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示意图(榫卯结构三配合)
榫卯的核心在于配合。不可否认,榫卯结构确实是好东西,但是要把榫卯做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很费时间。换句话说,榫卯结构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连接方式,做得好的话,可以管几十上百年,做不好的话,三两年就坏了。
前面讲过,咱们的老祖宗做的榫卯结构基本都是过盈配合。很多看过美国人做木工DIY的视频的人会发现:他们做的榫卯配合很松,榫头可以轻松放进卯眼,再拿出来。
当然这样做有好处,就是可以试一试配合情况如何。但是如果家具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成了全靠胶起作用。而且咱们知道,木工胶没有填充性,这样以来,可能谁也没起到作用。这跟“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个道理。
我刚开始做木工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后来慢慢了解了,那都是卖机器的人做的广告,或者他们请的“托儿”在作秀。
这种东西不是说谁的观点就一定对,每一个木工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又很难去验证,因为很可能需要等上几十年。
后来我看到一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杂志,有一位一看就比较讲究的美国老木工是这样解释的:榫卯结构的配合要做到你可以用身体的重力将榫头挤进卯眼里面,如果需要用锤子敲进去,那就表示太紧了,需要将榫头修掉一点。
我倾向于相信他的说法,是因为我自己也觉得,过盈配合是在没有胶的年代产生的,而现代木工胶应该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他们更有发言权。如果配合做的太紧,在敲进去的过程中,很可能就把胶挤走了,造成的结果是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全靠榫卯起作用。
我自己做榫卯的时候也曾多次验证了这个观点,因为我用的胶的固含比较高,所以涂上去是有厚度的,本来没涂胶试装时轻轻敲一下就进去了,涂了胶之后,工件都敲变形了,还是装不进去。
过盈配合也不是说不行,问题是在有些特别需要强度的位置,咱们设计结构的时候,是以榫卯和胶都起到作用的强度来设计的,结果其中有一个(胶)没起到作用,可能就会出问题,至少这样不严谨。
最后就是榫卯都需要修的问题。榫头需要修成抹头,不然很难装进去,这很好理解,问题是很多专业木工都不认为卯眼也需要修。修卯眼需要用到凿子,现在国内能把凿子磨得符合要求的木工已经很少了。而且,修卯眼非常费时间,对于做量产家具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修卯眼是为了使其内壁尽可能的平,而且光滑,这样既能方便安装,又获得更好的胶接效果。但是修的过程一定不能改变了卯眼的尺寸,那样就叫做“修大了”,配合就不好了。这是一个细活儿,很需要耐心,话说现在有这样的耐心的木工也不多了。
我以前在一个论坛里发帖分享了一些个人对实木和家具的认识,一度被大家认为是高人,于是就有了一些全国各地的木友表示要来拜师学艺。一来从我自己的经历,我认为木工这口饭很难吃到嘴里;二来,我水平有限,不想误人子弟,所以总是泼冷水试图阻止。
同时,对于执意要来的人,我定了一条规矩,前三个月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磨刨刀和凿子,剩下的时间帮我或我请的木工师傅搭把手。
最后几个执着的人也因此放弃了。我和本地要好的木友聊天时提起此事,我们的共识是:你以为磨刀是件小事吗?那还真不是: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刨刀和凿子刃口磨得又平直又锋利是很有必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活儿的精细程度。自古木工之间相互检验水平的方法,就是首先看你的工具收拾的如何,就能大概判断出你的水平了;
然后,做实木家具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的事,连这一点耐心都没有的话,就不需要学木工了,免得入错了行,耽误了自己;
最后,花三个月时间能把刨刀和凿子磨好,已经算是相当的心灵手巧,而且木工方面的悟性相当高了。正常动手能力和悟性的人大概需要半年以上,有的甚至一辈子都磨不好。
就像我觉得我自己做菜一样,应该是一辈子都做不好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悟性,即使我再努力,可能也只能做到还凑合的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