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有用(别人读完1本书的时间)

爱书的心情难以抑制,阅读的兴趣又偏偏广泛得无边无际,没有办法,只得抱怨时间太少、空闲不足。

其实阅读也是有技巧的,今天分享的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快速阅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一起爱上看书,不再觉得看书是件耗时耗力的事。

01活跃的眼球运动

《快速阅读》的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分享了他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教会大家在“一目十行”的同时,深刻理解并记忆书中关键知识点的各种方法。成功必须要从技巧开始,学会这个技巧,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可以从容面对各类考试,还能提升大脑的知识储备,可谓一举多得。

林肯有句名言:If I had 5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I'd spend 3 hours sharpening my axe.

如果给我5个小时的时间砍倒一棵树,我会先花3个小时磨快我的斧头。这与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或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不谋而合。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功夫,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没有阅读技巧的人,他在看书时的眼球运动。

该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有用(别人读完1本书的时间)(1)

▲低于300字/分钟 眼球运动图

如图所示,这种逐字逐句的眼球运动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特别容易走神。

下面是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人,他的眼球运动。

该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有用(别人读完1本书的时间)(2)

▲ 低于800字/分钟 眼球运动图

是已经看出区别了?这样的跳跃阅读,效果是成倍的翻越,因为他是通过寻找语意单元来阅读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阅读,那么阅读每行文字只需要对焦2~3次,不会即时产生疲倦感,所谓的良性循环就是这样开始的。

以下是阅读高手的视线范围和眼球运动轨迹。

该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有用(别人读完1本书的时间)(3)

该如何阅读一本书最有用(别人读完1本书的时间)(4)

▲ 锯齿状

看到这里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阅读高手不仅可以快速扫描书上的内容,合上书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书中还有许多简单而有趣的阅读测试,首先帮助我们对自己掌握的阅读水平有个直观的了解,再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题帮助我们一步步提高和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会活动双眼,大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频率。

02丰富的感官投入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武功的内功心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的就是拳脚招式。第二部分主要是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集中注意力,提升理解力以及增强记忆力。

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形同一个核桃,左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右脑则负责图像处理。如果说左脑是实干家,那么右脑一定就是空想家了。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只通过左脑来处理文字,那么我们的大脑其实处于一个资源过剩的状态。传统的书都是以文字为主,没有大量的图片,所以右脑闲着没事自己找事情干了,这就是为什么看书的时候你总会开小差。

右脑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又爱与其他感官交朋友,它首先被听觉分散注意,又被味觉和触觉分散注意,最终脑部功能被重新分配。

这时候不得不说,看书其实是违背人脑的自然机制。因为我们时常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敏感,例如在人群中有人向你招手,你一定马上就会发现,而让你在一堆繁杂的物品中寻找出一件静态的物品,就不太容易了。

这时应该把右脑调动起来,通过联想植入相对应的画面,比如读到“一棵树”时,脑海中应该有一棵树的画面,读到“风雨交加”时,立刻联想到磅礴的大雨,甚至伴有雷声与闪电,总之调动身体的其他感官合作演绎,越丰富越好,越详细越好。

通过第二部分的学习,我确实从原先的两三字跳跃阅读,跨越到锯齿状的阅读方式。在保持速度的同时,也能基本掌握文章的意思。

当然,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不是一蹴而就,起初如果做不到的话,不如在第二次的阅读中采用这种跳跃的方式。只要不厌其烦地改变和尝试,就会产生“高速公路效应”。一个人平时连时速80公里都不敢开,但经过1小时120公里的高速驾驶,他的大脑找到了新的基准,不知不觉中就开快了。

03有趣的视觉卡片

早在1956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约翰·米勒就在他的研究报告《神奇的数字7》中提出了一条著名的理论——7±2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脑在同一时间最多可处理7±2条信息,超过将无法负荷,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要养成及时提炼要点,并做好记录的习惯。

这时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看书是为了休闲解压,如果要求做笔记和复述,是不是过于专业了。这么说吧,只有习惯成自然的潜意识操作才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果看书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没有将文章的内容做有效的转化,那其实对个人的知识面和学识的提升是没有那么理想的。

人类想进步,首先要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什么是舒适区?对肥胖患者来说,或许是躺着追剧,喝着快乐肥宅水,各种美食、零食大肆伺候。但如果想更健康,想要减肥,那就必须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当你觉得每天快走半小时可以接受,那下次可以加大幅度提升到1小时。如果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你可以尝试增加其他事项,慢慢积累,直到这些事成为你每日必做的事情,好比刷牙洗脸一样。切记不要一步登天,那是无法持久的。

当我们每一次离开原有的舒适区,都是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旅程。前面提到7±2理论,基于人脑天生不擅长线性思维,我们可以使用《快速阅读》中格吕宁所提出的视觉卡片来记录。更为流行的说法就是大名鼎鼎的思维导图,通过手写也可以使用WORD、XMIND等专业软件编辑,作为提高视觉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辅助工具。

要培养自己把握全文脉络的能力,就要多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其实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文章补充完整并详细论述每个支点,而读者则通过作者大量的文字信息,整理出一套最符合作者中心思想的思维导图,这真是个有趣的互动。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非常充实,每章都会安插一篇有趣的样章帮助我们理解核心理论。结尾处,格吕宁给读者们开了一份他整理的书单,包含了25本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让我们一起共赴这场阅读的盛宴吧!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