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种担忧更是达到了顶峰。

今年世界杯期间,当法国淘汰阿根廷时,朋友圈里广传一张法国足球运动员姆巴佩和国内明星组合TFBOYS对比的图片。网友纷纷表示,自己身边注重穿着打扮、精通化妆的男孩确实越来越多了。

人们不禁忧虑,这种“娘化”趋势是否会误导青少年的审美取向,让社会盛产“娘娘腔”,失去男子汉原有的阳刚之气和血性。于是社交网络上,“少年娘则中国娘”“娘炮误国”等言论甚嚣尘上,甚至呼吁“把这个娘炮当四害除了吧”的网文阅读量也很快超过10w ,点赞过万。

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赋予了不同的性别标签,这些标签是与生俱来的,还是社会角色潜移默化的影响?男性就一定不能借鉴一些女性的生活方式?这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年前,人们还认为女性一定要性格温柔、举止端庄,但近年来,性格直爽的“女汉子”也大受欢迎。不管是否打破传统的性别印象,活出自我的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

然而,在当前的语境下,“娘”对于男性来说仍然是一个极端贬义词,透露着软弱无能、责任感差、不够健康的含义。但仅依据一个人的外表就对其贴上某种标签,对其人格作出某种判断,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行为。一个硬汉不代表其就有责任感,一个奶油小生也不见得就遇事退缩,软弱不堪。判断一个人,不应看其穿戴了什么,而是应该看其做了什么。

说到底,如今男性“娘化”,是一种审美多元化的表现。而这种审美多元化,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如今,娱乐产业、消费主义发展迅速,娱乐明星也从单一的审美取向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近年来,拥有经济自主权和话语权的独立女性增多,也与“小鲜肉”明星的崛起有着密切关联。

不管是不够阳刚的明星还是打扮精致的普通男性,他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自由的,你可以不喜欢他们,但也不能责难、谩骂,甚至进行人格侮辱。这关乎公民权利。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大众媒体如何引导青少年,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事情。近些年来,大量唯美的同性恋电影制作出来后,就有人担忧这类电影过度美化同性恋群体,忽视该群体的真实困境,从而对青少年的性别认知和性别取向产生误导。对所谓“娘化”明星的展现也是如此。如果一味迎合青少年的审美偏好而让荧屏充斥同一类明星,确实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性别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但正确引导不意味着因噎废食,将这些不够阳刚的明星完全隔绝在孩子们的视野之外(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也是无法做到的),而是应当在颜值之外,更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这些公众人物的正面行为和内心品格。

而且,对于当下的孩子们来说,与能看到什么样的公众人物相比,让他们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去运动,去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去与人交往,去看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从而摒除偏见,形成多元的世界观,恐怕才是更紧迫的事。

《中国科学报》 (2018-09-07 第5版 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