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新学期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塑造学生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阶段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养成教育的活水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使中学生如花的生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怎样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新学期注重学生养成教育)(1)

一、从小事入手,注重学生实际

现在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忽略了养成教育。认为没有礼貌是小事,满口脏话是小事,浪费粮食是小事等等诸如此类。孰不知教育无小事,养成教育更不是小事。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时培养,从小处入手。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的,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事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例如让学生养成节约用纸、节约粮食的习惯等等。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例如,建立班级日志,班长检查并做好记录。也可以建立个人日志,学生自查并互相监督等等。

二、率先垂范,注重言传身教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真理的力量只有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实践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的自己不能够先做到,这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也是养成教育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一个隐性因素。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正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将自身不好的行为习惯扭转过来,才能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要求。

三、校园文化熏陶,注重环境影响

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以,开展教育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环境影响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我们可以将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或以条幅的形式出现在学生宿舍的墙壁上,或以大标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室里的黑板报上、餐厅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可胸无大志,闲散懒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育学生学习要以勤、苦为准则,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学生要注意节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育学生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另外,还可以悬挂很多名人伟人的画像及他们有关养成教育的名言……使学校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感染和熏陶。校园文化的这种无声教育的作用是巨大且影响深远的,有时它胜过教师有声的言传教育。

四、家校配合,注重双方联系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包括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行为习惯,以及气质、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都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孩子。而且,中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同时,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渐趋成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又希望摆脱家庭的束缚,独立地学习、生活。而有些家长往往不理解他们的这种心理变化和需求,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也不让他们做。因此“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互助”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致使学生到了学校不打扫卫生,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书桌上乱七八糟……对此,学校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可采取开家长会、找家长谈心或电话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其明白“要成才先做人”的道理。通过这样的家校配合,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也应时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

养成教育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们今后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来养成教育的活水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行为之花开得更加圣洁,更加绚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