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

#初五迎财神#今天,是农历大年2021年牛年的正月初五。

汉代东方朔在《占书》中曾说,新年从初一到初四为聚财日,是破旧迎新的好日子,人们要"走春"和"抢头香",开市纳财送穷,迎接新年幸福生活。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1)

图片1:牛气轰轰的财牛雕像

所谓"走春"就是走亲访友迎新拜年。到亲友家门口时,要放鞭炮以驱年兽。所谓"抢头香"就是正月初一至初五到寺庙里祈福抢拜的第一柱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人在这个新年里会受神明的特殊护佑。故前几天在清江鹤寄居地去"公母寨"抢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寨子旅客爆棚。

由于今年正月初五是"牛日"(知道牛是勤劳的代名词,财富的象征,所以才有股票盈市涨价增值的牛市。)故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都喜欢选择在正月初五这个日子开门迎客做生意,招财进宝。

为什么正月初五是"牛日"呢?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2)

图片2:勤劳的"老黄牛"

按照《占书》中的记载: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八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谷的人生。初一为鸡,所以叫鸡日,初五为牛,所以叫牛日。初一到初四是聚财日,所以在农村是不能扫地,不能打碎物件,向外倒垃圾,倒污水,做针线活儿的。

因为扫地会预示"刮大风",对农作物庄稼生长不利易倒伏(一说是把财气扫地出门)。打碎物件预示破财,对主人不好。做针线儿易扎手预示年中与人易产生口角言语,爱吵架引起与友邻不和睦相处,"财神爷"不喜欢与不和睦相处的家廷为伍,因此和睦才气财。至于向外倒垃圾,泼水大体都与破财相关,为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发财致富,这些不好的事儿当然最好不要发生,所以到了正月初五,即到了"送年"的时候,要"破五送穷"。即打扫从初一到初四积存下的清尘,卫生垃圾,开门纳财迎接新年好运。过了正月初五,人们便可以为所欲为,东西南北中,五路大财神,条条通财路路进宝,好运连连。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3)

图片3:新年新气象(黄山景)

其实,年即岁,首即始。年始于月首日首。大年正月初一即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史称"三朝"。农村小孩出生有"三朝"之喜,弄瓦(璋)之庆大概就是源于这个意思。所谓"三朝"就是"三元":年,月,日的开始。

元即首,首即始。

一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即首月。故一月亦为元月,又叫正月。

在我国的历史上,元月和正月的"历史沿革"非常漫长。

在古代,岁首的算法与今天沿用的岁首差别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不统一的。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4)

图片4:公园里的"无名花"开了

夏朝的夏历是以春季一月为正月的。据说是夏的首领舜带着他的部下去祭拜天地,于是人们就将这一天当作新年的第一天,算着岁首。

而商朝的周历又是以冬季的十一月为正月。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以冬季的十月份作为正月,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

秦灭后西汉初年,继续沿用了《颛顼历》,但《颛顼历》存在很大的误差。到了汉武大帝时代,在司马迁的主持下,西汉制定了《太初历》,才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为正月(岁首)的历法改为以一月为正月的岁首历法。把正月初一定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来调整太阳与月亮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因此,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时间是汉武大帝时期,而非汉文景之治时期。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5)

图片5:金牛贺岁雕刻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政府统计之需,将政府机关,学校厂矿实行公历制,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民间使用的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便于元旦和春节的由来。

狭义的春节就是正月初一这天,农村广义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四开始算起至新年的正月元宵节结束,祭祀娱乐活动在上年未新岁首达到高潮。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6)

图片6:来年的丰收预景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的方法。将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所以称春节。

牛年财旺大家旺(正月初五为牛日)(7)

图片7:美丽的春天来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