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入库编程教程(当年神九最牛倒车入库)

倒车入库编程教程(当年神九最牛倒车入库)(1)

“我来讲一讲最近体验过的一辆国产电动车,一进到驾驶室里,我就崩溃了。操纵杆没有P档,而且操作后得不到回应,比如按下R档后,没有背灯来提示你是否完成了这一步操作,真是可怕。”

昨天,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杭州市梦栖小镇召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医学工程专家陈善广在演讲时,没有讲最熟悉的航天,倒是讲了一段体验经历,跟“人因工程”有关。

简单地说,人因工程就是研究人、机器和环境的关系,让它们达到最佳的匹配。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国家重器的设计,比如今年以来,美军舰艇已经发生四次重大撞船事故,都是人机协调的问题没有处理好;也包括日常生活事物的设计,比如,陈善广讲的汽车操纵杆。

人因工程学科诞生以后,一直被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运用到国家科技、经济的方方面面——国际空间站建设、波音飞机的全数字化设计、哈勃天文望远镜的修复、高速列车的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人因工程的贡献。

在中国,目前最能体现人因设计的产品,有许多应用在航天领域。昨天,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任务的航天员刘旺,也在大会现场,他曾经成功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2012年6月24日,那短短的12分钟,被地球上观摩的人们称为“最牛倒车入库”。

陈善广当时是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他解释说:“由于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质量都很大,要求手控操作十分精细,对航天员的空间位置判断、手眼协调、多信息并行处理等能力要求很高。”

这里就涉及到许多人因设计的科学问题,比如交会对接的手控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再举一个反面例子:1968年10月,苏联航天员别列戈沃伊驾驶“联盟3号”和“联盟2号”飞船对接,两飞船自动接近、手动对接3次,因指示灯设计有误,加上判断差错耗尽了燃料,最终未能实现对接。

人因工程是一门非常庞大的交叉学科,正在受到中国科学家们的强烈关注。所以本次会议吸引来了19位两院院士、3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以及400余名人因工程领域、设计创新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专家共同参与。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授昨天的报告主题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虚拟现实(VR)技术,可被运用于军事,如模拟演戏和导弹发射;教育、如3D教学;文化保护、如再现文化古迹等方面。而以VR为手段而研发出的虚拟人体,正在成为医学的新型实验平台。

“人体各种尺度单元的生理模型和人脑及其智能特征模型,是虚拟人体的终极研究目标。”赵沁平教授表示。

现如今传统的医学平台上,活体动物是基础医学实验的主角,临床试验更是要靠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才能完成。而在有了虚拟人体的未来,医生可通过虚拟人体自由地进行手术规划设计、训练,这些全部都基于虚拟人体构造的高度真实感手术平台。

同样的,医生还可借助结合分子、细胞层次的药理模型,开展药物虚拟临床实验,进行新型药物研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