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

导读

我们许多人都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大多渴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大自然中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真意,诗人那超然物外的思想,一直在深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

其实,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自然环境方面来看,我们所拥有的,比陶渊明、比所有的古人要好出许多,我们所缺少的,是诗人的闲情雅趣,是诗人清逸脱俗的情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

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句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但从深层次上思考,是一种心理状态。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看似矛盾的状态耐人寻味。“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一种理解是说作者的生活中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4)

而我的理解是:作者身处“人境”,但眼中、心中却从不在意俗世的“车马喧”。因为作者在后面的句子中用自问自答的手法解答了前文中看似矛盾的问题: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5)

悠然见南山

因为“心远”,才有“在人境”也“地自偏”的感受,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淡而闲适生活状态,才会平心静气地欣赏到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的不可名状的美,才能欣赏到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平静与和谐。

所有的一切,不会像世俗中的人们那样急功近利,那样焦虑不安,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在那一刻生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6)

欲辨已忘言

只有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我们才能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命的感受,是语言不足以表现、或者不需要表现、忘记了表达的微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